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正月,胡中玥说要回榕树村的,到底是没回去成。
因为胡青鸿和姜晓蓉两个人都在函授,都有课要上。刚好初六加工厂就上班了,胡中玥想着干脆让那几个过来好了。
她征得爸妈的同意后,就给汪晶打电话邀请几个孩子来县城里。
初六一大早,汪晶两夫妻把人送过来的时候,每个孩子手上都是满满当当的,把姜晓蓉都看傻眼了,“咋啦,这阵仗,是怕我饿着孩子,来我家还自带口粮?”
汪晶笑着推卸责任,“这可不关我的事,是他们几家自己的主意,我阻止过了,没有用。”
她没说谎,只不过是用了个同音词,是她组织的,不是她阻止的。
开玩笑,这么多孩子到人家家里闹腾一个多星期,就带一张嘴,这得是多傻缺的人才能干出来的事儿啊!
“你们啊,真是太见外了,又不是外人!你不进来坐坐?”
“不了,我得去厂里,今天有采购方过来,我得去接待。”
“那行,你先忙!”
姜晓蓉把孩子们接进来,接过汪晶手上的东西,目送汪晶出了巷子才关上门。
人多起来,姜晓蓉就放心了,那几个孩子大一些,尤其是小丽、小文、小兵几个在家都是做惯了的,小虎更是每天都在研究怎么吃,都吃出新花样来了。
这一个多星期,胡中玥每天只是抽出一个小时时间给他们开小灶,尤其是数学,把四五年级的知识串起来讲,为的就是就是下半年开学再跳一级。
其他时间,胡中玥在努力搞她的剧本。萧情现在正在拍摄《雪花飘飘》,预计再有一个月就能杀青,杀青之后进组《咱爹咱娘》,等《咱爹咱娘》杀青了,就应该再出一部古装剧让观众们新鲜一下了,就该上《辛昭传》。
《辛昭传》她计划是五十集,一集算四十五分钟,得有一百多个场景,差不多两万字,五十集得百万字了,她都不知道能不能写得完。而且剧本写完之后,还得和导演、演员沟通,没准儿还得修改呢。所以留给她的时间真的不多,她最近每天晚上都熬到半夜,黑眼圈一天比一天明显。
胡中玥把前三集和人物小传寄给了萧情,并且在电话里对萧情说,如果她看过之后觉得没问题,就找副总商议,看看公司能出多少资,能组起什么样的团队来。
其实她心里是希望能请到《三国演义》的王导出马,因为辛昭是女将,剧中有很多征战的场面,她看中了《三国演义》那些宏大的沙场戏,就是不知道人家有没有档期。
萧情呢,本意是想找《一代女皇》的陈导,陈导是拍古装剧的老手,而且他们合作过,少了磨合的过程,拍起来会更顺手。但是她听小胡总这么一说,感觉也有道理。还是等剧本到了,看过再说吧。
就在萧情边拍《雪花飘飘》,边等剧本的时候,又有一部剧找上来,是一部抗战剧,叫《野火烧不尽》,给的角色是女一号,根据地的大姐。
这个本子很不错,导演也是业内有名的,这就让萧情很纠结,一边是为她量身定做但是时间不确定的《辛昭传》,里面还有打戏,她还没怎么拍过打戏,心里也有些怵;另一边是团队已经组的差不多,能准时开拍,受众也很广的抗战片。
怎么选呢?
过了两天,她拿到剧本和人物小传之后就更纠结了,辛昭这个角色绝对是出彩的,她非常喜欢。而且这种带有神话色彩的剧,老百姓也很喜欢看。
但是她《咱爹咱娘》应该在五月下旬就杀青了,这都二月中旬了,小胡总那边能完成吗?
她打电话和胡中玥说了这个事儿,胡中玥直接让她把《辛昭传》往后放,“萧情姐,我本来是觉得你已经拍了两部现代生活剧,应该换一种风格,给观众换换口味,不要审美疲劳了,既然这个抗战剧不错,那就先接了。我这边剧本确实没那么快,毕竟还要上学嘛,赶一赶是能出来,但肯定不如精心打磨的,如果你中间能有一部戏给我缓缓,有半年时间,剧本的质量应该会更好!”
“那行!我把半年之后的档期空出来。对了,我去年在横店看到遇到一个老朋友,在他们组里见到一个眼睛很大,很有灵气的小姑娘,感觉很有潜力,我就让副总联系了一下,想签下来。”
胡中玥听到萧情的描述,心里隐隐有种感觉,莫不是过两年那个红遍亚洲的顶流?
“谁啊?”
萧情在电话那头听着虽然不那么真切,但是怎么感觉小胡总很兴奋的样子,“她叫魏薇,是沪上明星学校的学生,刚入行不到两年。”
果然!是她那个糊涂的白月光!
胡中玥激动得一拍桌子,“签,一定要签下来!萧情姐,咱们以后肯定是要做大的,要是你认识了那些条件好又有可塑性的好苗子,都签下来。”
挂了电话,胡中玥乐了,她是不是绑定了什么拯救白月光的系统啊,刚救了一个萧情,又来一个魏薇,过几年是不是还得去找一找小爽?
有这些人坐镇,云阙传媒绝对一骑绝尘。
萧情得了胡中玥的准信儿,转头就找副总商议了合同,还接了两部戏,两部拍完,正好到九十月份,时间上更宽裕一些。
……
正月十四那天,吴双回家,顺便把几个小伙伴送回了榕树村。孩子们来的时候没空手,回去的时候自然也没有,带了些水果、书籍、练习册什么的,反正就类似等价交换吧。
走的时候,胡中玥和几个小伙伴说这半年应该不会回榕树村,小伙伴儿们失望肯定是失望的,但是都能理解,毕竟玥玥不仅仅是个学生。
“好了,加油!暑假见!”
“暑假见!”
车都走老远了,还有人从窗户里伸出胳膊冲她摆手呢。
胡中玥只伤感了几分钟,转头又扎进了剧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