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流程对于简单的特效没有关系,就像林枫之前拍《小岛惊魂》时,纸片乱飞的那一幕。
可是,真正的特效制作,或者说较大规模的特效制作流程,通常分为前期规划、拍摄配合和后期制作三个阶段。
以《冒牌天神》为例,特效团队在拍摄前就参与了分镜设计,比如上帝悬浮场景的钢丝移除方案,以及祈祷纸条的虚实结合方案。
拍摄期间,特效总监约翰?弗雷泽会带着技术团队驻场,确保绿幕布光符合后期抠像需求,比如金·凯瑞在纸堆中打滚的镜头,其实是在绿幕前完成的,后期通过粒子系统生成数据流。
而这部电影,林枫很大的一部分精力,就是要放在特效制作中的,这也是林枫自我学习的一个过程。
否则,如果以后林枫要拍摄特效大片,或者回国提升华语电影工业水平,都会非常吃力的,现在正是学习实践的好机会。
就在林枫在片场如火如荼地拍摄《冒牌天神》时,远在太平洋对岸的华夏,天恩的另一部高概念电影《蝴蝶效应》也已经上映了。
正如林枫所预测的一样,这部电影的热度,不单单体现在票房上,还有众多的媒体、影评人以及论坛中的影迷。
甚至有的媒体,给这部电影打上了“国产科幻悬疑片的巅峰之作”。
认为影片中的非线性叙事和螺旋式循环结构,通过多次时间线改写展现“蝴蝶效应”的连锁反应,能让观众在反复观看中体验到“烧脑”的快感。
这种设计既增强了悬疑感,又通过“记忆断档”埋下伏笔,最终形成闭环逻辑。评价其“剧情缜密、结局震撼”。
而影评人则特别关注其叙事手法,认为闪回镜头与蒙太奇剪辑的运用“打破传统线性结构,使观众深陷时间迷宫”。
甚至北电的文学系,还打算将剧本开后作为“悬疑式开头的教科书案例”。
当然,谈论热度最高的依旧在网上,在各大论坛中。
电影通过主角试图修正过去的失败,引发网友对“命运不可逆”的思考。
有网友评论:“每一次重来都以为能完美,却陷入更深的泥潭,这不就是人生吗?”
而“蝴蝶效应”一词因电影普及,成为中文互联网讨论因果关系的常用比喻。
特别是对电影最后一幕(脐带自缢)的讨论,最能直击灵魂的就是一位网友的短评:“像被命运抽了一记耳光,疼得清醒。”
不得不说,无论在哪个时代,网友们发自肺腑的灵光一现,都是最触动人们心灵的,都不是那种高大上的语言可以比拟的。
当然,有赞誉就有批判。
针对主角在母体内自脐带自缢的结局,网友展开激烈讨论。
支持者认为这是“以消失换取他人幸福”的悲壮选择,反对者则批评这是“对现实问题的懦弱回避”,“自杀是解脱还是逃避?”
总之,如今的国内的年轻人,什么时候在国产电影中吃过这种细糠,顺理成章地将《蝴蝶效应》的票房不断推高。
仅仅只上映第一个完整的7天,电影的国内票房就过了千万。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讨论的更加热烈和话题的深入,这部电影的票房潜力不是《时空恋旅人》能比的。
而电影的导演安健,主角黄小明、左青,甚至饰演女主哥哥富达龙,都在国内再次收割了一众影迷。
这是左青第一次尝到爆火的滋味,还专门选择一个林枫休息的时间打来电话,轻声细语地问林枫什么时候回国,她为林枫准备了一些节目。
搞得林枫当天心痒难耐,只有将克里斯蒂娜叫过来,一起玩球。
“卡!”林枫站起身,狠狠地将头上的帽子摔到了地上。
“詹妮弗,你说说这是第几次了,你还能不能演?”
林枫愤怒地朝着詹妮弗·康纳利吼了起来。
原因就是现在拍的一幕,就是主人公恶作剧般将女友的胸部变大的镜头。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镜头,詹妮弗已经是第四次笑场,三次表情不到位,一共NG了七次,也难怪林枫会发火。
“对不起,导演,给我10分钟调整一下,我保证没有下一次了。”詹妮弗知道都是自己的问题,连忙道歉。
其实,对于詹妮弗·康纳利来说,即使是拍摄再多香艳镜头她都能完美驾驭,毕竟她之前的很多电影都这样。
可是偏偏这样的简单镜头,她对上金·凯瑞那夸张的表情,却频频笑场,连她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
林枫没说话,转身就去找特效总监约翰?弗雷泽讨论这个镜头的后期特效。
一旁的副导演立即下令,剧组休息10分钟。
这一幕的原版女主詹妮弗·安妮斯顿的胸部本来就小,在电影中变大时,为了真实并没有表现得多夸张。
但是詹妮弗·康纳利不同,她的原本的本钱就十分雄厚,特别是林枫让她稍微增肥后更是如此。
所以林枫干脆就将变大后的部位变得更加夸张,在保证视觉真实性的前提下,喜剧效果直接拉满。
这一幕拍摄时,为保证变大过程的真实性和连贯性,詹妮弗·康纳利胸部覆盖硅胶假体,表面标记跟踪点。
同时,拍摄时采用多角度机位,以便后期对其变形区域进行连贯性调教。
到了后期制作时,使用discreet Flame的网格变形功能,逐帧调整胸部区域的形状,并保留周围皮肤的自然褶皱。
另外,为避免穿帮,合成师还需手动在假体边缘添加柔化效果,用以修复光影衔接等。
就这样一个小小的镜头,就涉及诸多的设计和技巧,这部电影是林枫出道以来拍摄最累的作品,但也是收获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