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运输机在云层上方平稳飞行,机舱内灯光昏暗。林昭靠在舱壁上,闭目养神。手腕上的纹身已经不再灼痛,但每当飞机遇到气流轻微颠簸时,皮肤下仍会传来隐约的刺痛感,像是某种微弱的电流通过。
吴邪坐在对面,正翻看从军事基地带出来的资料。胖子靠在他肩上打盹,手里还攥着半块压缩饼干。黑瞎子在机舱尾部调试通讯设备,墨镜反射着屏幕的蓝光。
张起灵坐在林昭旁边,黑金古刀横放在膝上。他闭着眼睛,但林昭知道他没睡——他的呼吸太轻了,轻得几乎不存在。
\"还有二十分钟降落。\"飞行员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目的地天气良好,能见度十公里。\"
林昭睁开眼,看向舷窗外。云层下方是连绵的群山,墨绿色的森林像海浪一样起伏。这里是滇缅边境,第二处坐标指向的方位——一个在地图上没有任何标记的山谷。
\"根据卫星图像,目标区域有近期人为活动痕迹。\"吴邪递过平板电脑,\"热成像显示地下有大型空间。\"
屏幕上,一片原始森林中央突兀地出现了一块规整的长方形热源,像是某种地下设施的顶部。林昭放大图像,发现边缘处有几个移动的小点——人影。
\"至少二十人。\"黑瞎子不知何时走了过来,\"巡逻队形,专业级。\"
张起灵终于睁开眼睛,目光落在那些移动的热源上:\"不是'基金会'的人。\"
\"你怎么知道?\"吴邪问。
\"队形太松散。\"张起灵淡淡道,\"专业雇佣兵不会这么走位。\"
林昭若有所思。如果不是\"基金会\"的人,那会是谁?军方?还是另一股势力?
飞机开始下降,失重感让胖子的饼干掉在了地上。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到了?\"
\"准备降落。\"林昭站起身,检查装备。手枪、匕首、急救包、信号弹......每一样都确认无误。最后,她的手指拂过战术腰带内侧的小口袋——那里藏着母亲留下的存储卡。
运输机降落在一条隐蔽的野战跑道上。舱门打开,湿热的风裹挟着草木气息扑面而来。远处停着两辆迷彩吉普,车旁站着两个穿便装的男子,看到他们后抬手敬了个军礼。
\"林将军安排的接应。\"黑瞎子低声道,\"左边那个是西南军区特种大队的,我见过。\"
林昭点点头,率先走下舷梯。接应人员没有寒暄,直接递给他们每人一个背包:\"里面有当地服装、现金和备用通讯器。目标地点在西北方向十五公里处,车只能送到十公里点。\"
吉普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前行。林昭坐在副驾驶,看着窗外逐渐浓密的树影。阳光被层层叠叠的树叶过滤,在车内投下不断变幻的光斑。
\"最近有陌生人进山吗?\"她问司机。
司机是个皮肤黝黑的当地人,说话带着浓重的口音:\"上周有支'科考队',带着很多箱子。昨天又来了几个外国人,说是摄影师。\"
\"摄影师?\"吴邪在后座挑眉。
\"嗯,扛着长镜头,但......\"司机犹豫了一下,\"镜头盖从来没摘下来过。\"
黑瞎子轻笑一声:\"监视组。\"
车子最终停在一片竹林边缘。司机指着前方隐约可见的小路:\"顺着这条采药人的路走五公里,就是你们要找的山谷。再往前太显眼,我只能送到这儿。\"
五人换上当地人的粗布衣服,将武器藏在背包底部。林昭用头巾包住头发,只露出一双眼睛。张起灵戴上草帽,瞬间变成了一个不起眼的山民。
\"保持通讯静默。\"林昭检查着耳机,\"每半小时确认一次位置。\"
他们排成一列钻进竹林。阳光被茂密的竹叶切割成细碎的金线,照在地上厚厚的落叶层上。空气中弥漫着竹香和泥土的腥气,偶尔有鸟叫声从头顶掠过。
走了约莫三公里,张起灵突然抬手示意停下。他蹲下身,拨开一片落叶——地上有个新鲜的脚印,军靴底纹,但比常规尺寸小很多。
\"女性。\"林昭轻声道,\"或者青少年。\"
黑瞎子在前方又发现了几个脚印,组成一条清晰的路径,与他们前进的方向呈三十度夹角。
\"侦察兵。\"张起灵判断,\"两小时前经过。\"
吴邪皱眉:\"不是'基金会'的风格,他们不会用这么明显的足迹。\"
林昭突然有种奇怪的预感。她拿出平板调出卫星图,将发现脚印的位置做了标记,然后连向山谷——形成一条完美的截击路线。
\"有人和我们目标一致。\"她低声道,\"而且提前埋伏好了。\"
胖子挠挠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更像是第三方势力。\"黑瞎子调整了下墨镜,\"这下热闹了。\"
张起灵已经起身,目光投向竹林深处:\"继续前进,提高警惕。\"
林昭跟上他的步伐,手指无意识地碰了碰腰间的手枪。竹林的阴影中,仿佛有无数双眼睛正注视着他们。这片看似平静的山林,正在酝酿一场未知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