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本病论篇》(一)
小岳:哟,老孙,好久不见呐!最近忙啥大买卖呢?
老孙:嗐,小岳,哪有什么大买卖,我就瞎鼓捣,没事研究研究中医古籍,涨涨见识。
小岳:中医古籍?这可太有讲究了!您研究的是哪一部啊?
老孙:我最近一门心思扑在《本病论篇》上呢,这里面的学问深不见底。
小岳:《本病论篇》?没听过啊,这讲的是啥呀?不会是讲怎么治病的吧?
老孙:这《本病论篇》主要探讨天地变化、阴阳五行和人体疾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老祖宗的智慧全在里头。
小岳:您听听,一上来就给我整懵了。这天变、阴阳啥的,和咱生病能有啥关系?
老孙:可太有关系啦!你看自然界有 风、寒、暑、湿、燥、火 这六种气候变化,正常情况下,它们滋养万物,可要是太过了或者来得不是时候,就变成致病的邪气了。
小岳:还有这说法?您快给我讲讲,举个例子呗。
老孙:就说春天吧,按道理天气该暖和起来了,结果突然来个倒春寒,冷得不像话,好多人这时候就容易感冒生病,这就是寒邪太厉害了。
小岳:哟,还真是!我春天就老感冒。那这又和阴阳五行有啥关系呢?
老孙:这关系可大了去了!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它们相生相克。人体的五脏六腑也对应着五行,一旦五行失调,身体就出毛病。
小岳:越说越玄乎了,这五行咋和五脏六腑对应的呀?
老孙: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打个比方,肝是木,木克土,要是肝气太旺,就容易影响到脾,人就可能消化不良。
小岳:好家伙,这么复杂呐!照您这么说,咱平时真得多留意天气变化,别让邪气找上门。
老孙:那可不,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都是宝贵经验,咱好好研究,对养生保健用处可大了。
聊聊《本病论篇》(二)
小岳:老孙呐,上次听你讲完《本病论篇》里天地变化、阴阳五行和生病的关系,我回去想了好几天,脑袋都快想破了。
老孙:哈哈哈,这中医的学问深着呢,一时半会儿理解不透很正常。今天我再给你讲讲《本病论篇》里关于五运六气的知识。
小岳:五运六气?这又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听起来就很厉害。
老孙:这五运呢,就是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行;六气就是前面说过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化。它们相互作用,对一年的气候变化和人体健康影响可大了。
小岳:这怎么个影响法呢?你快给我说道说道。
老孙:比如说,每一年都有它对应的五运和六气。如果这一年是木运太过,风气就会偏盛。风多了,人体的肝就容易受影响,因为肝在五行里属木,同气相求嘛。
小岳:同气相求?这词儿有意思,是说风多了,肝就跟风凑一块儿去了?
老孙:你这理解有点意思,但不准确。就是外界风气过盛,和人体肝木之气呼应上了,这时候人就容易得和肝相关的疾病,像头晕目眩、胁肋胀痛之类的。
小岳:哎呀,还真挺复杂。那这六气呢,又是怎么影响的?
老孙:就说这火吧,要是火之气太过,天气就会特别炎热,人容易上火,出现口舌生疮、心烦失眠的症状。因为心在五行里属火,火太旺就容易扰动心神。
小岳:我好像有点明白了,这五运六气就像大自然的“指挥棒”,指挥着天气变化,也影响着我们身体的健康。
老孙:你还真说到点子上了!所以老祖宗就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来推断疾病的发生和流行趋势,提前预防和治疗。
小岳:太神奇了!看来这老祖宗的智慧,咱真得好好学习学习。以后我得多跟你请教请教这《本病论篇》。
老孙:没问题,这中医知识啊,聊聊《本病论篇》(三)
小岳:老孙呐,上次听你讲五运六气,好家伙,脑袋里像开了个小宇宙,知识全爆炸了。今天又准备给我讲点啥“干货”?
老孙:今天咱聊聊《本病论篇》里提到的“气交”,这可是中医里很关键的概念。
小岳:气交?这是啥呀?是两个气在打架吗?
老孙:你这想象力可真丰富!气交可不是气打架,它指的是天地之气相互交汇的地方,也就是咱们人类生活的这个空间。 天有六气,地有五行,天地之气在这气交之处相互作用。
小岳:天地之气在咱们生活的地方相互作用?这和我们健康有啥关系呢?
老孙:关系大着呢!你想想,咱们生活在这个气交之中,外界的气候变化、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到我们身体里的气。如果天地之气正常交流,那咱们也舒坦;要是不正常,人就容易生病。
小岳:这怎么个不正常法?快给我讲讲。
老孙:比如说,按照时节,秋天应该是天气凉爽、秋高气爽的。但要是这时候天地之气乱了套,该降的气不降,反而出现闷热潮湿的天气,就像秋天过出了夏天的感觉,这就不正常了。
小岳:是,有时候秋天确实会反常,那然后呢?
老孙:这样一来,人体的肺气就容易受到影响。肺主肃降,喜欢清爽的环境,这反常的闷热潮湿,就会让肺的肃降功能失常,人就可能咳嗽、气喘。
小岳:原来如此,那要是气交正常,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好处呢?
老孙:气交正常,人体的气机也能顺畅运行。就像道路畅通无阻,身体的营养物质能顺利输送到各个器官,代谢废物也能及时排出,人自然就健康少病啦。
小岳:这中医理论,从天地讲到人,环环相扣,太神奇了。看来以后我得多多关注天气变化,保护好自己身体里的气。
老孙:对喽,懂得顺应天地之气,那就是掌握了养生的窍门。越学越有意思,包你学了还想学。
聊聊《本病论篇》(四)
小岳:老孙,我算是发现了,这《本病论篇》里到处都是学问,上次讲的气交,我回去想了好久。今天又有啥新知识要传授?
老孙:今天咱讲讲《本病论篇》里关于“正邪”的事儿,这和咱们平时生病、健康可息息相关。
小岳:正邪?是像武侠小说里,正派和反派打架那种吗?
老孙:你呀,就知道武侠小说。这里的正邪指的是正气和邪气。正气就是咱们身体自身的抵抗力,能保护身体不生病;邪气就是那些让人生病的因素,像前面说的风、寒、暑、湿、燥、火,太过了就成邪气了。
小岳:哦,这么个正邪啊。那正气和邪气怎么“打架”呢?
老孙:当人体正气充足的时候,就像城墙坚固的城堡,邪气很难攻进来,人也就不容易生病。但要是正气不足,城墙就有了漏洞,邪气就会乘虚而入。
小岳:那这正气怎么就不足了呢?我平时感觉自己身体还挺棒的。
老孙:生活里很多事儿都会损耗正气,比如过度劳累,熬夜追剧、玩游戏,或者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挑食偏食,这些都会让正气越来越弱。
小岳:哎呀,你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我就老熬夜,有时候还暴饮暴食。那邪气进来了,人会咋样?
老孙:邪气入侵,身体就会出现各种症状。要是风邪入侵,可能会出现头痛、皮肤瘙痒;寒邪入侵,人就容易怕冷、关节疼痛。
小岳:这么严重啊!那怎么才能让正气变强,把邪气赶跑呢?
老孙:这方法可不少,首先要作息规律,早睡早起;饮食上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还要适当运动,像散步、打太极拳。这样正气足了,就能把邪气拒之门外。
小岳:得嘞,我回去就调整作息,好好吃饭,加强锻炼。这《本病论篇》里的知识太实用了,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
老孙:没错,这些养生知识可是老祖宗的智慧结晶,多学学,准没错。
聊聊《本病论篇》(五)
小岳:老孙,最近我可把您之前讲的正气、邪气这些知识牢牢记在心里了,还跟我身边朋友到处讲呢!
老孙:哟,那感情好啊!看来你对这《本病论篇》是真上心了。今天咱再聊聊里头关于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理念。
小岳:疾病预防和治疗?这我可得好好听听,谁还没个头疼脑热的时候呢。
老孙:《本病论篇》里特别强调“治未病”,就是还没生病的时候就预防起来,别等病来了再着急。
小岳:这道理我懂,可怎么预防呢?是不是就是像您之前说的,养正气、避邪气?
老孙:对喽,这是一方面。还有就是要顺应天时,根据季节变化调整生活方式。就像春天阳气上升,咱们就该早睡早起,多出去走走,让身体的阳气也跟着升发。
小岳:这还挺有讲究,那夏天呢?夏天热得不行,怎么顺应天时啊?
老孙:夏天阳气最盛,要注意防暑降温,但也别贪凉。适当出汗能排出体内湿气,可要是老待在空调屋里,一点汗不出,反而对身体不好。
小岳:确实,我一到夏天就老吹空调,有时候还真感觉不舒服。那生病之后怎么治疗呢?
老孙:治疗讲究的是辨证论治。中医会根据病人的症状、舌象、脉象这些,判断是哪种邪气入侵,正气虚实如何,然后再对症下药。
小岳:这听起来比西医复杂多了,西医一般就是看症状,然后吃药、打针。
老孙:中医和西医的理念不太一样。中医更注重整体调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说你着凉感冒了,中医可能不仅给你开治感冒的药,还会调理你的脾胃,增强正气,这样病好得也彻底,还不容易反复。
小岳:这么神奇啊!看来这中医的学问,我还得跟着您好好学。以后我得多了解了解自己的身体,按照老祖宗的方法养生。
老孙:没问题,咱们一起把这老祖宗的智慧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受益。
聊聊《本病论篇》(尾)
小岳:老孙呐,这段时间听你讲《本病论篇》,我可算是开了窍,原来老祖宗留下这么多养生治病的宝贝知识。
老孙:是呀,中医经典里的智慧无穷无尽,《本病论篇》不过是冰山一角。
小岳:不过我有时候也犯愁,这么多知识,我怎么才能都记住、用好呢?
老孙:这学习中医急不得,得慢慢来。平时多看看相关的书,结合生活里的例子去琢磨,多实践。比如观察自己和家人朋友的身体变化,试着用学到的知识去分析。
小岳:你说得对。我打算把这些知识分享给更多人,让大家都重视养生保健。
老孙:那太好了!现在很多人生活习惯不健康,多了解中医知识,能让大家少生病,生活更健康。
小岳:但是有些人可能觉得中医理论太复杂,不好接受,这可咋办?
老孙:咱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就像咱们俩这样聊天,把复杂的道理简单化。大家一听就懂,慢慢就感兴趣了。
小岳:行嘞!以后我就多跟大家唠唠这些中医知识。说不定还能帮到不少人呢!
老孙:对,咱们一起努力,把中医知识传播出去,让更多人受益于老祖宗的智慧 ,这也算是传承传统文化啦!的智慧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