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一阵焦急而又饱含深情的呼喊声从桃山内部悠悠地传了出来:“二郎!是你吗?是我的儿吗?我是你的母亲瑶姬啊!”
这声音在山谷间回荡,仿佛带着无尽的思念与牵挂。
原来,这座桃山乃是由天庭之主——昊天大帝亲自设下禁制封印而成。
若想要打破此山的禁制,除非有具备大神通的高人出手相助,亦或是持有先天之宝方可成功。
然而,这些条件对于此刻的杨戬来说,无疑都是难以企及的奢望。
瑶姬深知自己儿子的处境艰难,她满含热泪地继续呼喊道:“母亲知晓你安然无恙地长大成人,平平安安,为母心中已然感到无比欣慰和满足了。孩子,你赶快走吧!快快离开此地!那山神土地早已前往天庭向你的舅舅——昊天大帝告状去了。若是你再拖延片刻,待到他赶来之时,恐怕你想走都来不及了呀!母亲实在不忍心让你受到牵连……好孩子,你赶紧速速离去吧!”说到此处,瑶姬已是泣不成声,但仍强忍着悲痛继续嘱咐道。
紧接着,瑶姬似乎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连忙问道:“对了,二郎,你的大哥和小妹现在怎么样了?他们是否安好?当年母亲匆忙赶去寻找你们兄妹三人,却始终未见你们的身影。真不知他们如今身在何方啊!”
听到母亲的问话,杨戬不禁心头一酸,眼眶泛红,他对着桃山大吼一声:“娘!孩儿好想您啊!娘亲请放心,儿子就算拼尽全力,也一定会寻得解救您出困的方法,并早日前来助您摆脱困境!至于大哥和三妹,我也并不知晓他们现今究竟身处何地。当日我被师尊带回道场之后,就再也未曾见过他们。不过娘亲不必担忧,待我救出您后,定当全力找寻大哥和三妹的下落!”
二郎眼神坚定地说道:“娘亲放心,儿定能寻得他们前来与您相聚!”
身处桃山之中的瑶姬闻此一言,先是微微一怔,随即便急切地询问道:“二郎啊,听你这么一说,你是已然拜师?那你的师尊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站在山外的杨戬赶忙回应道:“回娘亲,孩儿的师尊乃是阐教门下弟子——玉鼎真人,他老人家于玉泉山金霞洞中潜心修行。”
瑶姬闻言,脸上瞬间绽放出欣喜若狂之色,激动得泪水夺眶而出,哽咽着说道:“我的好孩子啊,你竟有如此福缘,能拜入如此圣人门之下,这可真是太好了!日后你务必要谨遵你师尊的教诲,切不可有丝毫懈怠啊!”
杨戬重重地点了点头,应声道:“是,娘亲!孩儿自当铭记于心,绝不敢辜负师尊的栽培和娘亲的期望。”
就在此时,瑶姬仿佛突然有所感应一般,神色骤变,急忙催促道:“二郎,快快离去!你舅舅即将到来,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杨戬心头一惊,毫不犹豫地高声喊道:“娘,您且在此安心等候,待儿寻到办法归来,定将救您脱离苦海!”言罢,只见他身形一晃,施展出那八九玄功,化作一道流光,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果不其然,就在杨戬刚刚遁走不久之后,天庭之主昊天大帝便风驰电掣般地赶到了此处。
他现出身形后,环顾四周,却发现空无一人,显然那“逆子”已经逃之夭夭。昊天冷哼一声,面露愠色道:“算你跑得快!”
紧接着,他又将目光投向了桃山之内的瑶姬。
然而,映入眼帘的却是瑶姬那一脸倔强、毫无悔意的模样,这让昊天大帝不禁怒从心起,心中暗叹自己这个妹妹实在是冥顽不灵。
但终究是兄妹一场,他也不忍再多做苛责,只得恨恨地瞪了瑶姬一眼,然后拂袖而去,径直返回天庭去了。
杨戬自从离开了,困住其母多年的桃山之后,便与哮天犬一同踏上了漫长而艰辛的旅程。
他们一路风餐露宿,不辞辛劳地四处打听着有关大神通之人或是先天之宝的下落。
然而,尽管杨戬想尽办法、费尽口舌,但以他如此这般盲目且缺乏头绪的打听方式,终究还是未能获得任何有用的消息。
日子一天天过去,杨戬心中渐渐充满了沮丧和失落。
他不禁开始垂头丧气起来,甚至不由自主地埋怨起自己的无能。
但好在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与反思之后,杨戬终于慢慢冷静了下来。
就在这时,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他想起了自己的师尊玉鼎真人!
想当年,自己的师尊可是赫赫有名的阐教弟子啊,想必对于这些江湖秘辛定然知晓不少。
于是乎,杨戬毫不犹豫地带着哮天犬转身踏上归程,马不停蹄地朝着玉泉山金霞洞疾驰而去。
当杨戬带着哮天犬历经千辛万苦抵达玉泉山时,他连口气都来不及喘匀,便立刻直奔金霞洞中。
一走进洞内,只见师尊玉鼎真人正端坐在蒲团之上,双目微闭,周身散发着一股庄严肃穆之气。
杨戬见状,赶忙快步上前,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叩拜行礼,并高声喊道:“弟子拜见师尊!恳请师尊大发慈悲,怜悯弟子一片孝心,告知弟子何处能寻得大神通者亦或先天之宝。若能如愿,弟子定当全力以赴,劈开那桃山,救出被困其中的娘亲。弟子此生此世都会铭记师尊的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言罢,杨戬重重地将额头磕向地面,只听得“砰砰砰”之声不绝于耳,在整个金霞洞中回荡开来。
玉鼎真人缓缓睁开双眼,看着眼前这个满脸坚毅却又略带几分稚嫩的徒儿,不由得轻轻叹息一声。
然后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对杨戬说道:“痴儿啊,你当真决意要劈开那桃山,救出你的娘亲吗?你可要知道,这乃是天庭昊天大帝对你母亲降下的惩罚。倘若因此事招惹来了昊天大帝的不满与怒火,恐怕后果不堪设想啊,说不定还会惹来杀身之祸呢!”
杨戬恭敬地回答道:“师尊啊,世间之人皆以孝顺父母为美德,侍奉双亲乃是天经地义之事。而且就连天下众多兽类之中,亦有反哺之举。弟子身为堂堂七尺男儿,又怎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亲生父母被镇压在那深不见底的大山之下受苦受难而无动于衷?所以恳请师尊大发慈悲,将相关消息告知于我,也好让弟子能够前去营救母亲,成全这人伦之道。”
玉鼎真人听闻此言,不禁长叹一声:“唉……你可真的考虑清楚了吗?此一劈下去,必然会大大折损天庭的颜面,到那时恐怕你将会遭受轮回之苦,历经千辛万险呐。”
然而,杨戬却目光坚定地回应道:“师尊,弟子已然想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了。只要能够成功救出我的母亲,就算让弟子承受再多的苦难也是心甘情愿的。无论是坠入那无尽的轮回深渊,还是遭遇身死道消的惨境,弟子都已经下定决心要劈开那座桃山,将母亲解救出来。”
见到杨戬如此执着坚决,玉鼎真人深知难以劝阻,若强行阻拦反倒可能适得其反,影响到他日后的修行之路。
于是,玉鼎真人无奈地摇了摇头,缓缓开口说道:“这茫茫天地之间,拥有大神通的强者可谓数不胜数。想要寻得他们的踪迹并非难事,但困难之处在于其中所牵涉的因果关系错综复杂,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再者说来,即便找到了这些大能相助,但若没有一件称手的先天之宝,也是徒劳无功。而要想劈开那坚不可摧的桃山,救出你的母亲,就必须借助那件赫赫有名的功德灵宝——开山斧才行。”
杨戬一听,顿时心生疑惑,连忙追问道:“开山斧?那究竟是怎样一件宝物?弟子从未听说过此物,不知它此刻身在何方?”
玉鼎真人手抚长须,缓缓解析道:“此开山斧,为师曾听你师祖元始天尊圣人提及过。相传,此斧乃是上古五帝之一的大禹治水之时所成就的功德灵宝啊!想当年,大禹凭借此斧披荆斩棘、疏通河道,立下不世功勋。待他功成名就之后,便将这开山斧沉入了淮河之底。至于现今它是否仍存于世,那就难以知晓咯。”
杨戬闻听此言,眼中顿时闪过一丝兴奋之色,连忙拱手说道:“师尊,既然如此,那弟子这就前去寻找,定要将这开山斧寻回。”
说着,他转身便欲出洞而去。
玉鼎真人见状,急忙伸手拦下,口中喊道:“慢!”杨戬闻声顿住身形,转过身来,疑惑地问道:“师尊,还有何事需要吩咐?”
玉鼎真人面色凝重地回答道:“此开山斧乃是截教之人所炼制,并赠予大禹用于治水之功的。这宝物经过特别锤炼而成,其中蕴含的法门与我阐教大相径庭。即便你能侥幸找到它,恐怕也是无法运用自如的。故而,我等切不可轻易妄动。”
杨戬一听这话,脸上刚刚泛起的兴奋瞬间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沮丧,泄气道:“那师尊,我等究竟该当如何呢?”
玉鼎真人微微一笑,安抚道:“稍安勿躁,冥冥之中自有机缘安排。莫急莫急……”
杨戬略微沉吟片刻,接着又开口问道:“师尊,不知徒儿的大哥和小妹如今是否还在世?他们现下身在何处呢?”
玉鼎真人闻言微微颔首,缓声道:“你大哥和小妹皆尚在人世,只是他们各自有着属于自己的机缘。三日之后,你不妨再前往桃山一趟,届时机缘自然会有所显现。”
杨戬恭声应道:“是,师尊。弟子谨遵旨意。”
然后,他便跟玉鼎真人告辞,离开了洞中,返回他在玉泉山的修炼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