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定下来各自的投资方式。
灵儿一家选择了合资,他们觉得这样既能分担风险,又能群策群力。二狗最终还是坚持独资,他那股子冲劲和对自己手艺的自信让人佩服。有才一家经过深思熟虑,也决定合资,他们认为这样相对稳妥。
春儿、秋儿和夏儿的家里则选择了全资,他们觉得有老铺子在背后支持,心里更踏实。
小虎的徒弟豆儿,选择了全资接了临西镇的老铺子。
常兰看着大家都有了明确的决定,心中满是欣慰和期待,说道:“既然大家都定下来了,那咱们就按照各自的选择,好好准备,齐心协力把咱们的烧饼分铺都开起来,红红火火地干一番事业!”
众人纷纷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对未来的憧憬。
常兰和赵逸尘盘点临西镇老店这半年的收益,两人坐在账房里,面前摊着厚厚的账本和算盘。
常兰仔细核对着每一笔账目,眉头时而紧蹙,时而舒展。赵逸尘则在一旁帮忙计算,手指在算盘上拨弄得啪啪作响。
经过一番忙碌,终于将账目算清。常兰长舒一口气,说道:“这半年的收益还算不错。”
赵逸尘点头表示赞同:“是啊,都是大家辛苦的成果。”
常兰随即做出决定:“把这些收益全部发给六个徒弟,他们这段时间的努力值得这份回报。”
赵逸尘微笑着说:“你总是这么大方和体贴。”
很快,常兰将六个徒弟召集到一起,把装着收益的钱袋一一发到他们手中。
常兰说道:“孩子们,这是你们应得的,拿着好好孝敬父母,或者为开分店做准备。”
徒弟们接过钱袋,眼中满是感激和喜悦。
灵儿激动地说:“师傅,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二狗也说道:“常兰姐,我们会更加努力的!”
有才等人也纷纷表态,一定会好好干。
把豆儿安排好,常兰拉着豆儿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老铺子以后就靠你了,你可得多上点心。可以先招学徒,把咱们的手艺传承下去。”
豆儿郑重地点点头,回应道:“常兰姐,您放心吧,我一定尽心尽力,不会让您失望的。”
常兰微笑着拍拍豆儿的肩膀:“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招学徒的时候要严格把关,品行和悟性都很重要。”
豆儿认真地听着,眼神坚定:“我记住了,一定按照您说的做。”
常兰又叮嘱了几句,这才放心地让豆儿去忙。
常兰安排好分铺的事情,正准备松一口气时,府衙也传来好消息,种菜和养猪的事情已经安排好了。
常兰听到这个消息,脸上顿时绽放出欣喜的笑容,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她立刻赶到府衙,向相关官员表示诚挚的感谢。
官员笑着说道:“能为百姓谋福祉,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人员和土地都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开工。”
常兰连连点头:“真是太好了,有了府衙的支持,我们的生意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从府衙出来,常兰马不停蹄地回到铺子,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众人。大家听闻后,无不欢欣鼓舞,干劲更足了。
常兰心里盘算着,接下来要抓紧时间安排种菜和养猪的具体事宜,争取早日让新鲜的食材供应上各个分铺,让顾客们品尝到更加美味、放心的烧饼。
安排好了一切,常兰专门把京城保温种菜的方法详细地告诉菜农。
她站在菜地里,周围围满了认真倾听的菜农。常兰一边比划着,一边耐心地讲解:“这种保温种菜的法子关键在于搭好棚子,要选那种透光又保暖的材料。然后控制好棚内的温度和湿度,这就得靠经验和仔细观察了。浇水施肥也都有讲究,不能多也不能少。”
菜农们频频点头,有人还拿出小本子认真地记录着。
常兰讲完后,问道:“大家都明白了吗?”
菜农们纷纷回应:“明白了,常老板,您就放心吧!”
常兰笑着说:“那就好,大家按照这个方法好好种,咱们争取有个好收成!”
随后,常兰又去查看了养猪的情况,确保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三日就安排好菜农和猪倌,多谢赵大哥鼎力相助。”常兰一脸感激地对赵逸尘说道。
赵逸尘微笑着摆摆手:“常兰妹子,你太客气了,能帮上忙也是我的荣幸。”
常兰真诚地看着他:“赵大哥,若不是你人脉广,办事利落,这事儿哪能这么快就有着落。”其实她心里知道是朱启明安排好,帮助她的。
赵逸尘爽朗地大笑:“哈哈,妹子你有这宏图大志,我自然要全力支持。接下来就等着看咱们的产业越来越兴旺啦。”
常兰眼神坚定,充满信心地说道:“嗯,有赵大哥在,我相信一定没问题!”
常兰和大牛,还有六个徒弟的家人一起启程了,第一站去杭州码头。
清晨的阳光洒在码头上,众人带着行李和满心的期待,聚集在此。
常兰看着大家兴奋又略带紧张的神情,大声说道:“大家别紧张,咱们这是去开创更好的未来!”
大牛也跟着喊道:“没错,都打起精神来!”
就在这时,赵逸尘带着几个伙计走了过来,说道:“船已经准备好了,是快船,能让咱们更快到达目的地。”
众人一阵欢呼,纷纷开始搬运行李上船。
常兰感激地对赵逸尘说:“赵大哥,这次又多亏了你。”
赵逸尘笑着回道:“咱们之间不必客气,祝咱们一路顺风!”
随着船夫的一声吆喝,快船缓缓离开码头,向着杭州的方向驶去。船上的人们望着渐行渐远的家乡,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到了杭州码头,从未出过临西镇的众人都大吃一惊。眼前的景象让他们目瞪口呆,只见码头上人来人往,船只密密麻麻地停靠在岸边,货物堆积如山,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孩子们兴奋地东张西望,大人们也忍不住啧啧称奇。有人感叹道:“这可比咱们临西镇热闹太多啦!”
大牛则显得比较淡定,毕竟他一直在码头开干货店。他笑着对众人说:“这杭州码头啊,向来都是这么繁华,以后你们就见怪不怪咯。”
灵儿好奇地问大牛:“大牛哥,你这干货店生意咋样?”
大牛自信地拍着胸脯说:“灵儿,你放心,有我在,这生意差不了!”
众人一边说着,一边随着大牛往他的干货店走去,一路上仍忍不住被周围的繁华景象所吸引。
常兰安排灵儿一家在杭州码头开铺子,大牛之前已经帮助他们找好了铺子,材料物品也准备的七七八八了,他还给新烧饼铺入了股。
灵儿的父母对大牛感激不已,灵儿父亲握着大牛的手说道:“大牛兄弟,这次真是多亏了你帮忙,要不是你,我们这人生地不熟的,都不知道该咋办。”
大牛爽朗地笑道:“别这么客气,大家都是同乡,相互照应是应该的。再说了,我看好这烧饼铺的生意,入股也是想跟着一起发财嘛!”
灵儿母亲在一旁连连点头:“有你入股,我们心里更踏实了,以后还得多多仰仗你呢。”
大牛摆摆手:“嫂子,言重了,咱们一起努力,把这铺子经营好,肯定能赚大钱!”
灵儿也开心地说:“有大家一起,咱们的铺子一定会红红火火的!”
此时,常兰和其他人也过来查看情况,看到一切准备就绪,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大家筹备烧饼新铺开张,忙得不亦乐乎。灵儿一家在店里进进出出,布置着桌椅,摆放着炉灶和厨具。
常兰则在门口张贴着招工启事,写道:“本店招收学徒,政策和之前一样。”
很快,就有不少人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询问着。
一个年轻人问道:“这政策具体是啥样的呀?”
常兰耐心地解释道:“学徒期间管吃住,学成之后根据表现和能力,有机会留在店里工作或者自己出去开店。”
另一个中年人接着问:“那教学质量咋样?”
大牛在一旁插话道:“这可是御赐救驾烧饼的手艺,能差得了?”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不少人当场就表示要报名。
常兰笑着说:“大家别着急,一个一个来登记。”
一时间,店里店外充满了热闹和希望的气氛。
赵逸尘联系当地府衙,去安排菜农和猪倌。等第一批菜和猪出栏,杭州应该可以开第二家分店了。常兰盘算着。
她站在新铺子的窗前,望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满是期待。常兰自言自语道:“这第一批菜和猪可得好好养,品质一定要有保证,这样咱们的第二家分店才能顺利开起来。”
这时,灵儿走过来,说道:“师傅,您就放心吧,府衙那边安排得挺妥当的,咱们只要好好盯着,不会出岔子。”
常兰点了点头:“嗯,灵儿,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等分店开起来,都有你们的功劳。”
灵儿笑着回答:“师傅,能跟着您干,再辛苦也值得。”
常兰转过身,看着店里忙碌的众人,眼神越发坚定,她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未来的日子一定会更加美好。
“救驾烧饼”烧饼新铺正式开张的这一天,店门口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红色的绸缎在风中飘舞,喜庆的锣鼓声震耳欲聋,吸引了众多过往行人驻足观看。
店门大开,店内弥漫着刚出炉烧饼的诱人香气。常兰和灵儿一家笑容满面地站在门口,迎接络绎不绝的顾客。
二狗,有才,春儿,秋儿,夏儿和他们的父母也忙的不亦乐乎。
两个新徒弟在炉灶前跟着师姐师兄认真学习烤制烧饼的技巧,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也顾不上擦。二狗有才等人的父母有的在帮忙招呼客人,有的在后台整理食材,每个人的脚步都像踩着风火轮一般,一刻也不停歇。
春儿母亲一边给客人端上刚出炉的烧饼,一边热情地介绍着:“这可是正宗的救驾烧饼,您尝尝,保准满意!”
二狗的父亲则在后台忙着搬运面粉,累得气喘吁吁,但脸上却始终挂着笑容。
有才抽空对父亲说道:“爹,今天虽然累,但是真开心啊!”父亲笑着回应:“是啊,咱们一起努力,这铺子肯定能越来越红火!”
大家虽然忙碌疲惫,但心中都充满了希望和喜悦,为了新铺的生意能够蒸蒸日上而全力以赴。
“快来尝尝我们的救驾烧饼,新铺开张,优惠多多!”灵儿大声吆喝着。
人们纷纷涌入店内,一时间店里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这开张优惠可太划算了,买一送一,我得多买几个!”一位大妈一边挑选着烧饼,一边兴奋地说道。
“还有月券、季券、年券出售呢,算下来能省不少钱!”夏儿拿着宣传单子跟身边的人说道。
“而且可以送货上门,接受预订,这服务太贴心啦!”一位穿着华丽的夫人满意地说。
两个新招的学徒在炉灶旁忙得满头大汗,却也干劲十足。他们手法也娴熟起来了,揉面、包馅、烤制,一炉炉香喷喷的烧饼不断出炉。
常兰在柜台前有条不紊地为顾客结账,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店外,排队的人群越来越长,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尝这声名远扬的“救驾烧饼”。整个街道都沉浸在欢快的氛围中,“救驾烧饼”新铺的开张,无疑成为了杭州城里的一大盛事。
大牛哥也来帮忙张罗,他扯着嗓子喊道:“各位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救驾烧饼’新鲜出炉,美味无比!”他的老主顾也纷纷上门购买,一位老者笑着说:“终于有热烧饼了,热烧饼更好吃。”
灵儿父母也是忙前忙后,一开始确实有些手忙脚乱。灵儿父亲一会儿拿错了烧饼,一会儿找错了零钱,急得额头都冒出了汗珠。灵儿母亲在炉灶边,也被不断传来的点单声弄得晕头转向。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渐渐熟悉了流程,动作也变得熟练起来。灵儿父亲能够准确无误地为顾客挑选出他们想要的烧饼,灵儿母亲也能迅速地根据订单烤制出美味的烧饼。
灵儿父亲一边熟练地打包着烧饼,一边热情地跟顾客聊天:“您尝尝,咱这新出炉的烧饼保准让您满意!”灵儿母亲则在炉灶旁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放心吧,马上就好!”
店里的气氛越来越热烈,大家都沉浸在这忙碌而又欢乐的氛围中。
黄昏,夕阳的余晖给“救驾烧饼”新铺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忙碌了一天的众人虽然疲惫,但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就在这时,赵逸尘匆匆赶来,他的脸上带着欣喜的神色。“常兰姑娘,好消息!”赵逸尘大声说道。
常兰闻声连忙迎上去,眼中充满期待:“赵大哥,快说说!”
赵逸尘笑着道:“菜农和猪倌都已经安排妥当,一切顺利!”
这个消息让在场的人都欢呼起来。灵儿兴奋地说:“太好了,这真是双喜临门啊!”
常兰感激地看着赵逸尘:“赵大哥,多亏了你,咱们的事业真是越来越顺了!”
赵逸尘摆摆手:“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接下来就等着咱们的产业不断壮大!”
在这温馨的黄昏中,众人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憧憬和信心。
这时候两个徒弟支支吾吾的,常兰看着他们,温和地说道:“有什么想法就直说,别憋在心里。”
其中一个徒弟鼓起勇气说:“师傅,我们……我们想让我们的父母去做菜农和猪倌,您看成不?”
另一个徒弟也赶紧点头,一脸期待地看着常兰。
常兰沉思了片刻,说道:“这倒不是不行,只要他们愿意,也能胜任这份工作,自然是可以的。”
两个徒弟听了,顿时面露喜色,连忙说道:“谢谢师傅,他们肯定能做好的!”
常兰笑了笑:“行,那你们赶紧去跟他们说,让他们准备准备。”
两个徒弟欢天喜地地跑开了。
一日下来,常兰、赵逸尘、大牛和灵儿以及灵儿父母围坐在桌前算账。有才二狗春儿夏儿秋儿和他们父母也在旁听着。
昏黄的灯光映照着每个人认真的脸庞,桌上堆满了账本和算盘。常兰率先拿起账本,仔细地翻看着,嘴里念念有词:“今天卖出的烧饼数量不少,但是成本也不低。”
赵逸尘在一旁拨弄着算盘,说道:“别急,咱们一项一项来算清楚。”
大牛也凑过来,看着账本说道:“这新铺开张的优惠活动虽然吸引了不少顾客,但利润确实受到了些影响。”
灵儿父母则在一旁紧张地等待着结果。
灵儿也跟着帮忙核对账目,说道:“师傅,还有今天出售的月券、季券和年券的收入也要算进去。”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紧张而又专注。经过一番仔细的计算和讨论,终于算出了这一天的收支情况。
常兰轻舒一口气,说道:“总的来说,今天的开张还算不错,虽然利润没有预想的那么高,但也算是个好的开始。”
众人听了,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