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雪正覆盖星辰科技总部外的街道,但大厦内部却灯火通明,热度炽烈如火。
会议室正中央,数十台高清监控终端如军舰舰桥般排开,屏幕上分别显示着亚洲、北美、非洲、欧洲等十六个核心金融区域的“信任指数实时图”。
绿、黄、红——
红色部分开始逐渐扩张。
“全球对‘秩序节点’信任度下降23%。预测模型显示,未来12小时内若无官方澄清,该系统在全球主要交易平台将被自动降权。”
系统播报声音平稳如水,带着某种近乎残酷的机械确定性。
纪亦舟轻轻抬眸,望向这片被数字海洋包围的战场,眼神中没有一丝波澜。
“把‘澜井系统’正式命名为:新秩序指数。”
秘书一怔:“您是说……公开它?”
“没错。”他将手中红酒杯轻晃,语气冷静,“让世界知道,我们的规则,比她的更好用。”
他转向镜头,一场全网直播——就此开始。
与此同时,世界另一端,顾铭在接收到星辰科技“澜井系统”正式上线的消息时,已是深夜。
赵瑜端着一杯热茶,递过来:“你要不要现在就联系苏婉?”
顾铭摇头:“她不会现在回来。”
“可纪亦舟已经开始进行‘替代式信任体系’部署了。”赵瑜紧锁眉头,“他这步太狠了,不打爆你的系统,而是让别人放弃你。”
顾铭盯着对面大屏幕上的实时舆情数据,眼神愈发沉着。
“没关系,她会知道怎么应对。”
此时此刻,“纪亦舟开启新秩序指数直播”的话题已经横扫全球网络。
【#新秩序指数系统#】【#星辰科技推出下一代金融监管技术#】【#苏婉的系统被时代淘汰?】
纪亦舟出现在直播镜头中,神色如常,声音一如既往地优雅从容。
“今天,我带来的是全球金融系统信任的下一步——‘新秩序指数’,它将全面替代传统、主观、不稳定的人为信任体系。”
“与其依赖个别操盘者的良心,不如依靠一整套资本逻辑驱动的系统来保障透明、公平与效率。”
他的演讲深入浅出,配合大量图表、案例分析、经济学原理,极具煽动力。
短短二十分钟,直播在线人数突破五千万,弹幕铺天盖地:
【纪总牛!这才是真正的科技金融领袖】
【说到底,苏婉的系统太像“人”了,容易受情绪波动影响】
【‘秩序节点’再好也要人操控,人一变心,就出问题】
【新秩序指数才是真正的“中立者”!】
就在全球舆论节节倒向星辰科技时,一则匿名视频悄然在暗网、科技论坛和金融技术频道被同时上传——
标题是:【致这个世界:关于“无人知晓的空间”的告白】
视频中,一个黑衣女子背对镜头,声音沉稳:
“我不是神,也从不试图替人类创造一个完美系统。”
“‘秩序节点’只是一段程序,一段希望通过技术建立信任的尝试。”
“而真正支持它、赋予它灵魂的,是我手中的这个空间——”
“——它叫做‘无人知晓的空间’。”
随着画面推进,镜头首次展示了空间内部的景象:
悬浮的代码阵列、环形数据模拟器、现实世界的时间\/行为模拟场、全球金融轨迹的光轨模型……
这一刻,全球第一次看到这个几乎违背常规科技范式的“半现实主控系统”。
也第一次意识到——苏婉掌握的,并非一套技术,而是一个完全独立、拥有自我调控意识与空间维度的“系统生命体”。
视频最后,一行字缓缓浮现:
“你说你的系统没有人性,那我便让人性战胜你。”
世界震撼。
科技圈集体爆炸。
【#无人知晓的空间曝光#】【#苏婉系统不是技术,是另一个维度的科技#】【#这还是我们认知中的金融吗?】
一小时后,纪亦舟所在直播间虽然在线人数破亿,但支持率开始动摇。评论区中逐渐冒出质疑声音:
【那位黑衣女子……是苏婉吗?】
【她那是什么……现实之外的操作系统?】
【对比一下吧,纪总讲的是金融模型,她展示的是……神迹?】
纪亦舟看着数据浮动,没有说话,只是轻轻一笑。
“她终于坐不住了。”
他知道,苏婉这一招,不只是向世界展示空间的存在,更是在打破“系统必须被验证”的传统边界认知。
可这也意味着——她“暴露”了。
顾铭在看到视频的瞬间,心脏猛地一沉。
赵瑜反应更快:“她不该这么早公布!纪亦舟会反咬她——你看看,评论区已经开始质疑她系统的合法性了!”
顾铭喃喃道:“她……在赌。”
他盯着屏幕,一字一句地说:
“她在赌,世界不只相信效率,也愿意相信信仰。”
而另一边,苏婉关掉了空间同步界面,脸色苍白,但眼神如火。
“你的系统是资本衍生的高效机器。”她低语,“而我的,是为人服务的‘不完美信任’。”
“这一次,我赌他们选我。”
直播还未结束,舆论已如潮水回卷。
“无人知晓的空间”的曝光在短短两个小时内登上全球各大科技头条。它所展示的不只是一个技术平台,而是一整套颠覆现有金融秩序的结构性能力。
量子模拟、行为预测、时间流速调控、金融行为再构……这哪是一个人在用的工具?这是一个国家级实验室都不敢幻想的“未来系统”。
但就在许多普通人第一次对“技术信仰”产生崇敬之意的同时,另一股更强烈的质疑潮也迅速形成。
【一个没有监管机构认证的空间系统,居然能操控全球资金流动?】
【她凭什么可以不受约束地进入所有节点?这不是自由,是霸权!】
【苏婉是否已经超越法律控制?谁来保证她不会被人控制,或者,她自己不会失控?】
而这场“系统伦理地震”的幕后推手,不出意料,正是——纪亦舟。
他不需要再在技术上与苏婉短兵相接,只需借助监管与公众的安全焦虑,就足以对她发动第二轮“信任刺杀”。
“启动‘监管联合倡议’。”
他坐在控制中心,向团队下达命令,“联系欧盟、wFo(世界金融组织)、北美科技监管联合会,提交《非监管空间系统公共安全干预法案》。”
他很清楚,苏婉以“神”的姿态出现,是一次注定会被误解的冒险。她若神秘,就会引发敬畏;她一旦“可视”,就会引发恐慌。
她公开的越多,越容易暴露破绽。
——这一点,在资本与技术界,从来没有例外。
与此同时,欧盟金融安全顾问会议火速召开,议题直接锁定:
“无人知晓的空间是否已具备超主权特性?是否对现有全球金融体系构成威胁?”
会议直播片段在多个财经频道播出,一位美籍专家更是直言:
“我们在见证一场‘技术霸权’的形成过程——不经授权的全维度行为模拟系统,不应被任何个人或非国家实体拥有。”
转瞬之间,从神迹到“系统审判者”,苏婉再次被推至风口浪尖。
而此时的她,正坐在冰岛深处的空间核心座舱内,静静看着一条条数据通道被世界切断、封锁、冻结。她表情平静,甚至嘴角还挂着一抹讽刺的弧度。
“果然……神,是人捧起来的,也是人踩下去的。”
“无人知晓的空间”,本该只为守护数据秩序而存在,却在“暴露”后,成为了新一代“不可控力量”的象征。
她却并未慌乱。
相反,她开始执行自己的下一步计划——“去神秘化”重构工程。
她知道,若想真正赢下这场“信任战争”,不能再依靠个人意志去支撑系统权威,而是要将它变成——一个人人可以看见、理解、参与的透明平台。
“打开观测层。”
“放出接口日志。”
“生成公开节点浏览图。”
“编写‘秩序节点公众ApI使用手册’。”
赵瑜第一时间收到她发来的信息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她……要开放权限?”
顾铭拿起手中刚送到的技术蓝本,一页一页翻着,眉头紧锁。
“她疯了。”他低声道,“这相当于把所有权交出。”
赵瑜迟疑道:“她是不是……想彻底把‘秩序节点’从她自己手里剥离?”
顾铭抬头,眼中浮现一丝难以言说的敬意:“不,是她终于准备好,让它成为一个真正‘属于所有人’的系统。”
当晚,苏婉团队向全球同步推送一份白皮书:
《秩序节点公共计划V3.0草案》
将节点分权至200家金融与技术机构;
开放源代码审计接口,接受社会工程师与安全团体测试;
开放部分“无人知晓的空间”结构图谱,仅保留核心算法权限;
拟建立全球“秩序公约会”,制定系统调动规范与紧急限制程序。
该草案一出,瞬间令各国监管高层哑口无言。
她不是要霸权,她是在“放权”。
她主动将系统从“一个人手中”剥离,向所有规则、所有利益、所有疑虑交出“信任的钥匙”。
而舆论风向,也随之再度转向。
【她疯了吗?她竟然愿意开放这个等级的系统接口?】
【她没有选择闭锁空间,而是选择交出它……】
【她想让我们都成为这个系统的“共建者”?】
【这才是她的终极反击——不是靠技术,而是靠“让渡控制权”换回真正的信任!】
与此同时,纪亦舟站在大屏幕前,看着那些舆论变化,神情第一次露出短暂的凝滞。
“她……放弃主控权?”
他的助理低声道:“我们是否要继续推动审查法案?”
纪亦舟的眉头缓缓皱起:“先等48小时,看她怎么走。”
他知道,苏婉这步,是赌博——赌世界能接受没有“神”的神迹。
若成功,“无人知晓的空间”将成为世界首个去中心化金融信任公链结构系统;若失败,她的系统将变成一具透明却毫无权威的空壳。
“但问题是……”纪亦舟的指尖轻轻叩着扶手,“人类,真的准备好接受人人皆为掌控者的世界了吗?”
没人知道答案。
但世界,已经被迫开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