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分店有才和父母一起经营,也找了两个新徒弟。
这一日,阳光洒在“救驾烧饼”嘉兴分店的招牌上,金灿灿的。有才早早地来到店里,开始准备一天的生意。
有才的父母也在店内忙碌着,父亲整理着炉灶,母亲则在一旁清洗着蔬菜。
不一会儿,两个新徒弟来到了店里。他们怯生生地站在一旁,看着眼前忙碌的景象,有些不知所措。
有才笑着走过去,说道:“别紧张,以后这里就是咱们一起奋斗的地方。来,先从认识食材和工具开始。”
有才耐心地给两个新徒弟介绍着店里的各种食材和制作烧饼的工具,两个徒弟认真地听着,不时地点点头。
“这是面粉,做烧饼最主要的原料之一。”有才拿起一袋面粉说道。
“这是擀面杖,用来擀面皮的。”他又拿起一根擀面杖展示着。
介绍完之后,有才开始教两个徒弟揉面。“揉面可是个技术活,要有耐心和力气。”有才边说边示范着。
两个徒弟学着有才的样子,开始揉面,一开始手法还很生疏,但在有才的指导下,渐渐有了些模样。
中午时分,店里的客人逐渐多了起来。有才和父母忙着烤制烧饼、招呼客人,两个徒弟则在一旁帮忙打下手,递东西、收拾桌面。
“来,小伙子,把这盘烧饼给那边的客人送去。”有才的父亲说道。
新徒弟小心翼翼地端着烧饼,送到客人面前:“您的烧饼,请慢用。”
客人微笑着点点头:“谢谢。”
一天下来,虽然大家都很疲惫,但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有才对两个徒弟说道:“今天表现不错,以后继续努力,咱们一起把这烧饼店经营得越来越好!”
两个徒弟充满信心地点点头:“师傅,我们会的!”
在有才和父母以及两个新徒弟的共同努力下,嘉兴分店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常兰在嘉兴分店算账,她坐在柜台后面,面前摊着账本和算盘,手指灵活地拨动着算珠,嘴里念念有词。
随着计算的深入,常兰的脸上渐渐浮现出惊喜的神色。她抬起头,目光中满是欣慰和兴奋,自言自语道:“没想到啊,这嘉兴分店的生意居然能和杭州分店不相上下。”
此时,有才正好从后厨走出来,听到了常兰的话,笑着说道:“师傅,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咱们的烧饼味道好,服务也周到,客人自然愿意来。”
常兰点点头,说道:“没错,但也不能骄傲自满。还得继续保持品质,不断改进,才能让生意更上一层楼。”
有才应声道:“师傅您放心,我们都明白。”
常兰又低头看了看账本,心中暗自盘算着:“照这样下去,嘉兴还可以考虑再开几家分店,扩大规模,等第一批菜和猪肉供应以后,应该可以开分店了。”
想着想着,她的眼神变得更加坚定,仿佛看到了更加美好的未来在向她招手。
常兰找到有才,把一本厚厚的白皮书郑重地交给有才。
有才双手接过,眼中满是好奇与期待。
常兰缓缓说道:“有才,这上面除了之前的烧饼铺管理方式和策略,我还加入了新内容。”
有才迫不及待地翻开白皮书,仔细阅读起来。
常兰在一旁解释道:“你看,这一部分是关于如何进一步提升烧饼的品质,我们不仅要保证现有的口味,还要不断尝试创新,开发新的品种,以满足更多顾客的需求。还有这里,关于特定节日做促销活动。像春节,咱们可以推出特制的吉祥烧饼礼盒,方便人们走亲访友时作为礼物。中秋节呢,可以制作一些月饼形状的烧饼,应应景。端午节的时候,搞个买烧饼送粽子的活动。通过这些节日促销,既能增加销量,又能让咱们的烧饼铺更深入人心。”
有才边听边点头,神情专注,说道:“常兰姐,这想法太好了,肯定能吸引更多客人。”
常兰接着说:“还有这里,是关于员工培训和激励机制的完善。我们要让每一个伙计和徒弟都有成长的空间和动力,这样他们才能更加用心地为店铺工作。”
有才抬起头,说道:“常兰姐,您想得真周到,这些新内容一定会让咱们的烧饼铺发展得更好。”
常兰微微一笑:“另外,这还有关于市场推广和客户维护的一些想法。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现有的顾客群体,要想办法吸引更多的新顾客,同时也要让老顾客更加忠诚。”
有才眼中闪烁着光芒:“常兰姐,我明白了,我一定会认真学习和落实这些新内容。”
常兰拍了拍有才的肩膀:“我相信你,咱们一起努力,让‘救驾烧饼’的名声更响亮。”
“等第一批菜和猪肉供应以后,有才,你们应该可以开分店了。”常兰说道,“那时候食材供应也有了保障,到时候把规模再扩大些。”
有才兴奋地点点头:“常兰姐,您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干。”
常兰接着说:“等这两个徒弟出师了,就继续招。咱们这手艺得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能尝到咱们的‘救驾烧饼’。”
有才应声道:“好嘞,常兰姐。我会留意合适的人选。”
常兰拍了拍有才的肩膀:“记住,品质和口碑不能丢,不管开多少家分店,都得保证烧饼的味道不变。”
有才坚定地说:“常兰姐,我明白,这是咱们的根本。”
常兰把有才父母叫到跟前,神色郑重地说道:“叔、婶,有些事我得跟您二位交代一下。咱们这烧饼铺的生意越来越好,食材的供应至关重要。以后您二位定期去菜农和猪倌那里看看,确保蔬菜新鲜、猪肉品质上乘。咱们可不能在这方面出岔子,砸了招牌。”
有才父母连连点头,有才父亲说道:“常兰啊,你放心,我们一定把这事办好。”
有才母亲也附和道:“对,我们保证不会有差错。”
常兰微笑着说:“那就好,我相信您二位。这烧饼铺以后就暂时交给你们照看,有才还要忙着带徒弟,研究新口味烧饼,到时候还要开分店。”
有才父母齐声应道:“行,你就放心吧。”
常兰又叮嘱了一些细节,这才放心地离开,去忙其他的事务了。
二狗、春儿、夏儿、秋儿和父母们看着杭州分店和嘉兴分店生意兴隆,也非常开心,信心十足。
二狗咧着嘴笑着说:“瞧这红火的劲儿,咱们以后也跟着好好干,肯定差不了!”
春儿眨着灵动的眼睛,兴奋地说道:“就是就是,我都迫不及待想多做些事,让咱们的生意更上一层楼。”
夏儿拉着春儿的手,笑着应和:“没错,咱们齐心协力,肯定能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秋儿在一旁默默点头,眼中满是坚定:“嗯,咱们也能像有才哥他们一样出色。”
父母们看着孩子们充满朝气和信心的模样,心里也是乐开了花。
二狗的父亲拍着二狗的肩膀,鼓励道:“儿子,好好干,咱们也能做出一番事业来。”
春儿的母亲温柔地看着女儿:“闺女,加油,妈相信你。”
夏儿和秋儿的父母也纷纷表示对孩子们的支持和期待。
大家的目光中都闪烁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更加繁荣兴旺的景象。
安顿好嘉兴分店,常兰、赵逸尘带上众人一起出发去苏州。
一路上,众人有说有笑,对即将到达的苏州充满了期待。
常兰骑在马上,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心中盘算着在苏州开店的计划。赵逸尘则与她并肩而行,偶尔与她交流几句想法。
二狗兴奋地跑在队伍前面,大声喊道:“苏州,我们来啦!”
春儿和夏儿坐在马车里,透过车窗欣赏着沿途的风景,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苏州会是什么样子。
秋儿安静地坐在一旁,手里拿着针线,正在缝补一件衣服。
众人经过几天的奔波,终于抵达了苏州。
常兰看着这座繁华的城市,心中涌起一股豪情:“这里,将会是我们新的战场!”
常兰带着二狗和父母去找店铺,她之前来苏州已经看到合适开烧饼铺的铺子了。
一行人沿着苏州城热闹的街道前行,常兰步伐轻快,二狗和父母紧跟其后。
“就是这儿!”常兰在一家铺子前停下,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二狗抬头打量着,眼中满是兴奋:“这地方看着真不错,位置好,店面也够大。”
二狗父母也连连点头,父亲说:“常兰姑娘眼光就是好。”
常兰走进铺子,仔细查看内部的结构和布局。
“这边可以做厨房,这边摆桌椅。”常兰一边比划着,一边说道。
二狗母亲接着说:“是呀,这样安排挺合理的。”
常兰转身对二狗父母说:“叔婶,你们觉得怎么样?这次是您家全资自己开烧饼铺,可得考虑清楚。”
二狗父亲毫不犹豫地回答:“好,就按你说的办。常兰姑娘,多亏你一直帮衬着,我们相信这铺子错不了。”
常兰笑着说:“那咱们赶紧和房东谈妥,争取早日把铺子租下来,早点开业。”
随后,二狗一家便积极地与房东沟通协商,很快就签订了租约。紧接着,他们开始热火朝天地筹备起店铺的开业事宜,满心期待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烧饼铺能生意兴隆。
赵逸尘去府衙,找到一月前路过苏州时,安置流民的地方。
这里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本荒芜的土地上如今种满了绿油油的蔬菜,不远处的猪圈里也养着不少肥壮的猪。
赵逸尘找到了负责的官员,说明来意:“大人,之前安置在此的流民如今情况甚好,我此次前来,是希望能与他们达成合作,让他们把种的菜和养的猪供应给我们的烧饼铺。另外,我们烧饼铺还要招收学徒,不知道这里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官员微笑着点头:“这是好事,既能解决你们的食材需求,也能让这些流民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至于学徒,我想应该能找到一些愿意学手艺的年轻人。”
赵逸尘跟着官员来到田间,向正在劳作的流民们喊道:“各位乡亲,我是赵逸尘,想和大家商量个事儿。我们在苏州准备新开一家烧饼铺,想采购大家种的菜和养的猪,而且还要招收学徒,如果有愿意的,可以来报名。”
流民们一看到赵逸尘,纷纷围了过来,眼中满是感激和亲切。
一位年长的流民激动地说道:“恩人啊,原来是您!我们可一直记着您的大恩大德,是您安置了我们,让我们有了安身之所。”
众人纷纷附和:“是啊,要不是您,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赵逸尘赶忙说道:“大家别这么说,能看到你们如今过得好,我也就放心了。这次来呢,也是想和大家一起谋个更好的生活。”
一个年轻人站出来说道:“赵大哥,我愿意去您的烧饼铺当学徒,一定好好学!”
其他人也纷纷表示愿意合作,提供菜和猪。
赵逸尘高兴地说道:“那太好了,咱们就把价格和供应的数量定一定,以后长期合作。至于学徒,等回去我们再筛选筛选。”
赵逸尘满怀欣喜地离开,想着回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常兰他们。
赵逸尘匆匆回到住处,见到常兰便急切地说道:“常兰,我跟你说,流民村的事情进展得很顺利。菜可以摘了,猪都可以出栏了,而且徒弟也有着落了,你明天去看看。”
常兰听了,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太好了!那咱们得加快步伐。”
随后,常兰有条不紊地安排起来:“二狗父母,明天你们和我一起去流民村交流一下具体的合作事宜。二狗、春儿、夏儿、秋儿,你们众人去买材料,准备开张。”
二狗拍着胸脯说道:“放心吧,常兰姐,保证完成任务!”
春儿、夏儿和秋儿也齐声应道:“没问题!”
第二天,大家按照常兰的安排分头行动。常兰带着二狗父母来到流民村,常兰先教他们制作梅干菜,三蒸三晒,还有分批种菜,以后还要在苏州开其他分店,菜肯定需要更多。
常兰站在流民村的空地上,周围围着一群认真倾听的村民。
“大家看好了,这梅干菜得经过三蒸三晒,才能有好的口感和味道。”常兰边说边熟练地操作着。
村民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常兰接着说道:“咱们不仅要把眼下的菜种好,还要分批种,这样才能持续供应。而且,以后我们还要在苏州开其他分店,对菜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多。”
一位村民点头说道:“常兰姑娘,您放心,我们一定按照您说的做,保证供应得上。”
常兰微笑着鼓励大家:“那就辛苦各位了,只要咱们一起努力,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在常兰的指导下,村民们充满了干劲,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与村民们亲切地交谈,敲定了菜和猪的供应细节。
在流民村里,赵逸尘和常兰决定先收两个徒弟。消息一传出,村里不少年轻人都跃跃欲试。
经过一番挑选,最终选定了阿强和阿福。阿强是个机灵聪慧的小伙子,眼神中透着一股机灵劲儿;阿福则身强体壮,看起来十分憨厚老实。
常兰看着他们,温和地说道:“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我们的徒弟了。学手艺得有耐心、肯吃苦,能做到吗?”
阿强和阿福连忙点头,阿强说道:“师傅,我们一定好好学,不辜负您的期望。”
阿福也跟着说道:“对,我们肯定努力!”
而另一边,二狗带着春儿、夏儿和秋儿在市场上精心挑选着各种材料,与商贩们讨价还价,忙得不亦乐乎。
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苏州的烧饼铺开业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所有人都满怀期待地盼望着新店开张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