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这点不得不强调一下。
现代人的战争观念太浅短了。
岂不闻天无绝人之路……不对,是只要我想走,路就在脚下。
“这,雄英的意思是?”
一种国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从大明到高丽最佳的行军路线肯定是通过辽东。
虽然可能会遭遇到北元的军队袭击,但是这已经是唯一的一条路线了。
难不成还能有其他路线可以不经过辽东直接到达高丽?
“当然,陆路不行,我们可以走海路!”
朱雄英上前,直接指向地图。
“从山东威海,一路向东,借助季风和洋流,跨越黄海直达高丽半岛西海岸的开城。”
朱雄英沿着这条路在地图上指了一遍。
无论是距离,还是从后勤方面讲。
走海路,完全是最直接的方式。
况且,现在大明的水师完全可以做到跨海而行。
不要以为明朝有着闭关锁国在,就认为大明的水军不行。
朱雄英调查了一下现在大明的军队构成。
他发现现在大明的水军堪称世界前几。
仅仅是山东沿海就有将近上千艘楼船,剩下的蒙冲、斗舰、海鹘、走舸更是不计其数。
它的起源是元末朱元璋所部的两大主力之一巢湖水师。
而且从山东出海口到高丽首都开城也就两三天的时间。
并不需要长期漂泊在海上,能够保证士兵最大限度的体力。
“这!”
朱雄英话说完后在场的众人纷纷陷入了沉思。
通过海上攻打高丽,这个想法,他们是想都没想过啊。
“还能这样吗?”
徐达喃喃道。
做为一名征战多年的老将。
徐达指挥过各式各样的战斗了,包围战,伏击战,奇袭战,城池攻防战。
甚至就连当年陛下和陈友谅爆发的鄱阳湖大战也参加过。
可是,他偏偏没有参加过这种类型的战斗。
“跨越数千里,孤军深入对方腹地,这样是不是有些太冒险了?”
汤和十分谨慎的说道。
其他一众国公也纷纷习惯了汤和的谨慎。
“信国公此言差矣,打仗,怎么可能会有不冒险的时候!”
“况且,臣认为,此次作战,我大明至少有八成胜算!”
此时的蓝玉终于忍不住站出来道。
汤和看了一眼年轻气盛的蓝玉,也并没有反驳对方。
“爹,我也要去,我一定要去!”
此时的朱棣眼神发光。
千里突袭,孤军深入,这简直就是他梦寐以求的战斗方式啊。
昔日霍去病能够做到。
现在拥有了这么强大的火器,他朱棣为何就做不到。
“这……”
朱标一时间被自己儿子的奇思妙想给震惊到了。
五万大军孤军深入,这要是无法短时间内拿下高丽。
恐怕会陷入被动的局面啊。
“爹,皇爷爷,不用担心。”
“据我所知,高丽内部并非铁板一块,高丽番首王禑只是被扶持的傀儡。”
“再加上,高丽国内遭遇严重的倭寇危机。”
“此时出兵,真乃天时地利人和!”
朱雄英淡淡的说道。
在他看来,讲高丽纳入大明的疆域是大势所趋。
带英能够成为日不落帝国,为何他大明就不可以。
“微臣蓝玉请缨,一个月,一个月之内拿不下高丽首都。”
“臣愿立军令状!”
此时的蓝玉当即从人群当中站了出来。
他知道这是他现在唯一能够抓住的机会。
跨海行军,陛下肯定不会从那几个国公当中去选。
毕竟徐达,汤和已经上了年纪,根本不可能经的起长途跋涉。
“什么!”
常茂和常升两个人一脸羡慕的看向蓝玉。
如果不是他们辈分不够,主帅之位他们也想要争一下。
“可恶!”
“陛下,臣也愿意立军令状。”
定远侯王弼直接站了出来。
你蓝玉能够立军令状,他王弼同样敢立军令状。
除此之外,景川侯曹震等不少武将纷纷站了起来。
在他们看来这可是功劳啊。
能够作为主帅征讨不臣,这可比作为副将蹭功劳要重要多了。
按照他们现在的地位。
只要徐达,汤和,傅友德他们这些老一辈国公不死。
那么主将就很难轮到他们身上。
所以,此时的他们纷纷站起来,和蓝玉竞争这次机会。
毕竟蓝玉是侯爷,他们也是侯爷。
有什么好怕的。
就在这个时候,朱元璋将目光看向朱雄英。
他可没有忘记,这个计划是自己好大孙提出来的。
相比自己好大孙心中已经有了人选。
“皇爷爷,我推荐永昌侯蓝玉!”
朱雄英淡淡一笑,随后果断的说道。
“糟了!”
一句话,在场的所有和蓝玉竞争的武将纷纷眉头紧皱。
差点忘记了,蓝玉不仅是侯爷,还是太孙殿下的舅公。
如果是永昌侯蓝玉,他们绝对是要抢一下的。
可是现在他们面对的是太孙舅公,常遇春大将军的小舅子。
“可恶啊!”
一众武将纷纷羡慕嫉妒的看向蓝玉。
既然太孙殿下都站出来了,他们自然是不敢再争抢了。
最多只能羡慕一下蓝玉这该死的背景。
“嗯,既然雄英都说了,蓝玉!”
“臣在!”
蓝玉一脸兴奋的跪地领旨。
“封永昌侯蓝玉为征东大将军,全权节制征讨高丽的军队,包括辽东都司、山东沿海卫,统筹粮草、行军路线及战术部署。”
“从四十八京卫当中抽调四万精锐,再从山东威海水师当中抽调两万人。”
“命定远侯王弼掌管辽东都司卫所,只需虚张声势,从中策应!”
……
接下来又是其他左右副将的安排。
可以说,发动一次万人以上规模的战斗绝对不是儿戏。
其中需要统筹各方面。
“爹,爹,还有我呢,我也要去!”
此时的朱棣眼神充满了急切。
如此千载难逢的良机,他也想要参与啊!
“大哥!”
见到老朱并没有任何反应后,朱棣不得不看向大哥朱标。
“四弟,这件事情还是交给永昌侯吧!”
朱标并不觉得派遣朱棣过去是一个好选择。
爹已经任命蓝玉为征东大将军,总管一切事务。
倘若再将四弟派过去,以四弟那个性子,比不可能乖乖听从调遣的。
所以朱标直接果断拒绝。
此时朱棣早就心急万分,无奈之间他把目光看向了朱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