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等人也很好奇,面对辽东当前的局面,殿下会制定出什么样的策略。
竖起耳朵,侧耳倾听着。
刘昊:“你的诉求是什么?”
“关某只知,贫民是无辜的,无论如何,不能因此而折去许多百姓的性命,关某只想还辽东以太平,将辽东治理的有如安乐国那般富庶,而非祸乱辽东。”
“就是说,以你当前掌握的兵力,做不到一举荡平辽东的程度是吧?”
关羽:“非但无法一举荡平,万一打草惊蛇,使辽东豪强联合起来,一起反扑,”
“有无数平民百姓,皆依赖世家豪强才能糊口,”
“一但受其煽动,必然一呼百应,其势,将难以抵挡,”
“届时,即便胜了,也是惨胜,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辽东将变的一穷二白。”
三文臣暗自点头。
关云长虽然一介武夫,不但极重信义,且与安乐王殿下一样,心系黎民,胸怀悲天悯人之心。
确实,辽东一郡之地,处理起来的难度,跟安乐国的一县之地,不可同日而语。
哪怕从外地借兵,一举荡平辽东豪强,也将给辽东带来极大的损失,没有二三十年缓不过来。
不知殿下,面对这样的局面,会制定出一个怎样的万全之策。
就见刘昊轻描淡写的道:
“武的不行,那就来文的好了。”
关羽:“还请师爷赐教。”
“我先问你,你还想不想要今年的粮食收成?”
“要,民以食为天,粮食万万不能不要。”
“那就,可以先歇着了,驿馆乃是一郡之脸面,你的驿馆需要重新翻盖一下了。”
说着,刘昊起身,摇着折扇回到屋里,把关羽晾在原地。
关羽思考了一会儿,没想出个中缘由。
“几位,师爷此言何意?”
三文臣也在琢磨。
荀彧:“依在下所见,师爷之意,应是先等忙完春耕再说,但在此之前,也不能闲着,关将军可记得,商鞅立木为信之典故?”
“先生是说,殿下的意思是,让关某借重新翻盖驿馆之机,取得大量百姓之信任?”
“能够左右关将军与世家豪强实力者,实则是百姓,若民意为豪强所用,则豪强强,若民意倒向将军,则将军强,是以,将军在此次翻盖驿馆时,需大力施恩于百姓。”
关羽虽然查抄公孙家,抄到不少钱粮,可他对施恩这个度,没有明确的概念。
“当如何施恩?”
“也无需多大力度,一日三餐,再加月钱翻倍,跟安乐国相当即可。”
光是月钱翻倍,外加一日三餐,就消耗不少啊。
关羽听明白了,就是跟世家豪强抢人,这需要极大的财力才行。
“若两下僵持不下,辽东郡怕是没有雄厚的财力,与豪强相抗,待到钱粮耗尽之时?又当如何处置?”
“想来,以师爷的为人,绝不会平白无故赚取无用之地,待到春耕完成之时,应该就是师爷大量雇佣劳工之时,到那时,便无需将军再出过多的钱粮了。”
关羽有些不懂了。
“一片荒山荒地,无数辽泽无用之土,师爷拿来做何使用?”
荀彧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来的路上,路过那片荒野时,刘昊特地拿出一个四分仪,一个厚本本,在那里测量了一番。
“想来,那片荒山下之,许是埋有某种矿藏吧;至于辽泽做何使用,在下也不得而知。”
只知道安乐王从来不做亏本买卖,他要那两片地,必然有利可图。
“既如此,关某这便回去安排。”
“关将军且先等等。”
“先生有话请讲。”
“按道理讲,修建驿馆之事,应由掾史经办,如此,岂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先生言之有理,那按先生之意,关某当如何行事?”
荀彧指指刘昊的房间。
“只有师爷懂得如何修建新式楼阁,你可以去问师爷啊。”
关羽拜谢后,径直来到刘昊房间,问及此事。
刘昊:“此事容易,你把驿馆的翻盖项目,外包给我,官私合营,”
“你出地,再出三分一的资金,我出三分之二的资金,”
“我来负责兴建,负责培养人才,负责公馆的具体经营;”
“所赚得的利润,五五分成;当然了,也可以由你个人出资,”
“赚得的另一半利润,归你个人所有,再向衙门缴纳十税一之商税即可,”
“如此,你,或是你跟你的弟兄,还有府库,都能从中分得收入,如何?”
关羽:“驿馆乃供往来官吏居住所用,以此谋利,是否欠妥?”
“你放心,鄙人在建造时,会给留出免费居住的专门场所,这间驿馆的面积足够大,足够给他们建出一片,比当下这种更舒适的驿馆。”
当下的官府用地,面积很大,停车停马住人的,至少有两公顷。
把整片驿馆拆了重建,能盖出不错的娱乐城。
关羽没有从政经验,也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向属吏说这件事,才不会影响大局。
“那么,关某回去,当如何施为?还请师爷赐教。”
“刀把子握在你手里,就没什么好瞻顾的,刚好可以借此次事件,给出你的态度,是想向他们委屈求全,和平共处?还是要向他们宣战?也能区分出有没有人倒向你这一方。”
委屈求全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这回关羽心中有了方向,拱手拜道:
“多谢师爷不吝赐教,如此,关某去也。”
…………
回到太守府后,关羽立刻召集所有亲信。
首先,担心安乐国那伙人,因此次事件被人攻击,派出一千人马,对驿馆一干人等,日夜守护。
旋即把所有吏员全部叫来。
当着所有人的面,绝决的宣布:
“辽东驿馆过于陈旧,招致无数入住之人怨声载道,此事关乎到全辽东郡上下的脸面,是以,关某决定,对驿馆进行全面拆除,重新兴建。”
襄平县令公孙昭:“值此春耕之际,大兴土木,空耗钱粮,耽误春播,是否欠妥?”
关羽:
“公孙县令所言甚是,是以,关某决定,将兴建一事,全权托付给铁面师爷,”
“如此,郡府仅需出资三分之一,也无需征发徭役,让他自行招募劳工即可,”
“只有铁面师爷,方能建出最好的驿馆,还能为郡府带来些许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