周侗看了一眼自己的徒弟们,严肃说道:“徒儿们请记住,武功虽然是一门杀人技,但是武功本身并不存在善恶。”
“利用武功欺男霸女,欺负百姓,就是恶。利用武功除暴安良,保家卫国,就是善。有武功而束之高阁,则既不为善,也不为恶。“
“这些善也好,这些恶也罢,都不是武功本身,而是人心。”
“武功是善是恶,全在使用武功的人一念之间,与武功本身无关。”
“既不会因为这门功法是一剑封喉的进攻功法而恶,也不会因为那门功法是一日千里的逃跑功法而善。”
“善恶全在使用功法的人。“
“但是,武功却会放大人内心的善恶。”
“一个没有武功的人,即使心中有恶,想要欺压良善,为非作歹,可能因为力量不足而做不成恶。但是武功却可以帮他做到,助长他的恶。“
“同样,一个心中有善而丝毫武功不会的人,比如小娥,在面对为非作歹,草菅人命的歹人时,想要制止而力不足。”
“若是小娥身怀绝世武功,那么他就能做到。即使他使用的是招招致命的杀人技,也能助长她心中的善。“
“因此,徒儿们请谨记,一定要严守自己心中的善,守住自己的良心,守住自己为国为民的情怀,同时,要学习所谓最厉害的杀人技。”
“只有这样,那么才能最大程度发挥你们心中的善,弘扬你们心中的善,利用你们的善,去制止世界上的恶人和恶行。“
包括岳飞在内的众弟子,恭恭敬敬地朝着周侗施了一礼:“谨遵师父教诲!徒儿谨记!“
周侗满意地点了点头:“为师以前不懂这个道理,收徒时首重根骨,看他是不是学武的材料。教授时注重招式,看他学的是不是标准。现在看来,这些都有问题。“
“好了,不说这些了。现在我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要学就要学最厉害的武功。那么,什么才是最厉害的武功?“
听到师父的这个问题,武松、杨再兴和扈三娘都是精神一振,竖起耳朵好好听。
“刚才再兴说了,出手的目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打败对方,最厉害的武功要一招取敌性命。”
“那么,什么武功能一击毙命?谁来说说?“
众弟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什么武功能一招毙命?好像自己学习的武功都没那么厉害。
纷纷摇头道:“弟子不知。“
周侗继续问道:“是拳法?掌法?刀法?棍法?枪法?暗器?还是箭法?“
杨再兴说道:“是箭法,练好了可以一箭穿喉。“
扈三娘想到了师父的金钱镖:“暗器也可以。“
潘金莲想到了八角流星锤:“铁锤也可以,一锤将对方捶死。“
武松见别的弟子都说了,自己不说不太好,于是说道:“大刀也可以,遇见歹人,一刀劈两半。“
周侗听了,不置可否,继续说道:“如何快速将对方击败,需要看己方和对方两方面的情况。”
“若是对方距离百步且对方持短兵刃,则弓箭射之,我可攻敌而敌不可攻我。”
“若对方人数众多且战力不佳,则施放暗器,短时间可以伤敌多人,省时省力。”
“距离五步,则长枪、大刀等长兵刃,所谓一寸长一寸强。”
“近战,则刀、剑短兵刃,长兵刃和弓箭施展不开反成累赘。“
“除此之外,还要看对方多寡,对方的速度,对方的力量,对方的兵刃,对方的武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对方的漏洞,进而采取有效的手段去击败对方。“
“假如你找到了对方的漏洞,这个漏洞是因敌人而异的,那么自然相应的攻击手段也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你必须会多种攻击手段。”
“如果你只会一种功法,那么,你可能眼睁睁看着对方的漏洞而无可奈何,那么,你就不是武功高手。“
“因此,作为我的徒弟,必须要同时掌握不同的攻击手段,箭术、暗器、长兵器、短兵器和空手搏斗技能这几类,每一类都至少要会一种。这样才能因敌而异,采用最有效的手段打击敌方。“
潘金莲武功几乎是零基础,不知从何开始,便问道:“师父,这几类功法从何开始呢?“
周侗看了潘金莲一眼:“武松你体壮力大,可以先学习弓箭和大刀,长斧也可以,看你自己喜爱。“
潘金莲听了,高兴道:“谢谢师父。“
周侗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现在,你们知道了学习多类互补功法的重要性,下面还有一个问题,如何将这些功法练好?”
“或者换句话说,怎么才能成为一个绝顶高手?“
众人听了,连忙集中注意力,仔细听师父如何说。
“要成为一个武功高手,需要有力量,需要有速度,还需要有敏锐的判断力。“
“力量比对方强,同样是一拳,你就可以给对方造成更大的伤害。“
“速度比对方快,你就可以后发先至,率先击中对方。“
“判断力比对方敏锐,就能料敌于先。“
“因此,要想成为高手,必须要锻炼你们的力量,速度和判断力。“
“力量我就不说了,有人先天力量就大。先天力量不大也不要紧,可以后天锻炼,御拳馆里有许多锻炼力量的设施,你们都可以去使用。“
“那么速度和判断力如何提高呢?“
众弟子都望着师父,是呀,速度和判断力怎么练?
周侗看了一眼众弟子,伸了一根指头:“速度就靠一个字,熟。”
“所谓熟能生巧,当你把一门功法练得炉火纯青,你使用起来自然就会如臂使指,动作甚至会先于你的思考,自然也就比对手快了。”
“因此需要你们勤学苦练,把为师传下的功法练熟了,你就能成为一方高手。“
“那敏锐的判断力呢?怎么练?“
武松问道。
“敏锐的判断力需要在实战中锻炼。”
“徒弟们谨记,武功是一门杀人技,只有不断地和敌人战斗,不断地杀人,才能形成敏锐的判断力,成为真正的绝世高手。”
“但是,这是不现实的。“
“首先,我们不能不断地杀人,没有这个条件。”
“其次,杀人的同时,也存在被杀的风险。因此,即使在军中,也不可能从一开始锻炼就从真正的战斗开始,而是要先用对练代替。”
“对练也可以训练判断力,通过对练可以成为高手,但是对练毕竟是虚假的,是不以杀死对方为目的的,因此锻炼不出第一流的判断力,也培养不出绝世高手。”
“真正的绝世高手只能是在实战中培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