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成父子俩到家时已经申时了。刘氏等的非常焦急,这怎么俩人上山还这么长时间没回啊?莫不成出什么事了吧?刘氏这一颗心是七上八下的,直到沐成父女俩进了屋心才落了地儿,看着这又是野兽又是药材的,着实吃惊不小,也难怪回来的这么晚了。
刘氏顾不得询问上山是否顺利,催促着爷俩快去洗手歇歇,自己赶紧做饭去了。
沐成和女儿在山上都垫巴了点儿东西,现在也不觉得饿,趁着天还没黑收拾起了带回来的东西。
沐成问女儿:“闺女,这头大野猪咱们是留着吃还是后天拿到镇上去卖了?沐瑶说:“爹爹,这野猪肉咱家还没吃过呢,听说比家养的好吃多了。咱们明天问问村里人有没有人买,要没人买就得拿镇上去卖了。猪太大咱们家自己吃怕是过了年都吃不完呢?”
刘氏一边做饭一边听着爷俩说话,听女儿说野猪太大就仔细瞅了几眼。“瑶瑶,这野猪还真不小,怕不是有三四百斤吧?这山上还有这么大的野猪哪?”刘氏说。
“娘亲,咱这山那么大,里面植物种类又那么多,有这么大的野猪也不足为奇!娘亲,还有俩好东西哪!”沐瑶的语气都带着喜悦。
沐瑶献宝似的把俩野兔拎到了娘亲的面前。刘氏看着这两只野兔,惊讶地说:“这兔子毛咋这么长啊?这要给你做个小毛氅一定很暖和!”刘氏最先想到的就是让女儿穿的暖暖的,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沐瑶对刘氏的话当然没意见,她也很喜欢这雪兔皮毛,“娘亲,雪兔肉也非常好吃!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对身体非常好呢!咱们都留着自己吃。”“好,娘亲都听瑶瑶的,”刘氏才不管女儿说的什么素什么酸的,反正女儿说好就是好。
沐成把野猪和雪兔都拖到了柴房,沐瑶把黄芪也清理干净了。这时灶房里也充满了饭菜的香味。刘氏的厨艺还是不错的,晚饭一家人吃的是非常高兴。
第二天早上沐成早早的起来就去了村长家,跟村长说明了来意。“好,大侄子,我一会儿就挨家挨户去问问,看有没有人家买。那你这野猪得多少钱一斤呐?”村长问。“叔,家猪三十二文一斤,我这野猪就四十文吧!都乡里乡亲的,总要便宜些的,”沐成说的这个价格家里面也都同意的。村长听了沐成的话,心里很高兴,这野猪要拿到镇上去,怎么着也能卖到五十文哪!这是照顾乡亲们哪!
村民们听说沐成家要杀野猪,猪肉还贱卖给他们,都很感激。有人早早的吃过饭就去沐家帮忙了。吴大壮第一个到的沐家,他到的时候刘氏都烧好了一大锅开水。吴大壮以前在镇上给人家卖过肉,剁肉很在行,哪块的肉都能给你整的明明白白的,所以沐成昨晚就去请他来帮工了。
吴大壮自带的杀猪工具,和沐家三人合力把野猪抬到了灶台上。刮毛刀在吴大壮手中上下翻飞,没多久,大案板上就出现了一头光溜溜的黑猪。
几人又把猪移到了地上的大长条矮桌上。这桌子也是吴大壮背来的,因为沐家的小饭桌太小,不方便在上面分割猪肉。由于猪死的时间长,没放出多点血来。
这时,牛二和媳妇张芳,还有王河媳妇李玉玲也都过来帮忙了,张氏和李氏她俩平时和刘氏关系都不错。怕刘氏家盆子不够用,还把自家的大盆给拿了来。
要说吴大壮的手艺是真不错,不过半个时辰猪肉就被分割好了。猪头猪爪都放在了一个大盆里。
这世代的人很少有吃猪下水的,倒不是嫌脏,就是做出来总有股臭臭的味道,难以入口,白白糟蹋了油盐,久了就没有人再做了。可沐瑶前世是最爱吃这个的,溜肥肠一直是她的最爱,所以她一早就叮嘱吴叔叔把下水留着了。
买肉的乡亲们也陆续的上门了。平时村民们买肉都得到镇上去买,还得付车费,今儿个家门口就有,价格还不贵,但凡日子不是太难过的,都来称肉了。你一斤我二斤的,条件好的都称了五六斤肉呢!野猪肉可不是总有的,据说小孩子吃能长大个的,而且天冷也能冻住了,可以放好多天呢。
猪肉卖了一多半,剩下的刘氏割了几块肥瘦相宜的准备一会儿午饭用。有张氏和李氏的帮忙,饭菜都张罗的差不多了。
在沐瑶的指导下吴大壮把下水也都处理好了,这回再闻还真就没有多大的味儿了。
菜都做好了,刘氏又把村长和肖郎中请了来。这几年家里有事可没少麻烦人家。
人多分两桌坐,牛二又把自家的地桌也搬了来。女人和孩子在炕上那桌,男人都在地桌上吃。
每桌都八个菜,五荤三素,大海碗都装的满满的。有刘氏她们做的红烧肉,扣肉,肉炖白菜,煎鸡蛋,肉炖榛蘑,还有沐瑶做的爆炒猪肝,溜肥肠,干煸肺子。
菜刚一上桌,这香味儿就直往鼻子里钻。牛二家比较讲究吃,做的菜不说色香味俱全,但也比只求饱腹的人家强多了。牛二鼻子动了动,这香味儿中还夹杂着一种特殊的味道,有点刺鼻但是还想闻。牛二顾不得别人还没动筷先夹了一块肥肠放到了嘴里,细细的咀嚼。牛二的眼睛慢慢的亮了,又一筷子向肥肠伸去。
其他人看牛二这个表情,也顾不得客套了,纷纷把手里的筷子戳向了沐瑶做的那几道菜。转瞬间,就有三个海碗空了。酒还都没喝几口呢,也多亏还有好几个菜呢!
刘氏把热腾腾的馒头和米饭也端上了桌。馒头是刘氏昨晚就蒸出来,今儿个又馏了一下。
炕上的女人们吃相还是比较斯文的,她们不喝酒,边吃边夸沐瑶做的菜实在太好吃了,她们以后也这么做。孩子们好久不曾吃到这么香的饭菜了,那小嘴啊一个个的都塞的满满登登的。
沐瑶没敢放太多水辣草叶,怕孩子们受不了。结果是两桌的猪杂倒是先吃完的,沐瑶又把原本打算明早吃的那碗猪杂也端上了桌。
人们吃的酒足饭饱,八个海碗也都底朝了天。他们走时刘氏又给他们每家割了块肉,少说得有二三斤。人们自然对他们非常感激。牛二性子直爽又朝沐成要了块肥肠,乐颠颠的和媳妇孩子回去了。
沐瑶做的猪杂很快传遍了小南村。以后但凡有人家杀猪的,猪杂都留着吃再也没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