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第一天的拍摄,剧组的合作明显有所改善,在这个废旧的仓库,林枫只用了7天时间就结束了该场地的拍摄。
剧组的下个拍摄场景是普林斯顿大学,就是电影原型纳什读博的真实母校,他也是在这里发表了着名的纳什博弈。
穿过费恩楼走廊的301 教室门口,透过磨砂玻璃可以看见林枫坐在第一排中间,保温杯旁摊着被翻得卷边的剧本,扉页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分场景笔记。
“林,不得不说,你确实是天才,这个办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摄影指导罗杰·迪金斯一边晃动着摄像机,一边夸赞林枫。
“嘿,罗杰,不要以为你赞美我几句就不用干活,赶紧的,我们的时间非常紧张。”
原来,为了在电影拍摄初期校园的场景中制造出“金黄色的”效果,林枫建议摄制组采用了一种低反差电影胶片(Fuji F-400 8582),并且在装载到摄像机拍摄之前,将胶片暴露在黄色光线中。
这样拍摄出来的效果震惊了罗杰·迪金斯,也让他明白,这个华夏导演有着与年轻导演不一样的经验和创造力。
“第 37 场,纳什在食堂写公式那场,我希望能用俯拍轨道。”林枫看着分镜,头也没抬地对着副导演珍妮弗?托德说道。
“但美术组说食堂穹顶的承重......”珍妮弗?托德有些犹豫。
“那就让他们去找道具组拿铝合金三角架”林枫打断珍妮弗的话,不由分说道。
林枫站起来,望着窗外,对罗杰·迪金斯说道:“我要自然光穿过彩窗的丁达尔效应,就像~就像~像《阿波罗13号》里那个氧气舱镜头。”
林枫想了半天,总算想出一个类似的镜头。
罗杰·迪金斯也望了望窗外:“可是 4月的阳光入射角不对,得用5K镝灯加蓝色滤片模拟。”
“那是你的问题。”林枫没理会其他,“我只要我想要的效果。”
拍摄现场的林枫非常的强势,也非常自信。
“各部门注意,第 41 场一镜三次,斯坦尼康准备。”耳麦里传来场务的倒计时。
罗素?克劳蹲在图书馆旋转楼梯下,正在用鞋跟在地面划着走位标记,他的匡威帆布鞋已经被粉笔灰染成灰白色。
摄影指导罗杰·迪金斯扛着斯坦尼康绕场一周,镜头模拟纳什的主观视角。
接着,他对焦点员耳语:“记住,当克劳开始脱毛衣时,焦点从背景书架转到他的手指,速度一定要快,要有跳跃的感觉。”
“Action!”
罗素·克劳冲上楼梯,脚步踉跄却带着他特意模仿科学家的节奏感。
詹妮弗站在三楼回廊,捧着一本《博弈论与经济行为》,这是道具组从普林斯顿档案馆借来的初版书。
当罗素撞到她时,她精准地让书本滑落,露出夹在其中的婴儿照片—这个细节是她昨晚和林枫商量后加的。
至于在哪里商量?你猜?
但无论在哪商量,现在也无法阻止林枫对她NG。
“cut!” 林枫的声音从监视器后传来,“詹妮弗,你弯腰捡照片的速度慢了 ,这时候纳什的幻觉特工应该已经出现在二楼窗口。”
林枫又转头对副导演比了个手势,“让特效组在重拍时用绿幕标出特工位置,詹妮弗需要借位参考。”
就在林枫紧张拍摄的同时,cAA内部正进行着一次整顿会议。
这次会议的召开的原因也很简单: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离开了cAA,跳槽AmG。
AmG也就是艺人管理集团,是原cAA创始人迈克尔·澳维茨离开cAA后,在1999年创立的新经纪公司。
这家经纪公司这两年一直在挖cAA的客户,从最早的马丁·斯科塞斯开始,到现在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都是这位迈克尔·澳维茨的杰作。
虽然,现在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并未达到后世的顶级男星的地位,但是依然属于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男星,也是cAA非常重要的潜力客户。
雅各布心里默默想到:难怪之前听说他与马丁·斯科塞斯见面,还以为是为了林枫的《无间道》改编电影,没想到却是跳槽。
其实雅各布不知道的事,当时马丁·斯科塞斯约见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虽然有迈克尔·澳维茨的牵线和挖角意图,但是更多的还是为了自己的新电影《纽约黑帮》。
而这次的会见,也促成了两人长达20年的合作。
像从《纽约黑帮》开始,到2004年的《飞行家》、2006年的《无间道风云》、2010年的《禁闭岛》、2013年《华尔街之狼》以及2023年的《花月杀手》等等。
可以说,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几乎成为了马丁·斯科塞斯的御用男主。
虽然如今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跳槽还在cAA的承受范围内,但是却再次给cAA敲响了警钟。
所以这次的会议,更加强调cAA的扁平化结构和客户的交叉管理,特别是针对知名客户和潜力客户。
林枫就在此列。
不过,以林枫如今在好莱坞的地位,还远远算不上特别重要,只能说是潜力十足。但是潜力总归是潜力,在变成现实之前,一文不值。
而上次的为林枫派来了经理人,就是交叉管理的一种形式。
只不过与大牌客户多则五六个,少则两三个经纪人组成的服务团队来说,是小巫见大巫。
就比如cAA最重要的客户之一的汤姆·克鲁斯,就有多达五位经纪人进行交叉管理,而保拉·瓦格纳只是负责他电影业务的一个管理经纪人而已,他的团队负责人并不是保拉·瓦格纳,而是大名鼎鼎的派特·金丝莉。
不过只有林枫知道,这对合作长达14年之久的伙伴,将会在2004年分道扬镳。
也有小道消息,汤姆·克鲁斯解雇派特·金丝莉是因为前妻妮可·基德曼。
两人原本都是派特·金丝莉的王牌,但妮可离婚后声势不跌反涨,甚至还以《时时刻刻》拿下奥斯卡影后,演艺成就远胜汤姆。
这样的表现,阿汤哥看在眼里,难免怀疑派特·金丝莉“厚此薄彼”,并认为她未能妥善处理他因离婚一事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