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悯贤身披染血的战甲,迈着沉重的步伐返回营帐。刚一踏入,暖烘烘的热气裹挟着昏暗摇曳的烛光扑面而来。他的副将早已候在营帐内,见他进来,赶忙递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将军,您可算回来了,快喝口热茶暖暖身子。”苏悯贤微微点头致谢,接过茶杯一饮而尽,滚烫的茶水顺着喉咙而下,稍稍驱散了他满身的寒意与疲惫。
他拖着沉重的身躯,缓缓踱步至巨大的沙盘前。沙盘上,代表双方势力的小旗星罗棋布。苏悯贤眉头紧锁,双眼紧紧盯着沙盘,陷入了沉思。初战告捷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可敌军主力尚存,实力依旧不容小觑。回想起战场上敌军骑兵风驰电掣的身影和凶悍凌厉的攻击,苏悯贤深知,想要彻底击败敌军,必须智取。
此次交锋,苏悯贤摸清了敌军擅长速战速决和骑兵突袭的战术特点,也察觉到他们在地形复杂区域机动性受限的弱点。沉思良久,苏悯贤抬手缓缓拔下代表敌军的小旗,沿着山谷、河流等地形标识轻轻移动,模拟敌军的行动路径。随后,他又将己方小旗重新布局,对身旁专注观察的副将说道:“敌军骑兵厉害,平原作战对我们不利。我们要把战场引到山林地带,那里地势崎岖,能限制他们骑兵的发挥。”副将微微点头,目光始终紧紧跟随着苏悯贤的动作。
为进一步削弱敌军优势,苏悯贤决定加强防御工事建设。他立刻召集士兵,详细部署任务。一部分士兵被派往山林要道挖掘陷阱,他们先用锄头奋力刨开坚硬的土地,再将尖锐的木桩一根根深埋其中,最后仔细地用枝叶覆盖伪装,不留一丝痕迹;另一部分士兵则在山口设置拒马,他们齐心协力将粗重的圆木拖到指定位置,再用锤子将锋利的铁钉砸进圆木,制成一道道坚固的防线,阻挡敌军骑兵的冲锋。同时,苏悯贤还组织了一支由熟悉地形的当地猎户组成的侦察小队。这些猎户自幼在山林间长大,对周边地形了如指掌。苏悯贤亲自找到他们,诚恳地说道:“乡亲们,如今国家有难,需要你们的帮助。希望你们能发挥熟悉地形的优势,帮我们监视敌军动向,一旦有风吹草动,立刻传回情报。”猎户们纷纷点头,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忠诚。
在兵力调配方面,苏悯贤将军队分成三个部分。前锋部队由精锐步兵组成,他们手持长枪,身佩盾牌,步伐整齐有力。苏悯贤亲自来到前锋部队,对士兵们说道:“你们的任务至关重要,要正面吸引敌军,诱敌深入,但千万要注意自身安全。”士兵们齐声应和,眼神中透着坚毅;两翼安排了机动性较强的轻骑兵,他们骑在矫健的战马上,身姿挺拔。苏悯贤对轻骑兵将领叮嘱道:“待敌军进入伏击圈,你们要迅速从两侧包抄,切断他们的退路,切勿让一个敌人逃脱。”将领领命而去;主力部队由重装步兵和弓箭手组成,他们隐藏在山林深处,严阵以待。重装步兵身披厚重铠甲,手持长刀,弓箭手则身背强弓,箭壶满满。苏悯贤向主力部队强调:“你们是我们的王牌,待敌军进入包围圈,一定要给予致命一击,万不可掉以轻心。”
一切部署妥当后,苏悯贤仍不放心,他亲自带领将领们前往预定战场勘察。山林中,落叶堆积,寂静幽深,偶尔传来几声鸟鸣,更添几分静谧。苏悯贤一边走,一边向将领们详细讲解作战计划,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指着一处陡峭的山坡说:“这里是敌军的必经之路,我们要在这里设下伏兵,等敌军进入射程,弓箭手万箭齐发,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将领们认真聆听,不时提出疑问和建议,苏悯贤一一耐心解答。
回到营地,苏悯贤又召集士兵们训话。他站在高台之上,目光坚定地扫视着台下的士兵,大声说道:“将士们,初战的胜利只是开始,真正的战斗还在后面。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严格按照计划行事。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将侵略者赶出我们的土地!”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士气高涨到了极点。
此时,侦察小队传来消息,敌军正在集结兵力,似乎有再次进攻的迹象。苏悯贤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他知道,一场更加激烈的战斗即将来临,而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