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登机之后,周玥,吕星星两人明显能够看得出有点紧张,而翻译李金金坐下则是拿出一本典瑞文的书籍看了起来。
赵小侯的座位左边就是李金金,右边则是李飞,要说安全程度还是很高的。
他先和前排的周玥,吕星星说了几句,叮嘱了一下乘坐飞机的一些注意事项。
譬如起飞的时候感觉不适,应该怎么怎么做。
毫无疑问,导师的话语让她们的紧张缓解了不少。
而之后,赵小侯就和李金金用典瑞语打了个招呼。
毫无疑问,对于赵小侯居然会用典瑞语打招呼,李金金还是感觉有些惊奇。
但之后赵小侯和他的沟通都是用典瑞语,就让李金金怀疑这位赵教授之前应该学过典瑞语。
但赵小侯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就才学了一周时间而已。
当然,实际上,他只学了不到两天。
李金金虽然不太相信,但也只能恭维赵小侯具有强大的语言天赋。
否则的话,正常人学习典瑞语一周时间绝对不可能说得和赵教授一样好。
赵小侯也知道这是李金金对自己的恭维。
虽然他的学习能力极为强大,但两天不到的时间里,只看书,他能够磕磕碰碰说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就算不错了。
更多的词汇则需要在脑海里多转几圈才能够说出来。
但随着他和李金金的对话时间延长,李金金很惊异的发现,赵小侯的典瑞语对话能力在飞速上升之中。
等到两人说得有些困顿的时候,赵小侯的典瑞语对话能力基本上就不算太差了,虽然也能够听出一些生硬,但至少很多词汇,他都能够及时说出,而不是在脑海里转一圈。
看见李金金困了,赵小侯也没有拉着他继续练习对话,而是自己朝空姐要来小毯子,就准备睡觉。
而这个时候周玥则拿出了几个眼罩分给大家。
不得不说,女孩子还是心细。
换成赵小侯这样的大老爷们,别说记得去买眼罩了,他这次出去连行李箱都忘记带了。
还是到了办公楼下的时候,周玥问他,他才想起出国似乎应该用行李箱装上一些衣服和日常用品。
不过那个时候,他也懒得回去宿舍收拾行李了。
他还振振有词的说什么,现在有钱走遍天下无难事,到时候需要衣服,到了典瑞再买就是了。
至于李飞也和赵小侯一样,他在科技部大佬办公室的时候就没有行李什么的,后面也没想去准备行李,完全就是一副吃赵小侯大户的样子。
甚至于在赵小侯表示不用带行李的时候,他还在一旁连连点头。
差点没把刘主任给气死。
等到客机降落的时候,就已经到了腊泼拉的国际机场。
刚下飞机,赵小侯就感觉一股热浪扑面而来,逼得他连同众人不得不先去了一趟wc,将身上穿着的毛衣和外套先脱下来。
没法,此时的京北,气温正在5-8度之间徘徊。
而腊泼拉则是靠近赤道,并且是沙漠地区,气温常年保持在30度以上,有的时候上升到40度也不奇怪。
赵小侯这群人从比较冷的京北过来,自然就不太适应。
还好,腊泼拉机场就有超市。
赵小侯带着他们进去,买了一身短袖短裤以及凉鞋。
没法,转机还需要等上6个小时。
即便候机室内有空调,但最近为了确保电力供应,空调温度维持在27度以上,不穿短袖短裤也会很难受的。
当然,赵小侯这个时候也没有忘记和李金金用典瑞语交流。
可没一个小时,他的肚子就传来了咕咕的叫声,他问了问其他人,大家也都饿了。
机场里的是有餐厅的,并且不止一家。
赵小侯看了看候机室里的餐厅指南,找了一家当地特色的餐厅。
毕竟这虽然不算是出来旅游,但既然到了一个地方,尝一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心情肯定会很愉快,并且也能够给自己增加一些美好的记忆。
等他们到了那家当地特色的餐厅,光是看近乎满座的乘客,就知道这家餐厅的味道肯定不错。
之后他们品尝了不少当地特色美食。
这里的特色美食,主要以烤肉、饼、酸奶以及加入干果,香料的菜肴为主。
譬如其中一种烤肉,就特别受赵小侯喜欢,它是将很多肉串在一起,然后用当地特色香料腌制,之后上下翻烤,边烤边撒上特色香料。
在翻烤的过程里,那股香味就从厨房里窜出来,弥漫在餐厅里,让人忍不住口水直流。
还有一种饼,是用肉酱加干果充当馅料,之后经过特制的烤炉烤成。
吃起来是坚韧有劲,牙齿不太好的人可能就有点吃不动,但味道确实很好。
至于其它的什么各种酸奶,各种加入大量干果的甜品,味道也不错。
反正吧,周玥吃那些甜品吃得很开心。
赵小侯几个男人嘛,尝了尝味道就全给周玥吃了。
没法,他们更喜欢肉,和肉饼。
吃了这一顿,回到候机室的时候,几个人就感觉舒服多了。
有的人看着候机室提供的杂志,有的人则是闭上眼睛小睡会。
赵小侯则是依旧拉着李金金在一边聊典瑞语。
这李金金现在都感觉听到典瑞语快要吐了。
赵教授对典瑞语太痴迷了吧?
但不得不说的是,等他们再度坐上飞机,直到飞机降落在典瑞的国际机场时,赵小侯就将自己语言学提升到了175分。
仅仅前后两天时间,语言学就提升了25分。
而其中全都是典瑞语做出的贡献。
要知道,语言学这玩意可不仅仅只是针对一种语言。
而是针对所有语言。
赵小侯光靠典瑞语就将语言学提升25分,其中他对典瑞语的掌握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实际上,到了这个时候,他对典瑞语不但能读能说能写之外,甚至于还掌握了一些典瑞语的俚语。
对于任何一门语言来说,能够掌握其中的俚语,那么就证明你对这门语言有了相当深入的了解。
就好似如果一个外国人能够很流畅的使用成语,那么就证明其对汉语的了解也是相当深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