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民提起侯宝国请人品酒,请侯健而不请胡深源,这让胡深源面子上过不去。
但胡深源却又不好发作,只得讪讪的道:“他愿意请谁就请谁吧,我才不希的去呢,他还不值得我重视!”
“那是那是,源叔也不是随随便便的人能请得动的,他侯宝国的面子才没那么大!”胡国民目的达到了,准备回去,“源叔,侄儿走了!”
胡深源表面上不在乎,心里却恨透了侯宝国,“侯宝国呀侯宝国,几次三番的触我逆鳞,真当我胡深源好说话吗?别犯在我手里,到时有你受的。”
却说张明秀酿了酒,想着给娘家拎几斤。
娘家这几年没少贴补原主一家,正是娘家的接济,才让原主娘儿几个度过了困难时期。
是时候去走一趟了。
一大早,张明秀跟侯宝国说道:“今天我要回娘家,老爷子好酒,我送几斤酒去。”
“秀,我跟你一起去一趟吧!”侯宝国只是半年前结婚前去了丈母娘家,如今也该去请安了。
张明秀把酒装在罐子里,又准备了两条鱼,一斤腊肉,一只野鸭,都放在背篓里,由侯宝国背起来就往娘家走去。
路上遇到熟人,大家都夸赞她能干,这酒闻着就香。
张明秀笑着回应,心里满是欢喜。
娘家就在相邻不远的杨梅公社,具体位置处于石牌大队。
张明秀的继父姓陈,家中还有两个正在读书的弟弟。
当张明秀夫妇俩抵达石牌大队时,消息灵通之人早已提前跑去陈家通风报信:“陈大娘啊,您的宝贝女儿和女婿过来探望你们啦!”
这声音刚刚落下,张明秀与丈夫就已经来到了屋前。
此时,陈大娘也快步走出了房间,脸上满是笑容地说道:
“秀儿呀,原来是你跟宝国来了,前些日子我还念叨着你呢。想着你家人口众多,家里的粮食早就不够吃啦。
本想着过几天让你爹给你送点粗粮过去,没想到今天你自个儿就回来了,这样也好,免得我们再跑一趟,这些东西你就直接带回去吧!”
听到母亲这番贴心关怀的话语,张明秀心头不禁涌起一股暖流,眼眶瞬间湿润泛红起来。
她深知,无论何时何地,只有亲娘才会始终如一地成为女儿最坚实可靠的后盾。
“娘,其实这次我们专程赶来就是为了看望您和爹爹的。如今我家的生活条件好多了,昨天特意酿制了好几坛米酒,今儿个特意带来一罐给爹爹品尝品尝。”
说完,张明秀便弯下腰从背后的竹篓里小心翼翼地捧出那个装满酒水的罐子。
除此之外,竹篓里面还有新鲜的鱼儿、肥美的鸭子以及香气四溢的腊肉。
起初,陈大娘还以为女儿只是在跟她开玩笑呢,但当她亲眼看到摆在桌子上那满满当当的美酒和丰盛肉食后,这才彻底相信女儿家的小日子确实越过越红火了!
“老头子快出来呀,咱们的宝贝女儿和女婿回来啦!”张明秀的母亲扯着嗓子向后院里喊道。
此时,张明秀的继父陈来生正蹲在后院编织着竹筐呢。听到老伴儿的呼喊声,他急忙放下手头的活儿,拍了拍手,站起身来,快步朝着前院走去。
一走进前院,陈来生就看到了满满一桌东西,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乐呵得嘴都合不拢了。
他一边搓着手,一边夸赞道:“哎呀呀,还是咱家宝国有本事啊!瞧瞧这才结婚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就能把小日子过得如此红火。而且这孩子也对我脾气。”
坐在一旁的张明秀听着继父对丈夫的称赞,心里不禁美滋滋的,觉得特别有面子。
想当初,她与孩子没少依靠娘家的帮衬过日子,每次回娘家不是借钱就是借物,总感觉矮人一截似的。
但现在不一样了,她俩口子这次带着这么多丰厚的礼品回到娘家,总算没有给父母丢脸,也算是报答了娘家往日里的恩情。
陈大娘忙着做中午饭,张明秀连忙去帮忙,不一会便把鸭子和鱼处理干净,做了两道荤菜。
张明秀把酒倒上,跟爹娘说道:“这酒喝了对身体好,爹,娘,您们两个每天喝一点,过段时间再给您们拿些过来。”
陈大娘答应道:“好,依你,闺女有孝心,爹娘没白疼你。”
正吃着饭呢,隔壁家突然有人急切道:“小宝,你怎么啦?可别吓奶奶。”
于是张明秀跑出去看,见隔壁谢家奶奶,抱着一四岁小男孩急匆匆的往外走,边走边求救道。
“求求你们帮帮忙,去叫我儿回来,娃儿吃兔肉被骨头卡住了,得送医院。”
听她这么一说,立刻有同村小伙跑去大队打电话,通知娃儿他爹。
张明秀这时已上前来到小孩身边,一看脸色不对,已窒息了,于是对谢家奶奶说道。
“谢奶奶,来不及了送医院了,娃儿已窒息,得赶快施救,我懂医,你相信我,把娃给我!”
谢奶奶的一个侄媳在旁说道:“你一个乡巴佬知道什么,别耽误了娃儿性命。”
说罢用手推了张明秀一把,张明秀一个咧且差点摔倒。
但小孩情况越来越危急,眼看小孩就要不行了,张明秀大吼一声。
“你们犹豫什么呢,再晚可就没命了!”
谢家奶奶见孙儿要不行了,果断的跟张明秀道。
“别管她,你尽管对我孙儿施救!”
张明秀得到谢家奶奶的同意,赶紧抱过小孩,从背后抱着小孩的胸腹间,一用力,使劲颠,连挤带颠了几下。
突然小孩咳出一块骨头,呼吸顺畅了,缓了过来,哇的一声大哭。
苏醒过来了!谢奶奶紧紧抱着孙儿道:“小宝你没事了!多谢闺女救了小宝。”
张明秀摆了摆手,“谢奶奶,这都是小事,孩子没事就好。”
周围的村民们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之前质疑她的侄媳也红着脸躲进屋里。
吃完饭,张明秀和侯宝国又陪着爹娘聊了会儿天。天色渐晚,两人便打算回家。
陈大娘拉着张明秀的手不舍得松开,塞给她一些自家腌制的咸菜,叮嘱她有空常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