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父对于齐浩的心意很是满意,但红糖他是打定主意不收的。
“医生给开了点黄豆和骨头,红糖还是留给你老婆。”李父摇摇头,拒绝的意味十分明显。
这话乍一听没头没尾的,再加上李父说话的语调又平淡,没什么起伏,与之不相熟的人说不定都会觉得李父这话贬义居多。
但齐浩作为李父的大徒弟,相处久了也就知道李父这个人的说话习惯。
因此这句话在进入他耳朵前,就已经自动转化成了“医生已经给天佑开了点黄豆和骨头,足够他补身子了,你老婆也快生了,这年头买点红糖也不容易,还是留着给她坐月子的时候补补。”
齐浩立时也明白了李父的意思,红糖无论如何他是不会收下的。
眼珠子一转,脑袋瓜子开始快速转动起来,红糖不收,那鸡蛋总得收下了,等晚上他直接送到李家,放下鸡蛋就走,主打一个先斩后奏。
打定主意的齐浩也不和李父在红糖这个问题上犟了,转移话题道:“师父,我刚刚不是出去方便了下嘛,你猜我遇到谁了?”
李父刚喝完了搪瓷杯里的水,齐浩就殷勤地接了过去,看着这大徒弟一脸坏笑,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是郭大撇子吧。”
右手竖起了一个大拇指,齐浩佩服道:“不愧是师父,一猜就中!”
李父没有应答,他并不太喜欢郭大撇子,这人背地里特别爱传闲话。
齐浩也知道李父跟郭大撇子的关系,两人虽然住在同一个院子里,但邻里关系却是一般。
但郭大撇子不是齐浩今天要讲的重点,他只是一个引子。
明明车间里机床的轰鸣声不绝于耳,齐浩却还是压低了声音,“早上贾东旭不是一直做坏零件,被赵主任给骂了嘛。”
李父点了点头,贾东旭出错被骂这事他虽不在场,但其实他也很好奇,再怎么说,贾东旭的工龄摆在这里,十年的二级工不说技术高超,至少也应该熟能生巧了,怎么就能一直出错,一直出错呢?
“嘿,这次赵主任是真生大气了,堂堂八级工易中海出面打圆场都没用,贾东旭直接被罚去磨材料了。”
磨材料是通常是一级工的活计,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虽然二级工也算初级工,但被人罚去磨材料就是一件十分丢脸的事情。
李父疑惑地瞥了一眼幸灾乐祸的齐浩,不明白为何齐浩会对易中海有着这么深的敌意。
对贾东旭有敌意,李父可以理解,毕竟贾东旭这人比较自傲,以前没少仗着易中海这个八级工的师父欺负同时期入厂的新人,也就是这两年工级比不上别人了,才收敛了些。
但易中海不仅有八级工的光环附体,而且工作时也是勤勤恳恳,在厂里人缘也算是不错,至于易中海在院子里的那些小算计,李父也从来没有说过给齐浩听。
其实齐浩之所以能看破易中海的伪装,得益于一次巧合。
那年他才刚进红星轧钢厂,还没有拜师李父,还是个被贾东旭这个二级工所欺负的学徒工。
正是由于他刚入厂的缘故,易中海在教导贾东旭三级工的实操时,并没有刻意避着他。
易中海或许以为他一个连一级工都没有考的人,是绝对听不懂三级工的操作,却没想到他把那日易中海教导贾东旭的话给背下来了,甚至怕自己忘记,回到家他立时给抄写了下来。
那个时候的他,还在为无意间得到了八级工的教导而庆幸不已。
后来,他想拜易中海为师,可易中海没瞧上他,甚至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有资格带徒弟的钳工师傅没有一个愿意收他。
最后反倒是车间里一个存在感极低的五级工,也就是李父,收了他做徒弟。
正常来说,六级工才算得上是高级工,可以出师自己带徒弟了。
所以当时五级工的李父收他的时候,厂里可不少高级工包括易中海在等着看笑话。
在李父的耐心教导下,他一步步考过了一级工、二级工,却在考三级工的当头犯了难。
因为李父跟他说千万要避免的注意事项,就是当初易中海传授给贾东旭的经验之谈。
齐浩不蠢,相反他很聪明,他知道很多师父教徒弟总喜欢藏一手,生怕教会了徒弟饿死师父,所以考试前那一夜,他在院子里坐到很晚,一直在思索自己应该要相信谁。
一个是教了自己几年,却还是五级工的李父。
另一个是厂里唯二的八级工,易中海。
幸好出来找他的老娘在得知了他大半夜不睡觉的原因后,一巴掌把他扇醒了。
“娘没文化,不懂什么八级工不八级工的,但我记得当初你想要拜他为师的时候,人家可是不收你,是你师父收了你,一路把你带到了现在,浩儿,做人可不能忘恩负义啊!”
最终他选择了相信李父,也顺利考过了三级工。
而作为堂堂八级工易中海徒弟的贾东旭,第三次考三级工却宣告失利。
那时起,齐浩就知道了易中海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只要他一日不打算退休,贾东旭就一日考不过三级工。
只可惜这一切不能跟李父说,会伤了他们之间的师徒感情。
所以每一次面对李父疑惑的眼神,齐浩只能假装没看到,继续说道:“师父,你猜猜看贾东旭为什么今天会出这么多差错。”
李父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这两天他的心思除了工作,就是放在了李天佑的伤上,哪里有闲情逸致去关注贾东旭的破事。
对于李父的摇头,自然在齐浩的意料之中。
齐浩嘿嘿一笑,说出了自己得来的情报,“郭大撇子怀疑贾东旭是去鸽子市卖苦力了,说是昨天一晚上不见他人,直到早上五点多听到院门有动静,才看到贾东旭提着一袋粮食回来了。”
一夜没睡白天哪来的精神,更别说钳工还是重体力活,也难怪贾东旭今日工作总出差错了。
正值酷夏七月,早上五点多的时候,天已经是蒙蒙亮了。
回想起一大早院子里的动静,李父恍然大悟,他还以为贾东旭今天起了个大早,原来是一晚上没回来,跑鸽子市买粮食去了。
贾家一家五口人,只靠着贾东旭一个人的定量哪里足够,跑鸽子市买贵价粮是院里人都心照不宣的事情。
对于郭大撇子怀疑贾东旭去鸽子市卖苦力的事,李父是一点也不相信,别看贾家只有贾东旭是工人,但作为四合院里为数不多的老住户,李父知道贾家并不像明面上那样穷苦。
真要论起来,贾家的存款说不定能排到院里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