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尘土味,干燥而略带沙哑,仿佛连风都失去了往日的温柔。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洒在地上,斑驳陆离,像是大自然在贫瘠土地上洒下的金色碎片。村民们聚集在村口的空地上,一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眼神里却透着一丝渴望。
朔哥儿站在人群中央,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小时候和伙伴们在田野里奔跑嬉戏的日子,那时的村子虽不富裕,但充满生机。如今,一场旱灾却让村子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村民们食不果腹,连生命都危在旦夕。
“朔哥儿,你需要我们做什么,只要能吃饱,干什么都可以。”曾家二小子红着眼,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又强忍着不让它落下。“我爹娘临死都没吃上饱饭,他们在旱灾中把吃的都给了我……他们偷偷吃观音土,拉不出来,给活活憋死了!”他的话像是一根导火索,瞬间点燃了村民们的情绪。
“是啊,朔哥儿,我们都听你的。”村民们纷纷附和,声音里满是信任和期待。有人拍着胸脯,有人攥紧拳头,仿佛只要朔哥儿一声令下,他们就能拼尽全力。
朔哥儿抬高了声音:“大家安静,听我说!”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但他很快调整过来,语气变得坚定。村民们渐渐安静下来,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仿佛他是黑暗中唯一的光。
“秋婶,你的针线活是全村最好的,你组织一下村里会针线活的,等一下我有一些针线活要你们做!”朔哥儿的目光扫过人群,停在了秋婶身上。秋婶点了点头,眼神里闪过一丝惊喜,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
“老人领着小孩把我这屋旁边的杂草清除一下,地面也稍微整平一下!”朔哥儿接着说道。老人们虽然身体虚弱,但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仿佛在为能做点事情而感到自豪。
“阿东哥,你待会儿领着这些青壮帮我砍些树来,在我这屋子旁边搭一个宽点的棚子!如果看到酸枣树帮我砍几根回来!”朔哥儿朝阿东说道。阿东拍了拍胸脯,大声应道:“放心吧,朔哥儿,我们一定把棚子搭得结结实实的!”
安排好这些,朔哥儿转身走到秋婶身边,低声说道:“秋婶,你过来一下,我把后世口罩的样式说一下,像这样能做吧!”他用手比划着,详细地解释着口罩的形状和缝制方法。秋婶仔细听着,脸上露出思索的神情,片刻后,她点头道:“能!这个简单!会点针线活都能做!”
“先做一点出来我看看,要用那绸缎做,要做得精美点!针线要细一点!对了,给我和牛大、王强一人做几套衣服,就用那粗麻布做吧!针头线脑布匹都在那儿,你们领了就去忙吧。”朔哥儿松了口气,又叮嘱道。
还有一些没领到针线活的村民,用可怜巴巴的眼神看着朔哥儿。朔哥儿注意到桂花嫂,便叫住她:“桂花嫂,你们去找些干净的盆来,取一些白面和了用被子捂好,我教你们一种吃食,明天你们带到集市去卖!我们不能坐吃山空,总要找点营生!”朔哥儿把后世做馒头的方法简单说了一下。桂花嫂眼睛一亮,连忙点头答应,转身招呼着几个妇女去准备材料。
“牛大、王强,你们俩去镇上看看,看能不能买点肉回来,晚上炖点肉汤给大伙补补身体!”朔哥儿递过去一些碎银。牛大和王强接过银子,大声应道:“好的!我们现在就去!”
看到村民们忙碌起来,朔哥儿总算感觉到了一点生气。他转身进入茅草屋,拿起一卷《陈朝大典》找了个地方坐下。书页上的文字有些他并不认识,只能连蒙带猜地读了个大概,总算对这个大陈朝有了一些了解。
大陈朝的开国之君陈洪出身于一个小家族,担任族长。他文才武略只算中上水准,但他的六个儿子却个个不凡。尤其是老六,他不仅能在马上驰骋疆场,打下一片天地,还能在下马后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疾苦,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他的个人魅力更是无人能及,身边聚集了一群能人志士,为他出谋划策。恰逢前朝分崩离析,在五大家族的帮助下,陈洪带着他那六个儿子只用了短短六年时间就统一全国,建立了大陈朝。
然而,天下初定,便上演了一出六子夺嫡的戏码。老六野心勃勃,心狠手辣。在一次为老皇帝举办的生日宴会上,他突然发难,斩杀了五位兄长,软禁了老皇帝,强势镇压了五位兄长的势力,登上了皇位。这位皇帝上位后,北伐草原部落,南平南蛮叛乱,战功赫赫,一时风光无两。他以铁腕手段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大陈朝在他的手中达到了鼎盛。
但随着时代变迁,陈朝也出现了跟前朝一样的问题。五大世家把控朝堂,盐铁粮食书籍都被各大世家掌控着,土地兼并严重,天灾人祸不断,百姓流离失所,怨声载道。官场腐败,贪污成风,朝廷内部派系林立,争权夺利,毫无朝纲可言。各地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战火纷飞,生灵涂炭。曾经辉煌的大陈朝,如今只剩下一地的狼藉。
我放下书,心中满是忧虑。这真是有点王朝末年,乱世将起的预兆,我总觉得少了点安全感。这个时代太危险了,我必须想办法自保,还要想办法搞到更多的钱。
“手上还有一百两银子,先从村里选点青壮人手悄组建一个护村队吧!”朔哥儿心中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