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文一出,天下震动。
刘庄的侍中杨弘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将檄文送到了魏武的手中。
魏武展开檄文,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惊讶:刘庄的行动竟如此迅速!他抬眼望向帐外,天色已暗,烛火摇曳间,杨弘的身影显得格外肃穆。
大帐内,杨弘躬身行礼,沉声道:“魏将军,陛下决定任命您为车骑将军,希望您能一同派兵进攻伪帝,还天下一个太平!
陛下麾下猛将如云,人才济济,坐拥三州,人口千万,麾下兵马无数,剿灭伪帝,弹指可破!将军是聪明人,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魏武冷冷一笑,打断了杨弘的话:“杨盛广,你是哪里人?”
杨弘神色不变,依旧恭敬答道:“在下汝南人士。”
魏武将手中的檄文轻轻放在案上,目光如刀,冷声道:“那个叫许劭的匹夫骂我也就算了,还骂我妻!他现在怎么样呢?”
杨弘微微一笑,挥了挥手。只见一名随从捧着一个精致的木盒走上前来,杨弘接过木盒,轻轻放在魏武案前,笑道:“此盒中便是许劭的人头,陛下知您与他恩怨,故已将其斩杀!”
说罢,他缓缓打开盒盖,一颗血淋淋的人头赫然呈现在魏武眼前。
魏武低头瞥了一眼,心中虽有疑虑,但面上不露声色。
他从未见过许劭,自然无法确认这颗人头的真伪。
他淡淡一笑,挥了挥手:“这样吧,这事我知道了,你先下去休息,我想想。”
杨弘见状,微微皱眉,有几分急切道:“将军,机遇转瞬即逝,若等错过了再想把握,恐怕就晚了。”
魏武依旧面带笑意,语气却不容置疑:“我知道了,你下去休息吧。”
杨弘无奈,只得躬身行礼:“诺!”随即转身离去,帐中只剩下魏武一人。
待杨弘走远,魏武脸上的笑意渐渐消散。
他低头看着案上的檄文,嘴角勾起一丝冷笑:当我傻吗?就这么糊弄我?等陛下的使者到了,用你的脑袋表达忠心多好?
他起身走到木盒前,伸手拿起那颗人头,仔细端详。烛光下,人头的面容扭曲,魏武心中疑惑更甚:这真是许劭的头吗?
他沉吟片刻,随即高声命令道:“来人!速速前往张掖郡,请鱼记室来此!”
一名军士应声而入,抱拳行礼:“诺!”随即转身离去。
……
两日后的夜晚,鱼蒙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大营。
魏武早已在帐中等候,见他到来,微微一笑:“鱼记室,这盒子里是许劭的头,你看看是不是他。”
鱼蒙走近木盒,低头仔细查看。
片刻后,他抬起头,神色凝重:“将军,此人不是许劭啊。”
魏武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冷笑道:“果然如此,让我替他卖命,却连一颗真头都不舍得给!这刘庄未免太不把我魏武放在眼里了!”
他猛地一拍案几,厉声喝道:“来人!”
帐外一名军士闻声快步而入,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在!”
魏武目光如炬,声音洪亮如雷:“传我命令,召集众将即刻到大帐议事!同时派人将杨弘及其随从全部抓起来,一个都不许放过!”
军士领命而去,帐外很快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低沉的号令声。
不多时,众将纷纷赶到大帐,个个神色肃穆,站定后齐声行礼:“参见将军!”
与此同时,杨弘和他的随从也被军士们五花大绑,推搡着押进了大帐。
杨弘一进门,目光便落在了地上那颗血迹未干的人头上,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他挣扎着抬起头,声音中带着几分慌乱和愤怒:“将军!您这是什么意思?为何抓我!我可是奉陛下之命前来给您任命的啊!”
魏武冷笑一声,目光如刀般刺向杨弘:“你拿个假头来糊弄我!杨弘,你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他猛地一挥手,厉声下令:“来人!把他给我吊到旗杆上去!其他随从全部关押起来,严加看管!”
周围的军士闻言,立刻上前架起杨弘,拖着他往外走。
杨弘大惊失色,拼命挣扎,声音中带着绝望的嘶喊:“将军!这真是许劭的头啊!您不能这样!饶命啊!饶命啊!”他的声音渐渐远去,最终消失在帐外。
……
帐内一片寂静,众将面面相觑,神情凝重。魏武环视众人,神情肃穆,声音低沉却充满威严:“诸位!不管你们听到什么消息,记住,这天下只有一个皇帝,那就是当今陛下!
而不是什么合肥侯刘庄!这群逆贼行不义之举,日后必败无疑!军中胆敢有人提加入合肥侯刘庄之事,斩首示众,绝不姑息!”
众将闻言,齐齐抱拳行礼,声音洪亮:“诺!”
……
两日后,魏武站在帐前,手中端着一碗冰凉的蜜水,目光冷峻地望向远处旗杆上吊着的杨弘尸体。
微风拂过,旗杆上的尸体轻轻摇晃,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
这时,一名军士快步跑来,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启禀将军,陛下派遣使者前来,正在营外等候!”
魏武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放下手中的碗,大步流星地朝营门走去。
刚到门口,便见一名风度翩翩的男子正带着数十名羽林军、百名仆人和马车静候。
那人见魏武前来,连忙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声音清朗:“想必您就是魏将军了。”
魏武微微点头,抱拳还礼:“正是。您是?”
那人微微一笑,神色恭敬:“在下侍中荀彧,字文若,奉陛下旨意前来。魏将军,请接诏!”
魏武闻言,连忙整理衣冠,跪地行礼,神情庄重:“臣魏武,接诏!”
大汉皇帝封凉王魏武诏
皇帝诏曰:
维中平五年,岁次戊辰,七月丙戌,皇帝若曰:
咨尔使持节、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魏武!
朕承高祖之灵,嗣守鸿业,夙夜祗畏。惟尔忠贯日月,孝感神明,勋烈炳于丹青。
控弦十万鲜卑,枭其单于之首,北疆烟尘顿息;
摧锋并州群逆,戮南匈奴叛酋,西河血浪尽销。
《诗》云「王于出征,以匡王国」,尔其有焉!
今授玄圭,苴以白茅,封尔为凉王,建都姑臧。
赐金玺龟纽,赤绶四采;朱轮华毂,九旒冕旗。
典司敦煌、酒泉、张掖属国、武威等十三郡。
锡尔秬鬯一卣,彤弓矢百,俾征不庭。
於戏!
陇山以西,尔专征伐;函谷以东,朕自裁之。
尔其敬敷五教,协和羌胡;
无作威福,毋逾陇坻。
永卫汉家西极,克绥厥服,钦哉!
尚书令臣许相宣
御史大夫臣刘陶奉
太尉臣张温行
中平五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