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弗雷德不由在心中叹了口气。
“玫瑰”的存在,在常人看来,确实有些荒唐。
更别说,它还拥有一个绝对命令权。
这才是最令人匪夷所思的存在。
如果不深入了解有关“玫瑰”的历史,一般人很难理解这种制度的合理性。
阿尔弗雷德:“约书亚,别被他们的装扮迷惑,也别轻视这些‘玫瑰’。”
对此,顾安是欲言又止。
他真的觉得,一个男校生这么打扮真的很不可思议。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还以如此庄重的方式被保留了下来。
面对顾安充满质疑的目光,阿尔弗雷德不由语气加重:
“约书亚,不要怀疑!”
他强调道:“要知道,玫瑰们不仅是校园之星,而且还是最优秀的那一批!”
顾安神情怔愣。
这是他第一次听到阿尔弗雷德以这么严肃的口吻,对自己说话。
许是也察觉到自己的语气过于严厉,阿尔弗雷德调整了情绪。
“约书亚,我为我刚才的语气向你道歉。”
回过神的顾安,轻轻摇头,表示自己并不介意。
———
此时的气氛已经不适合再继续观看画像。
阿尔弗雷德于是领着顾安,到落地窗前坐下。
打开旁边的小冰箱,他意外地发现里面除了红酒和咖啡外,居然还有几瓶鲜奶和果汁。
很显然,是自己的叔叔特地为他们准备的。
阿尔弗雷德不由在心中轻哼一声。
但最终,他还是拿出了橙汁,并递给了顾安。
顾安对递到眼前的橙汁,也感到些许意外。
这还是他来美国后第一次喝橙汁。
平常除了牛奶,就是咖啡来着。
喝了一口橙汁,甜甜的味道让顾安的心情明朗了许多。
果然,当心情不佳时,享用些甜食往往能缓解情绪。
透过落地窗望出去,外面的景致令人心旷神怡
一片湛蓝的天空中,几朵白云悠闲地飘荡着。
-
过了会儿。
顾安:“阿尔,你给我讲讲玫瑰们的故事吧。”
“他们究竟是谁,为什么要穿着那样的衣服,又为什么会被称为玫瑰。”
对顾安的提问,阿尔弗雷德感到很是欣慰。
他不怕约书亚了解后不接受,就怕连一开始的了解都不愿意。
毕竟,很多人在接触自己从未接触过的事物时,往往会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率先下定论。
之后,就秉持着自己的想法,不愿意去探究、了解背后的缘由。
-
给自己倒上一杯咖啡,阿尔弗雷德走到顾安身边坐下。
从落地窗往下看,打扮得体的学生们在校园中来来往往。
阿尔弗雷德:“约书亚,还记得我问你的那个问题吗?”
“拉德利这所学校,以及这1200名学生在你眼里是什么样的?”
“你还记得你当时的回答吗?”
顾安低眸,他当然记得。
当他刚来这所学校时,他对学校和学生们持有一种深刻的印象。
——名校、以及未来的精英们。
-
阿尔弗雷德轻哼一声,似是感慨,似是嘲讽。
“从拉德利出来的学生,大多具备优秀的素养、深厚的学识和多元的才能,堪称完美的典范。”
“因此,在外界眼中,拉德利也就被视为了未来精英的摇篮。”
听着阿尔弗雷德的话,顾安忍不住抬头观察他的神情。
他总觉得说这话的阿尔弗雷德情绪有些不对。
然而,顾安并没有看出异常来。
他不由担忧道:“阿尔?”
对顾安展露出来的关切,阿尔弗雷德却是微微摇头,示意自己没事。
他盯着顾安眼睛,一字一顿道:
“约书亚,我会告诉你,真正的拉德利、真正的拉德利学生是怎样的。”
顾安喉咙滚了滚,不由地又喝了一口橙汁。
-
阿尔弗雷德随即指向窗外那片无垠的蓝天,对顾安微笑道:
“约书亚,拉德利的世界非常广阔。”
“拉德利的学生们天然就知道,他们的未来注定比普通人更光明,更广阔!”
“政治家、经济学家、科学家或艺术家,这些在普通人眼中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在拉德利的学生看来,却是触手可及!”
听着这番话的顾安,神色平静,没有一丝波澜。
——
在拉德利这所学校待的时间越长,顾安越清楚阿尔弗雷德所言非虚。
不是所有学校都能有整面墙的知名校友照片和荣誉奖项。
也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轻而易举地近距离接触各领域杰出人物,并与他们进行学术讨论交流。
在拉德利,
科学院的学生能自由出入滕校,与科学家一起做实验。
(藤校,美国顶级学府。可以参照清华、北大在中国的地位。)
艺术学院的学生可以举办个展,获得国际大奖。
商学院的学生会直接参与到真实的证券交易之中,而不是进行所谓的模拟操作。
这一切都让顾安感受到拉德利的独特之处。
-
顾安不明白的是,阿尔弗雷德为什么要特意强调这点。
阿尔弗雷德摇头失笑道:
“但是,约书亚,如果我说拉德利的天空其实很狭窄呢?”
顾安微微睁大眼睛,他没想到阿尔弗雷德会这么说。
阿尔弗雷德解释道:“约书亚,之所以这么说,还和我们之前讨论的圈子有关。”
顾安疑惑地看向阿尔弗雷德,等待他更进一步的解释。
阿尔弗雷德:“你知道的,在这所学校里,存在着许多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圈子。”
“而拉德利本身,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圈子。”
-
还不等顾安消化这句话的含义,下一刻,就听阿尔弗雷德询问道:
“约书亚,你知道拉德利的学生主要来自哪些家庭吗?”
顾安不确定道:“大概是像希尔家这样的上流社会家庭吧?”
阿尔弗雷德微挑眉,眼里闪过一丝狡黠,调侃道:
“哦,很敏锐嘛。”
“那你能为我详细描述一下,所谓的上流社会指的是什么吗?”
顾安一时语塞。
他能说,自己其实也是随口一说的吗?
-
看够了顾安的窘迫,阿尔弗雷德接着往下说。
“约书亚,拉德利的本质是一所贵族学校。”
“它从建立之初,就一直服务于上层阶级中的贵族阶级。”
顾安没想到,自己居然能在美国,从阿尔弗雷德口中听到贵族这个称呼。
“阿尔,据我所知,美国应该是没有贵族的吧?”
阿尔弗雷德摇头道:
“所谓的美国贵族,一开始是为英国王室服务,管理美国这个殖民地的英国贵族。”
“后来不满于英国过高的税收和政策,这些贵族反叛了英国。”
“美国独立后,他们从名义上放弃了贵族头衔。”
说到这,阿尔弗雷德耸了耸肩。
“事实上,美国虽然没有了名义上的贵族,但还是有不少';事实贵族';的。”
“今天的拉德利面向的,也主要是这部分‘事实贵族’们。”
顾安:事实贵族?这是什么东西?
-
随即,阿尔弗雷德便为顾安解释了什么是事实贵族。
当代的美国贵族分为两个类型。
一种是有着世代积累的财富,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巨大影响力。
另一种则是在政治上形成了“世袭”现象的家族,比如亚当斯家族、罗斯福家族一类的。
阿尔弗雷德:“他们虽然名义上不是贵族,但实际上也和贵族差不多,掌握、操纵着整个国家。”
听了这么一番解释,顾安却是咋舌不已。
这还是美国?一个标榜民主的国家?
面对顾安的不可置信,阿尔弗雷德勾了勾嘴角。
“约书亚,希尔家就保留着英国的贵族头衔。”
他随即调侃道:“所以,算起来,约书亚你也是贵族中的一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