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廷弼被努尔哈赤俘虏了,这个人居然还选择了投降,朱小松觉得历史上是不是记错了?孙传廷对于投降的同胞,那是没有半点怜悯,“难道我看错了熊廷弼,这个人会选择投降?”
洪承畴有点迟疑,有点不相信,“熊廷弼是楚党人,同时和东林党的一个人是亲家,我可是听人说过,当时他和王化贞,一块儿被判了死刑,还是走了魏忠贤的门,当时有一个人叫汪文言,这个可是东林党的人。”
“熊廷弼这个人非常的刚强,而且固执。曾经在辽东的时候,我也看到过这个人的奏折,讲的非常有道理,而且也非常符合实际。曾经查到考生参与舞弊事件,直接就动手打死了这个作弊的人,平时说话又比较难听,这个人怎么也不可能投降?”
朱小松虽然是个后来者,现在也不敢肯定了,这件事情真的没办法说,可是有170,000两白银说不清楚,熊廷弼嘴巴特别厉害,偏偏嫉恶如仇,可偏偏他手底下有一个家丁姓佟,且还非常重视一个手下也姓佟。
如果不是朱小松来自于后世,也不敢相信熊廷弼手下居然有这样的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现在自己也不敢肯定了,如果熊廷弼真的是一个叛徒,那自己还真的非常危险,被投降活捉,这有点说不过去了,按照正常来说,不是应该以死报国吗?
看来这个熊廷弼,努尔哈赤大摇大摆的摆在正面上,逢人就说熊廷弼已经投降了,甚至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对方,朱小松觉得这里面不对。
洪承畴第一个反应过来,“这里面恐怕有什么地方比较蹊跷。我是不会相信熊廷弼投降了,我反而认为这是一个计谋。”
“如果皇帝听到熊廷弼已经投降了,而且努尔哈赤还把女儿嫁给了熊廷弼,会不会一怒之下杀了熊廷弼全家?”
“如果熊廷弼这时候,听到皇帝杀了自己所有的家人,会不会真的投降后金?”
“熊廷弼真的是投降了,那努尔哈赤为什么不让这个人隐藏在暗中?说不定趁机还可以取得更大的战果,没准已经拿下来了宁远,又何必在这里大张旗鼓,我觉得这是反间计!”
孙传廷略微思考一下,“太子殿下,我觉得说的有点道理,可是我们现在没有证据证明,不敢肯定熊廷弼是投降了,还是被迫的,我们的目标是不能改变的,偷袭盛京我们现在最关心的。”
朱小松点点头,“不错,我们还是计划一下今天晚上的事情,毕竟今天晚上我们要去偷袭盛京。”
“我来安排一下,今天晚上我们悄悄地出发,尽量马匹脚下都垫上布,白天刚好有时间准备,之后我们就慢慢地出发,50公里的路程,我们大概需要两个时辰,我们要在距离盛京2公里的地方休息一个时辰,准备一下如何破坏对方的城门,就指望这个棺材了。”
洪承畴还是没有想明白,你说用这个棺材干什么?孙传庭对于这个结果也是有点怀疑,难道这个棺材有什么奥秘不成?
两个人都没有违抗命令,让所有的官兵都给马蹄上,弄个东西,这东西必须要用布来做,来减少发出的声音,当天对于所有的人来说都是非常安静的,整个村庄几乎就没有人出去,天气非常的,巧合的是还没有外人过来,终于到了天黑了。
朱小松和所有的官兵养精蓄锐,睡了一白天,休息了一天,大家都缓过劲来了,吃饱喝足之后带上两顿的干粮,就这样将所有的人全部捆绑起来,牢牢地关好之后,悄悄地就出发了。
选择了一条避开所有村落的路线,实在没有办法了,也只能悄悄地通过,尽量不引起太大的动静,但是这里距离盛京的距离越来越近。
东北晚上的天气是真冷,朱小松穿着貂皮大衣,慢悠悠的,经过3个时辰,终于到达了距离盛京5公里的地方,所有官兵都开始休息一下,吃点东西。
这时候朱晓松悄悄地让人把炸药包,挨个摆放好,将这个棺材弄得满满当当,洪承畴现在才算是看明白了,你怎么送到城门口啊?
大晚上的城墙上,可是有官兵的,这么大的动静,你肯定会引起对方的注意,你想想要偷偷摸摸的,恐怕是不可能,不知道朱小松究竟怎么想的。
这个棺材你想送进去可不容易,要知道这副棺材的重量可不轻啊,大概得140公斤左右,这还是一个空棺材就这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