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长微微一笑,缓缓说道:“这位便是当年名震天下的天下第一拳王金台,如今更是江湖八大高手之一的空空大师金台。”
周侗听闻这一消息,顿时大喜过望,内心的激动犹如汹涌澎湃的浪潮,难以抑制。周侗赶忙再次毕恭毕敬地跪地叩头,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言辞之中满是恳切之意:“弟子周侗,诚惶诚恐,拜见空空大师。”
空空大师见此情形,口中颂道:“阿弥陀佛,风云际会,机缘巧合。“然后伸手示意周侗起身,脸上带着温和而慈祥的笑容,说道:“好了,徒儿,起来吧!”
话说周侗听闻空空大师金台称自己为徒儿,内心激动,遂再次庄重地叩头,言辞恭谨地说道:“弟子周侗,拜见师父。”言毕,郑重地叩了三个响头。
待周侗起身之后,空空大师金台神色平和,语调沉稳地说道:“世间已不复有金台此人,如今唯有老衲空空和尚而已。这位道长乃是江湖八大高手中‘拂尘’,也正是声名远播的二仙山紫虚观罗真人。而那位小道士,是罗道兄极为喜欢的小徒弟,入云龙公孙胜。”
书中暗自表来,这位老道人与老和尚,皆为江湖中声名赫赫、举足轻重之辈。其中这位老道人,正是天下武功首屈一指的高手,来自蓟州九宫县二仙山紫虚观的罗澄罗真人。罗真人于五行八卦、奇门遁甲之学,造诣高深莫测;其内功深厚雄浑,仿若渊深之潭,不可测度;剑术更是登峰造极,已臻化境。因其寿至一百八十岁,故而在民间被尊称为“活神仙”。书中排名天下第一的高手!
另一位老和尚,乃是来自金华府金庄,素有“天下第一拳王”美誉的金台。金台十二岁时便毅然决然地闯荡江湖,四处访求名师,研习武艺。年少之时,便已在江湖崭露头角。壮年之际,投身军旅,凭借卓越的武艺,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一名威震一方的将军。而后,金台辞去官职,再度踏入江湖。仅凭一双铁拳,便勇挫七十二座擂台,其拳法刚猛凌厉,势不可挡,威震武林,由此获尊“天下第一拳王”之称号。其年轻时更是胆识超群,曾大闹少林,在武林中掀起惊涛骇浪。之后,却于少林寺皈依佛门,辈分极高,乃是“七宝禅师”的师叔,武功修为堪称天下第二高手,其武学造诣与江湖地位可见一斑。
且说周侗再次满怀感恩之情,虔诚地拜倒在地,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言辞恳切、感激涕零地说道:“弟子周侗,三生有幸,能在这茫茫尘世之中,如此机缘巧合地得遇两位前辈,实乃人生中可遇而不可求的莫大幸事。这般难得的机遇,令弟子深感荣幸之至。弟子再拜,以谢两位救命大恩!”言罢,又恭恭敬敬地叩了三个头。
空空大师上前轻轻扶起周侗,目光坚定而深邃地凝视着周侗,眼神中流露出殷切的期望。空空大师语重心长地说道:“周侗啊,当下武林局势波谲云诡,危机四伏。邪教势力如暗流涌动,悄然蔓延,野心勃勃,妄图扰乱整个武林秩序。昆仑派亦是蠢蠢欲动,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二者相互勾结,又与西夏、大辽狼狈为奸,眼看就要将大宋及整个天下武林搅得翻天覆地。在这年轻一辈之中,纵观天下江湖,虽人才辈出,但各有长短。然而,唯有你,周侗,具备平息这场武林浩劫的能力。大宋之安危,武林之安宁,全系于你一身。你身负如此重大使命,这是上天赐予你的机缘与重任啊。”
拂尘罗真人亦微微点头,神情庄严肃穆,缓缓说道:“周侗,今日我们便欲见识一番你真实的武功造诣,究竟已达何种境界。你所擅长的武功招式有哪些,今日尽可在此演练一番,让我们好好领略你的本领。”
周侗心中思忖:“我本应尊称空空大师金台为师父,称天下第一高手‘拂尘’为罗真人,如今得遇天下第一高手,怎能错失这难得的机缘。”
周侗念及此处,赶忙恭敬地躬身应道:“回两位大师,弟子在兵器方面,对长枪与双刀较为精通,运用起来也算得心应手。在拳腿功夫上,鸳鸯腿亦略有心得。今日弟子不揣冒昧,在此献丑了。”
周侗言毕,环顾四周,目光落在旁边一根晾衣服的木杆之上。他稳步走上前去,伸手稳稳握住木杆将其拔起,全当作长枪使用。
但见周侗身姿矫健轻盈,恰似灵动的飞燕,先是施展出三十六路霸王枪。那枪法刚猛凌厉,每一招每一式皆蕴含着排山倒海般的磅礴气势,犹如一头威猛无匹的雄狮,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向敌人;
紧接着,又行云流水般舞起二十七路游龙枪,枪身灵动自如,仿若一条蜿蜒盘旋的游龙在天际自在翱翔,变幻无穷;
而后三十六路降魔枪迅猛出击,枪风呼啸作响,仿佛携带着斩妖除魔的无上力量;
三十三路锁喉枪更是招招致命,每一枪都直逼敌人要害;
最后三十六路钩镰枪使得虎虎生风,令人眼花缭乱的枪影让人目不暇接。
周侗将这几套枪法一一精彩绝伦地演练完毕后,轻轻收杆,立于一旁。
因身体没有完全养好,微微喘气,脸上带着谦逊的神情说道:“二位大师,这五套枪法分别是霸王枪、游龙枪、降魔枪、锁喉枪、钩镰枪。”
空空大师金台目光投向拂尘罗真人,眼神中隐隐透着询问之意,缓缓开口道:“罗道兄,依你高见,眼前这枪法究竟如何?”
拂尘罗真人微微蹙起眉头,陷入片刻沉思后,神色凝重地说道:“每一套枪法皆有其独特的精妙之处,然而,若会的枪法过多过杂,反而易陷入杂乱无序之境,难以将诸多枪法的精髓融会贯通,从而无法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枪法应有的最大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