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林枫带着伊娃·格林走上红毯时,声音明显小了很多。
除了少部分电影评论家或小众影迷,大部分的观众对林枫是没有什么印象的,而媒体虽然知道,但为了流量也不会花太多精力到林枫身上。
林枫也乐得清闲,与伊娃·格林一边挥着手,一边快步走过红毯。
伊娃·格林这是第一次走上电影首映礼的红毯,感到特别好奇和激动,搂着林枫臂膀的手更紧了,让林枫的手臂都有种陷入泥沼的软绵感。
当然,到了红毯镜头,还是会有媒体采访作为报道的素材,毕竟环球也是花了钱的。
只是林枫没有长片大论只是说了自己的创作初衷:“我想挑战观众对‘鬼魂’的认知。真正的恐怖不是视觉冲击,而是心理暗示的累积。并且,我想打破大家‘恐怖片=低成本b级片’的偏见,证明该类型亦可承载深刻的哲学命题。”
首映礼的前置环节很快结束了,观众嘉宾都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开始观看电影。
电影的故事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伴随着格蕾丝(妮可?基德曼饰)一声尖叫,似乎做了一场可怕的噩梦。
影片开场即奠定了压抑的氛围——阴郁的英伦古宅、紧闭的窗帘、对光线极度敏感的孩童,这些元素让观众迅速代入格蕾丝的封闭世界。
格蕾丝在英伦的小岛上独自抚养着一对儿女,耐心等待着丈夫从战场归来。
儿女怕光,受到光照会发病,因此家里的窗帘常年拉得严严实实。
紧接着三位不速之客到访。
他们是来应聘管家,保姆,和园丁的岗位。
格蕾丝告诉他们家里的仆人一夜之间全部人间蒸发 ,三位来客面面相觑。
简短的面试之后,格蕾丝很乐意的接受三位。
并告诉他们这里的规矩,第一,一扇门的同时必须关闭另外一扇门,第二,保持安静不能弹钢琴,第三,不许拉开窗帘 。
这是何原因呢?女神的两个孩子患有奇怪的皮肤病,不能见到阳光。这里就埋下钩子,或者说挖了坑,就是为了结尾反转铺垫。
其实一部分观众也会特别注意窗帘和阳光,因为在前期宣传中,NtL还举办过“你敢揭开窗帘吗?”的线下快闪活动。
就是在纽约、洛杉矶等地标布置黑暗房间,参与者需蒙眼进入,感受影片中“怕光”的恐惧感,完成挑战者可获首映礼电影票。
电影还在继续。
就在三位仆人来后,格蕾丝发现家中诡异的事情慢慢变多了。
更让人揪心的是格蕾丝发现她的家政招聘信并没有被邮差收走,这三位新仆人身份疑点重重。
管家解释说,他们曾经在这里干过,熟悉这里的一切,格蕾丝没有多想,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之后,古堡内的怪事并没有停歇。
小女儿能看到可怕的老妇人,房间里的一本前主人的遗像,神秘的钢琴声等等,仿佛都预示着这座古堡里还有某些看不到的存在。
而这时,好莱坞巨星登场。
格蕾丝在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雾气中听到了渐渐临近的脚步声,一个身着军装的男人出现在面前。
这就是格蕾丝日夜盼归的丈夫(汤姆·克鲁斯)。
观众们以为到这,电影的节奏应该舒缓一些,可是丈夫表现得异常,排斥与格蕾丝的一切家庭活动和亲密行为。
之后丈夫质问了格蕾丝“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精神极度崩溃的格蕾丝也不明白“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只知道仆人在一夜之间全部消失。
丈夫起身欲再次赶赴战场,格蕾丝声泪俱下的声讨他的无情。
这里又再次勾起了观众们的兴趣,到底丈夫所说的“那天”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过没给观众们思考的时间,格蕾丝和孩子们发现家里的窗帘全部不翼而飞,格蕾丝斥责了三位仆人背地里的阴谋,并将他们赶出了房子。
夜晚,小女孩和小男孩决定顺着墙角爬下去找爸爸,走到院子里发现三座坟墓,坟墓上刻的名字吓得小女孩一身冷汗。
从这里开始,逐步揭晓谜底了!
墓碑上刻的竟然是女管家的名字,此时三位仆人正在渐渐靠近小男孩,与此同时格蕾丝在搜索女管家的房间的时候发现了一张50年前的老照片,上面赫然显示的是三位仆人的遗照。
难道说这三位仆人其实都是鬼,他们早就死了。
格蕾丝拿起猎枪保护自己的孩子,但是开枪对三位仆人似乎一点作用都没有。格蕾丝听到孩子们的尖叫声,循着声音打开房门。
面前出现了一个团坐在桌前的几个人,似乎正在通灵,小女孩告诉坐在中间通灵的老妇人是枕头,并且大声疾呼自己没有死。
视角转向桌前的几个人,中年女子为了孩子的成长要求马上搬离这所房子。
原来,早已精神崩溃的格蕾丝在“那天”用枕头闷死了自己的两个孩子,并且用猎枪自杀,他们已经死了。
活人和鬼魂没法相互看到,仆人正是因此“一夜消失”。
格蕾丝无法面对那天发生的事情,也无法接受自己已经死去的事实。
这三个仆人正是50年前在这里因肺结核扩散而死去的人之一,他们也由于对这里强烈的情感,始终不愿意离开这座老房子。
而格蕾丝的丈夫在战场中也早就死了,可他即便变成鬼魂也无法原谅女神的行为而选择离开。
最终,人间的家人搬离了这所老房子。格蕾丝和孩子们还有三位仆人还将继续面对更多来自人间到访的“不速之客”。
电影至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