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出发不久,便有沿途百姓自发前来送行。他们听说朝廷派了大臣亲自前来赈灾,眼中充满了期盼和感激。
一位老人颤巍巍地跪在路边,双手合十,声音颤抖:“大人,求你们一定要救救我们这些可怜人啊!”
周庆跳下马,扶起老人:“老人家请起,我们一定不负圣上所托,定会把粮款送到每一个需要的人手中。”
老人眼中闪烁着泪光,连连点头:“谢谢大人,谢谢朝廷!”
一旁的贺元熙微微颔首,赞许道:“周大人仁德之名果真不是虚传。老夫虽在朝中多年,但也自愧不如。”
冯正德笑着附和:“正是如此,若每个官员都能如周大人这般,何愁国泰民安?”
孙启明则略显矜持,只是点了点头,未多言语。
一行人继续前行,路过一个村庄时,村口突然涌出一大群村民,纷纷围了过来。一个小男孩挤到最前面,拉着周庆的手,仰头看着他,眼中满是纯真与渴望:“大人,你真的会帮我们吗?”
周庆蹲下身子,轻轻抚摸小男孩的头:“放心吧,叔叔一定会帮助你们。你们都会好起来的。”
小男孩开心地笑了,周围的大人们也纷纷露出感激的笑容。
队伍离开村庄后,冯正德叹道:“灾情之重,可见一斑。这次赈灾任务任重而道远,周大人要多加小心。”
周庆点点头,心中却更加坚定了信念。他知道,这条路上不仅有自然灾难,还有人为的险恶。
几日后,队伍到达了一座较大的镇子。当地县令早已等候在城门口,恭迎几位大人的到来。
“几位大人辛苦了,请入城休息片刻。”县令笑容满面地说道。
周庆微笑着点头:“多谢县令大人招待,但赈灾刻不容缓,我们还是先去查看受灾情况吧。”
贺元熙也补充道:“不错,周大人说得对,我们要尽快安排救灾事宜。”
众人随即前往临时搭建的赈灾帐篷,一路上不断有人向他们诉说灾情之苦。一位妇人抱着一个瘦弱的孩子,泪流满面:“我家孩子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求大人给点吃的吧。”
周庆心中一痛,立刻吩咐随从:“赶紧给她一些干粮,让她带回家。”
随从连忙递过去几个饼子,那妇人感激得连连鞠躬,连声道谢。
贺元熙在一旁叹息道:“看来此地灾情比想象中更严重。”
冯正德皱眉道:“必须加快进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孙启明沉声说道:“我们要尽快安排粮食发放,确保每户都能领到足够的食物。”
周庆点头同意:“同时,我们要密切注意是否有贪墨行为,务必让每一粒粮食都用到实处。”
就在众人商讨之际,一位年轻书生匆匆跑来,神色紧张:“大人,刚才有几个地痞在抢夺赈灾物资,说是他们家也有权分一份。”
周庆脸色一沉,迅速站起身:“走,我们去看看!”
众人跟随着书生来到事发地点,只见一群地痞正嚣张地拦住运送粮食的车马,嘴里还威胁着护卫们。
其中一个地痞头目见来了几位官府的人,却不以为然,冷笑道:“你们算什么东西,这是我家的东西,我有权分一份!”
周庆冷冷地看着他:“这位兄台,赈灾物资乃是由朝廷调拨,专供灾民使用。你们这样私自截取,可是要承担后果的。”
地痞头目嚣张地挥挥手:“少跟我废话,这地盘我说了算!”
话音未落,几名卫兵迅速上前,将地痞头目制伏。其余的地痞见状,顿时慌了神,四散逃窜。
围观的百姓纷纷鼓掌叫好,一个老头激动地喊道:“太好了,终于有人敢管这些混账了!”
贺元熙赞赏地看着周庆:“周大人雷厉风行,真是深得民心。”
周庆微微一笑:“为民除害,义不容辞。”
回到帐篷后,孙启明提议:“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我们要加强巡逻,确保物资安全运送到各个村子。”
冯正德点头赞同:“还可以设置专门的监督小组,定期巡查。”
周庆思索片刻,提出了另一个建议:“可以发动当地百姓,让他们互相监督,发现可疑情况立即上报。同时,设立举报奖励制度,激励大家积极参与。”
众人都表示同意,并着手安排实施。
傍晚时分,周庆独自走在河岸边,思考着接下来的任务。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周大人,为何一个人在这?”
周庆转过身,看到孙启明缓步而来:“孙大人,你也来这里散步?”
孙启明微笑道:“这里风景不错,想出来透透气。周大人,此次南下,你觉得有什么异常吗?”
周庆目光一凝,心中有所警觉,但表面依旧镇定:“一切还算顺利,就是灾情比较严重,需要我们加倍努力。”
孙启明眼神闪烁了一下:“确实。不过,有些事情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
“哦?”周庆不动声色,“孙大人是指什么?”
孙启明压低声音:“听闻近日有人在暗中调查你的底细,你要多加小心。”
周庆心中一凛,面上却平静如常:“感谢孙大人的提醒,我会注意的。”
两人对视良久,孙启明最终笑了笑:“好了,天色不早,我们都回去吧。”
夜幕降临,营地里燃起了篝火。众人围着火堆商议下一步计划。
冯正德提议:“明天我们继续向下游的灾区进发,途中要加强防范,确保物资安全送达。”
贺元熙点头同意:“没错,此行危险重重,大家一定要保持警惕。”
孙启明看着远处的火光,轻声说道:“不知周大人对此有何想法?”
周庆抬头望向夜空中的星辰,心中已有定计:“明日启程前,我要先去一趟县城,了解详细的情况。各位大人稍作休息,我们会尽快解决此次灾情。”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各自散去。
翌日清晨,周庆早早地带着几名随从去了县城。城门刚开,已经有许多难民在等待救助。他仔细询问了几位乡民,详细了解了各地的具体情况,并记录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