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终究是没有抵抗的住朱雄英的诱惑。
一旁的朱柏也没有办法,只能选择跟着一起去。
“对了允炆,待会少傅要是布置作业的话,你直接写两份就可以了!”
临走的时候朱雄英给朱允炆打了一个招呼。
随后几人就直接离开了文华殿。
朱雄英走后没多久,宋濂就一脸激动的进入了文华殿。
为了能够给皇太孙殿下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昨天晚上思考了一晚上今天的课程。
最终决定拿出自己当年写下的送东阳马生序来勉励一下诸位皇子皇孙。
不过等他进入文华殿后整个人愣住了。
“???”
“这,为何不见皇太孙殿下呢?”
要知道宋濂答应成为皇子皇孙的老师主要也是为了皇太孙殿下。
否则他这般年纪,早就可以回家享福了。
可是看了一圈愣是没有发现皇太孙的身影。
“诸位殿下,可曾知道太孙殿下来了与否?”
宋濂看向诸多皇子。
可是在场的皇子一个个的互相对视了一眼。
没有一个人愿意将太孙逃课的事情供出来。
毕竟他们好多人都是被大哥看大的,心中对于雄英更是相当认可。
自然不会趁机说出来。
就在这个时候,朱允炆忽然站了起来。
“少傅,大哥他刚才带着几位叔叔逃课离开了!”
在场的所有皇子都没想到。
朱允炆居然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打小报告。
在站出来的时候朱允炆心中也是很纠结。
但是想到母亲对他说过的话,心中的想法就更加坚定。
他想让所有人都知道。
他比大哥更优秀!
“既然如此,诸位皇子先自习一会吧!”
宋濂听后只是叹了一口气。
看来是前一任太孙老师给殿下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导致太孙殿下现在比较厌恶学习了。
宋濂在脑海当中自动的脑补道。
既然太孙殿下现在有了厌学心理,那就更不能强求了。
否则只会加重殿下的厌学心理。
想到这里,宋濂开口说道。
“我去找陛下汇报一下,既然太孙殿下不愿意读书,就暂时让太孙殿下休息一下吧!”
他不仅没有生气,反而亲自为朱雄英逃课的事情找了一个理由。
不过此时宋濂的心中已经对于上一任太孙老师厌恶到了极点。
太孙天资聪慧,居然被对方培养成了厌学的性格。
简直罪不容诛!
看到这一幕的朱允炆瞬间惊呆了。
这和他预想的完全不一样啊。
之前的老师可不是这样对待大哥的啊。
而其他的皇子只是羡慕。
羡慕雄英能够有这么好的待遇。
他们大多数人都是非常不愿意来听讲的。
除了那么一小小部分,非常小的一部分。
“几位皇子还是就先跟老夫学习吧!”
宋濂全程都并没有怎么注视到朱允炆。
这让朱允炆心中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与此同时,谨身殿。
朱元璋少见的将几位老家伙召集到了一起。
“话说陛下叫咱们过来是干什么啊?”
宋国公一脸好奇的询问道。
“等陛下吩咐即可!”
徐达淡淡的说道,此时他心中已经有了些猜测。
能够把他们这些人都叫来,恐怕和前些日子的太孙殿下脱不了关系。
徐达比其他人要了解的多一点。
所以自然是波澜不惊。
很快,信国公汤和,颍国公傅友德也被叫了过来。
可以说,除了和沐英在西北作战的曹国公李文忠,其他国公几乎都到齐了。
当然,他们意见非常统一的没有提李善长。
“都来了啊,正好,咱也不和你们客气了!”
“这次叫你们过来是为了商量几件事情!”
老朱等到所有人全部到齐后才姗姗来迟。
不过,在场的所有国公可都一点也不敢居功自傲。
“我等谨遵陛下吩咐!”
包括徐达在内的所有人赶忙表示道。
不少人都好奇这次陛下叫他们来的目的是什么。
难不成是因为胡惟庸的事情?
在场的国公们也不是傻子。
自从胡惟庸当上丞相独掌大权后,他们就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感觉。
所以一直责令府上的人禁止和胡惟庸接触。
他们跟随陛下南征北战,可不觉得陛下是会允许有人触碰到他权力的逆鳞。
果然,今年的年还没过完。
胡惟庸九族就全部下去报道了。
“锦衣卫呢,把人带上来!”
老朱先是通知锦衣卫将一个人带了过来。
不小多时,一个满身遍体鳞伤的汉子被压了上来。
“启禀陛下,永嘉侯次子朱昱带到!”
所有人一时间全部愣住了。
这是朱亮祖的儿子?
永嘉侯朱亮祖不是在镇守广东吗。
他儿子这是犯了什么罪啊,被打成这个样子。
不少国公还以为老朱是要杀鸡儆猴。
但是下一秒,老朱语气冷淡的开口道。
“朱昱,你自己说,你都干了些什么!”
听到这句话后半死不活的朱昱差点哭起来。
“陛下,臣真的不知道朱固这个畜生会干出这种事情啊!”
“臣从来没有指示对方刺杀皇太子啊!”
一句话,在场的国公瞬间倒吸了一口冷气。
他们听到了什么。
有人居然敢刺杀皇太孙?
犯了天啊!
他们本以为贪赃枉法,或者是更严重的勾结胡惟庸。
但是没想到朱亮祖的儿子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啊。
刺杀皇太孙?
不要命了!
你爹朱亮祖都不敢这么干,你敢。
你比你爹还厉害!
“陛下,此等大逆不道之辈,还留着干什么!”
“臣请剐了此逆贼!”
傅友德当即站出来说道,
他和蓝玉的关系向来不错,之前在攻克陕西、四川的战斗中,蓝玉还跟随他学习兵法战略。
而蓝玉又是皇太孙的舅祖父。
他自然要站出来表明一下立场啊。
其他几位国公也是附和道。
皇室和他们联姻,又赐予他们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可以说,他们早就和大明栓在一起了。
他们心中都清楚的很,只要不出意外……
算了,根本不可能出现意外。
陛下还在,朝廷不可能出现奸臣。
大姐还在,后宫不会出现妖妃。
太子还在,对诸王而言是长兄,又经过长期治理国政的训练。
皇太孙身后又站着诸多支持者。
整个大明正在蒸蒸日上。
也就只有朱亮祖脑子坏了会干出这种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