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瑶看此人自己并不认识,但观其衣着上品,气度又不凡,想来不是普通人。
这时,沐瑶身后的北四对她说道:“姑娘,这位是二皇子荣王,”北四说完,又上前给荣王见礼。
沐瑶只去过一次京城,并未见过荣王。
苏墨怕沐瑶在京城中无意间冲撞了哪位大人物,惹来麻烦。所以跟她讲了一些京城里的达官显贵,和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好在沐瑶记性好,苏墨说了许多,她竟然都记住了。
苏墨让她提防的几个人中,就有荣王——龙沐风。
龙沐风是永平帝的第二个儿子,其母妃虞采荷是在永平帝还是太子时被父皇赐的嫔妃。虞妃并没有显赫的家世,她五岁时就父母双亡,是被比他大四岁的哥哥虞凡一手带大的。虞凡在虞妃的心里那是亦父亦兄的存在。
虞凡靠着给人跑腿赚钱养活自己和妹妹,后来被太子遇见,看是个机灵的,就带回府里做了小厮。
西陵的皇子十岁就必须开府出去独自居住,最晚的也超不过十二岁,必须离宫。
因为西陵历代的君王活的年岁都不算太长,所以让他们早早的独立,也好大了后有所作为。
当时的龙溪才开府不到一年,正是用人之际。而虞凡也不负太子所望,入府不到一年就做了总管,把府里的大小事物处理的井井有条。
虞凡尽心尽力的为太子做事,深得帝后满意。在太子妃生下龙宇杰一年之后,就把虞凡的妹妹虞采荷,赐给太子做了嫔妃。
虞采荷长的只能称之为小家碧玉,但她的性格和善,不争不抢的,还善解人意。
龙溪也没亏待她,在她生下儿子龙沐风后,就被封为了虞妃。虽不在四大妃之列,但荣宠和赏赐也是不断的,使得她在两年间就为永平帝诞下了两个皇子。因为在生产第二个皇子时身子受损,之后就再也没有生育过。
苏墨比龙沐风大了一个多月,性格应该是最能合的来的。可苏墨和荣王却并没有过多的接触,他总觉得此人并非表面看上去的那般温文尔雅。所以荣王主动示好,想要结交他,他也不予理睬。反倒是对龙沐风一母同胞的亲弟弟肃王龙云轩颇有好感。
荣王也曾动过除去苏墨的念头,只因其有暗卫保护,再加上父皇也没有让他认祖归宗的意思,他就想静观其变。而苏墨本人也不喜官场的尔虞我诈,所以荣王就放弃了此念头。
若说龙沐风能知道苏墨的身世,这纯粹是偶然。龙沐风小时特喜欢到皇祖母的宫中玩耍。一次他在皇祖母宫中午睡醒来时,听到了父皇和皇祖母的对话。说什么朕对不起墨儿的娘亲,若朕早点将她接进京来,也许她现在还活着。墨儿也会叫我一声父皇的。
龙沐风这才知道苏墨也是父皇的儿子,只是养在了外面而已。从那以后,龙沐风只表面上对苏墨热络,暗地里却处处防着他。
再说沐瑶别说是见一个王爷,就是皇帝在这,她也不会胆怯的。沐瑶只微微弯身对荣王行了个福礼,就听二皇子龙沐风亲切的对她说:“沐郡主快快请起,本王来此拜见友人。听得手下人说沐郡主也来了此处,就想碰碰运气,尽尽地主之谊。没想到还真让本王碰到了,”说着荣王伸出右手虚扶了一下。
荣王本来做好了用手搀扶沐瑶的准备,以示他平易近人。再者又是在大街上,就是无意中碰到了沐瑶的衣袖,也会有人揣测他是看上了这丫头,想必就不会再有人敢惦记他看上的女人了。以后他再向父皇求得此女,想来父皇也定会同意的。万不可让沐瑶入了太子的眼。
永平帝有什么心思除了找皇后说,有时也会在虞妃的面前唠叨个几句。而虞妃是个极好的听众,从不反驳皇上的话。在皇上需要她的意见时,她也会说上两句无关社稷的话。既让人说不出她是干预朝政,又不是敷衍了事。因此深得永平帝的欢心,甚至对她比对身为贵妃的萧雨薇还要好。因此父皇想让沐瑶做皇家儿媳的打算只有太子和他知道。
虽说龙沐风十岁就封王出去开府了,但母妃宫里的大小事情他都了然于心。虞妃一有个头疼感冒的,他就日夜侍疾在侧。
龙沐风不但孝顺自己的母妃,就是对皇后和父皇其它的妃嫔也是极尽孝道。
龙沐风对他的皇兄和皇弟也都非常谦恭,友善。对他的弟弟龙云轩更是呵护有加。使得他的母妃经常在宫女太监面前夸他,不但孝顺长辈还疼爱幼弟。
这话自然也传到了皇帝耳中。永平帝对此不置可否,他更偏爱于自己那个看着有些呆板,胸无城府的四皇子龙云轩。龙云轩虽然到了开府的年龄却被父皇留在了宫中,准许他可以十六岁以后开府自立。这可是除了太子之外唯一可以留在宫里的皇子。
皇上的这一举动让虞妃有些看不懂了?这俩虽然都是自己亲生的,但是大儿子显然比小儿子更加优秀。怎么感觉皇帝更加喜欢小的呢?
虞妃想不明白就不再想,反正都是自己的孩子,只要他们兄弟俩都能平平安安的就好。幸好皇上早就立了太子,自己的两个孩子不会陷入皇储之争。虞妃这么想可别人未必也会这么想。
虞妃的哥哥虞凡在永平帝登基后,被封为了户部右侍郎。原本也有一些实权的,可在一次往边关督运粮草时,因贪功冒进不听副将的劝阻,致使数名兵丁滚落悬崖,粮草也因此损失了好几车。
永平帝念在他衷心为自己办事,又有虞妃的情分在。只剥了他右侍郎的官职,并没有降罪,还让他管理自己的几个私产。
虞凡也知自己闯了祸,对于永平帝没给自己治罪深记于心,更加卖力的为皇帝办事。虞凡不适合当官,但经商可是块好料。在他的经营下,竟然和苏墨为皇上经营的皇家作坊也差不了多少了。
荣王在舅舅被剥了官职后,也常去开解舅舅。说什么天家无亲情,让舅舅体谅父皇的苦衷。还说日后若自己得势必不会亏待舅舅,就是户部尚书舅舅也是做得的。
虞凡虽然没读过几天书,但他好歹经商多年,对于人心的险恶,还有人情世故他却是非常通透的。
再说哪个为官的又讨厌银子呢!虽说吃着朝廷的俸禄,但要想日子过的再好一点,那就只能想别的办法了。就是皇权也少不了银子的支持。所以虞凡这些年也积攒了不少人脉。
虞凡对于自己外甥话里的意思,自然是明白的。当今圣上早已立储,难道这个外甥还有别的想法不成。若成了,对他没多大的好处,他自己几斤几两还是清楚的。可若是失败了,灭九族可是少不了他的。
因此虞凡直接拒绝了荣王的拉拢,说:“荣王殿下,舅舅只是个普通人,能办皇上交给自己的差事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了,怎敢再有别的想法。如今太子殿下虽然年幼,但为人稳重,办事也得体,荣王殿下万不可有别的想法啊!”
虞凡也深知自己这个大外甥不似小外甥那般没有野心,可终归是自己最疼爱的妹妹生的孩子。于是虞凡苦口婆心的劝慰,让他不要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可荣王哪里是虞凡能劝动的。龙沐风几次看望舅舅无果后,以后除了年节就很少再登门了。
虞凡也乐的消停,只是在进宫探望妹妹时,告诫她一定要安守本分,不要动不该有的心思。
虞凡也知妹妹并无野心,只是怕她被荣王蛊惑做了错事,到时悔之晚矣。因为妹妹经常在自己面前夸大外甥孝顺懂事的,也难为妹妹在宫里待了这么多年心机还如此单纯。要不是她不争不抢的性子,又有帝后护着,恐怕妹妹的坟头草都有一人高了。
虞凡告诫自家妹妹的话,自然传到了永平帝的耳中,因此日后为虞凡一家免去了流放之苦,使得虞凡能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