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读者留言,懒得转述,直接看原文:
“炼魂老师晚上好!(角色召唤已刷)个人情况介绍
父母离异,我和母亲在重庆生活,无产工薪阶层。
父亲以前炒股亏了钱,家庭条件拮据,但母亲一直支持我
我现在高三,还有八十天高考,目前成绩能上一本,但我不太在意学历,一心只想搞钱。
高考后的规划
短期规划(起号阶段)
高考结束后打算录制 vlog ,人设为之前富二代倒欠三百万的故事,很有戏剧性。
起号时先录摆摊卖花、卖小吃等内容,穿抽象衣服(如龙袍皇帝装、旺仔紧身衣)吸引眼球,还养了只很乖的鹦鹉,在肩上不会乱飞,也能增加吸引力。
度过起号阶段后,转战电商。
《演员的自我修养》和《编剧的艺术》3老师你之前说过的吸引力法则,我也去了解过,看完了《秘密》,问题就是如果我完全代入这个负债人设,有违吸引力法则,二者我该如何兼顾呢?”
可以也非常好,你学习成绩也还挺好。
高考后的这个规划也比较落地,在落地的范围内非常的大胆,有一股创业者的草莽之力。
文字看起来比较有脑子。
形势逼人啊,你爸股票亏掉,逼你不得不拥有超越同龄人的清醒。
你可以去关注关注一些,最近比较火的摆摊的那些账号。
像是有个最新起号的,叫做打工没人要的小高,他就是骑着个电动车整天去摆摊。
他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的,然后找不到工作。
要不就送外卖,要不就摆摊,然后拍vlog,也不露脸。
直接胸前挂一个vlog专用相机,第一人称视角,记录生活。
有一种在玩单机游戏的感觉,给观众。
至于相机的选购去看看那些专业的摄像博主,看他们的推荐,应该不同价位也有不同的推荐。
反正尽量多研究研究,别买的时候太仓促踩坑。
如果暂时预算不够的话,可以看看有没有那种把手机挂胸前的支架。
打工没人要的小高,2025年2月5号才刚满10万粉,也就过了一个多月,现在是25.9万粉。
像他接下来就完全不需要打工了,因为他有这个账号,和这个能力,完全就是自己做老板了嘛。
他摆摊挣一份,拍视频挣一份,到时候带点货挂点车,收个徒弟做个知识付费,每一次有新的小吃,他再学一个再出去摆摊,以后什么火卖什么,什么火摆什么地摊,这不就源源不断的有流量了嘛。
像那种摆套圈摊的,背后都有套路,上次不是有个博主去挑战套玛莎拉蒂,套到后来手都伤筋了,花了七八千,屁都没捞起来。
无非这种成本比较大,后期有资本了可以干。
所以就是摆摊这么一件事,其实里头门道都可以这么深。
各行各业其实只要你愿意研究,一定还是都有出路的。
但自媒体都可以嫁接在各行各业上,所以自媒体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是任何行业的放大器。
这个对标账号非常值得借鉴,而且你能把他的这种感觉抄出来的话,其实压根也不需要去搞奇装异服,包括鹦鹉啊,你就让它好好在家歇着吧,没必要拖家带口出来打工,本来你一个人出摊,万一遇到什么城管啥的,逃跑挺容易,别鹦鹉落他们手里了,你不得不掉头回来救他。
还是那句话就是,套路,尽可能先抄已经做出来的,并且是最近红的那种,像这个打工没人要的小高,我觉得就非常适合你去抄。
摆摊加vlog,和你的想法一模一样,无非你们的人设故事不一样。
而且他这种是第一人称视角的,其实只需要把机位在胸前架好,然后你就可以真的放开手,专注于摆摊。
否则的话,你可能会手忙脚乱,又要摆摊,又要去和镜头面对面互动,这个时候脑子不一定转得过来,尤其是摊位上人多的话,你没准摆摊算钱还算错了,摊位上如果人太少的话呢,这也没啥人,没有效素材,白拍。
这个东西,还是第一人称视角会比较好一点。
然后第2个可以参考的账号,就是那个吐刀乐。
就是那个词汇量比小学生还差的那个人,在美国街头直接拿着自己手里的义乌小商品。
在那two dollar two dollar就只会重复这一句话,就像弱智一样,复读机一样,但是他的视频就是有人看,非常有流量,已经成为知名热梗了。
虽然他在国外肯定会额外的拥有一些流量,但是他已经做红了。
所以你模仿他的套路肯定会蹭到一点流,你也可以做这种街头人体移动摊位。
然后就直接推销这些义乌小商品,或者在校门口可以去推销这种小玩具,也可以做一些营销游戏,就比方说石头剪刀布,三局两胜,输的话直接送给你。
赢的话呢,你给他价格稍微往上翻一翻,毕竟是一个对赌嘛,大多数人还是有赌性的,否则赌也不至于这么容易上瘾。
也可以原价卖,也可以选择游戏卖,这样子的话就有更多的选择。
有一定的对赌性的话,会让人提起了一股胜负欲。
游戏的趣味性,会让人想要参与,因为是个人都喜欢有趣的东西。
可以搜一搜那种网上石头剪刀布最高胜率的一些套路,尽可能的就是选择一些本身成本价就不高的东西去做这些营销活动,比方说一块钱以下成本价的,可以用这种营销活动。
可以去搜一搜这种石头剪刀布输了白送,肯定有一堆不同的人在做这种营销的玩法,可以去学习学习他们的套路,到底怎么做这种营销游戏才能稳赚,永远向高手学习,直接去学他们已经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
术业有专攻,我只能给你指个方向,具体的深入研究,得你自己去摸了。
总结一下,去看打工没人要小高和秃刀了,这两个目前是我刷到过摆摊这一块,比较优质的账号值得学习一下,如果你真的要走这条路的话,肯定对你有帮助。
至于你说的奇装异服和鹦鹉这些,创意是好的,只不过因为实操的过程中呢,一个你这种摊子铺的太开,你需要很多的设备,你要去搞这个支架。
然后你自己需要露脸,你自己需要表演,你需要和镜头互动,你又要去兼顾你的摊位,你又要兼顾,你在现实中的这个工作这个时候就比较累,而且这个时候一旦万一没有什么生意,没有什么节目效果的话,他就会显的很尬。
想象当中呢,是非常美好有创意的样子,但这种落地起来,说实话可能会吃力不讨好,尽可能还是模仿已经成功的套路,少走一些弯路。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一点不就好了吗?重点是那个结果。
所以摆摊vlog之类的,我觉得还是第一人称视角,对你自己也减少负担,而且你可以手出镜,你可以声音出镜,其实也是你个人的特质,拥有你个人的辨识度。
将来后期也可以转你真人出镜也没关系,大家可能已经熟悉你的声音和你的手,也是一种熟悉感
所以vlog先第一人称视角会比较好。
至于你富二代负债300万,求翻身这个人设可以的。
你可以到时候,直播的标题就是这个,每一条短视频开头就是这句话,你这个系列就叫富二代负债300万求翻身。
这感觉就跟富豪谷地求翻身一样,就好像一个节目的标题。
可能这个就是你将来在江湖上的称号,只要你持续的做,把这个招牌打响,反复的给这个市场洗脑,给观众洗脑。
至于你说相信负债人设是有违吸引力法则,这个其实我认为不矛盾。
负债者内心通常会有哪种感受?
无非就是两种,要么就是tmd我负债了,老子不干了,老子不活了,然后直接窗户外面跳出去。
要么就是tmd老子负债了,我一定要翻身,我一定要将来十倍百倍的赚回来。
正常来说,是不是就这俩极端?
所以你只要保证自己不从窗户外面跳出去,那你这个负债者,其实内心欲望就是想翻身,其实和想致富是一个道理,就这么简单。
只要你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是想致富的,其实你就是在吸引财富。
就像有些人嘴上说我从来不碰钱,我对钱不感兴趣,tmd自己在富豪排行榜上多少年了?
对不对?有些东西就是表演给外人看的,自己的内心骗不了自己,自己的结果是内心的反射。
刻在你心底的秘密是成为富豪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