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振看着汤强的背影,眼睛微眯。
他是最后接触夜枭的人,难道是他动了手脚?
可惜夜枭最后的念头很是模糊,他也是费尽全力才勉强捕捉到。
这个念头的意思很明确,也就是说夜枭的主人很可能是一位王爷。
会是谁?
哪个王爷有造反的企图?
暂时不得而知。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杀了我”是冲谁说的?
齐振自己吗?
他相当于亲手杀死了夜枭,所以“王爷”会找他报仇?
或许是吧。
齐振反正无所谓,谁来找他报仇,刚好一网打尽。
至于汤强,今后还是要多加留意。
这些都可以先放下,他现在想的却是,这个消息要不要告诉女帝?
想来想去,还是决定暂时隐瞒。
如果女帝问他是哪个王爷?
不知道。
那有没有证据呢?
没有。
你又是如何知道的?
不能说。
这不给自己找麻烦吗?
还是暗地先了解一下看看情况,这个王爷一计不成肯定还会有第二计,没什么大不了。
其实,无论是谁坐在皇帝的位置上都会有人惦记,不可能一一甄别。
女帝斜躺在软舆之上,一出门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满眼都是尸体,处处殷红,血肉遍布。仿佛血海刚刚退潮,将里边的尸骨都吐了出来一般。
这些都是齐振杀的?
他为了保护朕,竟然杀了这么多人?
刚才看他走路蹒跚,似乎也受了不轻的伤,他能经得起吗?
话说,自从北巡以来,齐振为了帮她已经受了几次伤?
想要扭头看看那个身影,却硬生生忍住。
心里自己宽慰自己,齐振作为御前侍卫,这都是他该做的。
对,都是他该做的。
但转念又想,他在给朕解毒时,也是该做的么?
女帝的眼神不禁飘忽起来。
胡克远的家虽然不大,但却干净整洁,女帝很是满意。
御医被召来紧急救治,一连忙了两个时辰才擦着汗走出来。
沈清河问道:“陛下凤体如何?”
御医道:“幸好排毒及时,目前只是外伤有点麻烦。而且陛下没有武道修为,五脏六腑也受了震动,需要静养。”
沈清河终于放心。
这时屈岩求过来禀报,四大家族里的三个家主都已被抓获,分别是范永宾、田生嘉和王登玉。
黄氏家主黄云兰则是趁乱从西门逃走,目前还没有抓到。
四大家族里的其他族人已经被全部控制,府邸也被查抄,正在清点当中。
保守估计,四大家仅现银就有数百万两。
这还不加外地的分号以及存货,更遑论房子和店铺等固定资产。
真是富得流油。
至于邱光的所有物品也在清点,这老小子也贪了不少,堆满一间密室。
其他的异常暂时没有发现。
不过却从夜枭身上找到了一块雕龙金牌。
沈清河抬手接过来仔细观看。
这块金牌做工精细,上边的金龙雕的栩栩如生。虽然与女帝所用的金牌形状有所不同,但质地不相上下。
这是什么人做的?
竟然敢用金龙!
而且制作工艺如此高超?
据沈清河所知,能做出如此精品的只有朝廷自己的将作监。
民间不说敢不敢做,就算想做也没有这种技术。
把金牌还给屈岩求,“这是一个重要线索,好好查下去。”
屈岩求点头,只是该如何查,暂时没有思路。
只能回京后,先从将作监开始了。
三天后,昌原府南门外五里,人头攒动。
今天要开刀问斩谋逆大罪之人。
之所以安排这么远,就是因为被杀的人太多。
密密麻麻超过千人,全部跪在地上。
沈清河曾经委婉劝谏女帝,是不是杀的有点多?可不可以把一些牵扯不深的人改为流刑?
女帝一句话就把他堵了回去,“凡叛国者全族必诛之,此为定制!”
沈清河知道,女帝心里有气,也只能暗叹一声。
其实女帝除了出气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要震慑宵小。
她知道,这些要杀的人也都只是台面上的傀儡,真正的幕后之人还没有露面。
她就是要杀给他看!
杀给所有心怀叵测的人来看!
此次北巡,一败柔然,二杀叛匪,足以震慑天下。
千余人里,为首的就是范永宾等三大家主以及金大发。
邱光的尸体更是被高高挂起,严令不准收尸。
这一日,血光冲天。
这一日,金乌变色。
开始还笑嘻嘻看热闹的昌原百姓,渐渐没了声音,接着许多人开始呕吐。
无论大人还是小孩,男人还是女人,对这一天的景象终身难忘。
齐振并没有去现场,他杀的人已经够多了,况且他现在还要养伤不是吗。
虽然那点皮外伤其实早就无所谓了,但能带薪休假谁不愿意呀?
至于那么多人头落地,也只能感叹一句,钱在权面前,一文不值。
小安子每日都来探望,把齐振的情况禀报给女帝。
同时齐振也从小安子口中零星了解到女帝的恢复情况。
总体还不错。
毕竟女帝年轻,恢复起来挺快。
倒是南宫沐晴仍然卧床不起,看来那一剑确实对她冲击很大。
齐振有心去看望一下,最后还是作罢。
不合适。
又过两日,有圣旨下。
命胡克远署理昌原知府,待政事堂走完流程后正式上任。
命青鸾卫校尉白理担任昌原城守将,统率全体守军。
胡克远升任知府没有太大悬念,他对昌原的情况十分熟悉,现在又将昌原一扫而空,正是大展拳脚的好机会。
白理的任命则是出乎许多人的预料。
女帝曾征求屈岩求的意见,屈岩求推荐了白理。
白理性格沉稳,忠心耿耿,担任守将再合适不过。
而且他曾经是齐振的上司,现在调出来大家都不用再尴尬。
女帝几乎没有考虑就当场同意。
至于白理空出来的校尉位置,齐振推荐了楚前。
有了好机会,当然首先想着自己的好兄弟。
屈岩求当然没有意见,顺势就把第三营划归齐振分管。
屈岩求其实很清楚,此次昌原之行,齐振护驾的功劳最大,女帝不是不赏赐,而是还没有想好。
过后定然会重赏。
他反正不管,先把齐振留下来再说。
又过几日后,女帝的伤势明显好转,下旨明日还京。
当天晚上,胡克远来到齐振住处拜访。
“齐将军,下官此来有两件事。”
“一是感谢将军提携之恩,没有将军,就不会有下官今日,必定铭记于心。今后但有驱策,下官万死不辞!”
“二是,下官还有一个消息要告诉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