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病能论
逗: 小岳 捧: 老孙
小岳:各位朋友,今天咱聊点厉害的,《病能论》,中医经典里的宝贝,老祖宗留下的智慧,那叫一个绝!
老孙:哟呵,小岳,你对这还有研究?那可得好好听你讲讲!
胃脘痈
小岳:老孙,你知道咋诊断胃脘痈不?
老孙:我还真不清楚,你快给我说道说道。
小岳:嘿!当年黄帝就问岐伯这个事儿,岐伯说,得诊胃脉。胃脉要是沉细,那就是气逆,气一逆,人迎脉就盛,这热聚在胃口,就发胃脘痈啦!
老孙:嚯!这听起来还挺玄乎,没想到诊个脉这么多门道!
卧不安
小岳:再跟你唠唠,为啥有的人躺着就是睡不着觉,卧不安呢?
老孙:这我也好奇,为啥呀?
小岳:黄帝也问岐伯了,岐伯讲,要么是五脏有所伤,要么是精神有所系,这俩问题不解决,你就别想睡安稳喽!
老孙:嘿,还真是,有时候心里事儿多了,确实睡不着。
不能偃卧
小岳:还有还有,有的人不能仰卧,你琢磨过为啥不?
老孙:我还真没琢磨过,这又有啥说法?
小岳:岐伯说了,肺就好比脏腑的盖子,肺气要是太盛,络脉就胀大,人就不能仰卧啦!这在《奇恒阴阳》里都有记载呢!
老孙:好家伙,原来肺还有这影响!
腰痛
小岳:说到病,有一种厥病,右脉沉紧,左脉浮迟,你猜猜这病在哪?
老孙:我哪猜得着啊,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吧!
小岳:冬天诊脉的时候,右脉沉紧是正常的,可左脉浮迟就逆四时了,这病在肾,跟肺也有关系,还会腰痛,因为少阴脉贯肾络肺!
老孙:这中医的脉诊太神了,我都听晕了。
颈痈
小岳:你说怪不怪,同样是颈痈,用砭石或者针灸都能治好。
老孙:是啊,这怎么回事儿呢?
小岳:黄帝也纳闷儿,就问岐伯,岐伯说,这病名儿虽然一样,可类型不一样。气滞为主就适合针灸,气滞血瘀为主就适合砭石,这就叫同病异治!
老孙:嘿,长见识了,中医真有讲究!
怒狂
小岳:再给你讲讲怒狂病,你知道是咋回事儿不?
老孙:不太明白,你快给我讲讲。
小岳:这是阳气过盛,阳气被抑制不能宣泄导致的,病名叫阳厥。阳明经经常动,太阳、少阳经平时不跳的地方突然大跳快跳,这就是阳厥要发作的征兆。治这病,得先减少饮食,再服生铁落饮。
老孙:这病和治法都挺奇特,真没想到!
酒风
小岳:还有个酒风病,身体发热、四肢怠惰、汗出如浴、怕风少气,你知道这是啥病不?
老孙:我哪知道啊,你别绕圈子了。
小岳:这就是酒风病!治这病也有办法,用泽泻、白术各十分,麋衔五分,研成末饭前服三指撮。
老孙:嘿,这方子记下来,说不定以后有用。
脉象与古医书
小岳:中医里脉象可重要了,沉细、坚、大这些脉象都有不同说法。
老孙:是,脉象学问可深了。
小岳:还有《上经》《下经》《金匮》《揆度》《奇恒》这些古医书,分别讲人与自然界关系、病理变化、疾病诊断判断死生、脉诊推断病情、特殊疾病,那研究价值可太大啦!
老孙:没错,老祖宗的东西,咱真得好好学习!
小岳:各位瞧瞧,这《病能论》里讲的这些内容,只是中医知识的一部分,还有老多老多有意思又有价值的东西等着咱去挖掘呢!
老孙:是啊,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智慧,可不能在咱们这儿断了!
小岳:以后啊,我得多钻研钻研,也给大伙多念叨念叨,让更多人了解中医的魅力!
老孙:行嘞,就盼着你多讲讲,让咱这中医文化啊,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