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公,这是误会啊!”
“老夫不是故意的……”
吕本百般解释,但是奈何常家三人一点都不听。
“几位国公,光天化日,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还有一点礼法吗!”
礼部尚书看到这一幕后当即义愤填膺的说道。
郑九成和吕本也算是政治盟友。
吕本在担任礼部尚书离职时推荐了自己。
可是没想到却场上情况突然骤变。
常家的三位简直就是一点道理也不讲。
此时的朝臣们已经围了过来。
可是关键是他们也不敢上去啊。
谁不知道开平王府的那三位几乎都是虎将。
他们所有文官一块压上去恐怕都不是人家的对手。
“永昌侯,您快去阻止一下啊!”
不少人纷纷把目光看向了蓝玉。
毕竟蓝玉算是常家这三位的长辈,他开口的话相比能劝下来。
见到自己被注意到,蓝玉差点笑出声来。
阻止?
为什么要阻止啊!
要不是碍于身份,他自己都想要亲自动手了。
“常茂,常升,常森,咱们可是刀枪里滚出来的。”
“咱可别丢份啊。”
“精神点!”
一种文官被蓝玉的话给整懵逼了。
让你劝,你这样子劝啊?
见到蓝玉如此态度后。
在场的文官们又看向其他的勋贵们。
曹国公李文忠,魏国公徐达,宋国公冯胜,信国公汤和,巩昌侯郭兴,江夏侯周德兴……
几位国公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其他的勋贵们纷纷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甚至还有不少人跃跃欲试。
这一幕瞬间让在场的文官集团们彻底懵逼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啊。
这么素无忌惮的吗。
关键是在场的御前侍卫们没有一个敢上去阻拦的。
两位国公,一位侯爷在联手打一位太常司卿。
这谁敢上去阻拦啊。
只有礼部尚书郑九成在一旁尝试不停的劝阻。
混乱之中,不知道常家的哪一位一拳打在郑九成脸上。
这才让这位礼部尚书闭嘴。
‘好,好样的!’
“都给咱停下!”
这个时候一阵愤怒的声音传来。
朱元璋阴沉着一张脸走了过来。
身后跟着的是锦衣卫指挥使毛骧。
“常茂,常升,常森,你们三个好大的胆子!”
老朱一句话让常家三个人瞬间停手。
他们可没有忘记殿下交给他们的嘱托。
“陛下……”
此时的吕本已经进气少出气多了。
“太医,给太常司卿带过去先疗伤!”
朱元璋看了一眼不省人事的吕本,随后眼神锐利的看向常家动手的三个。
常茂,常升,常森三个人头瞬间低了下去。
“当中殴打朝臣,你们三个好大的胆子!”
朱元璋冷哼一声。
“谁指示你们干的!”
朱元璋不用想就知道绝对有人指示他们三个干的。
否则,单凭常家三个怎么可能有胆子干的出来。
别以为他锦衣卫的眼睛是瞎的。
常茂,常升,常森三个人见状互相对视了一眼。
“陛下,没有人指示我们三个!”
“我们就是单纯的看他不爽!”
三个人伸长了脖子,一副一人做事一人当的样子。
“陛下,求您为太常司卿做主啊!”
郑九成看到陛下到来后激动的热泪盈眶。
刚才他差点以为再也见不到陛下了。
“郑国公,开国公,武德侯无视礼法,当众殴打朝廷大臣!”
“这一定是有人指示!”
“臣请陛下主持公道啊!”
郑九成跪地嚎啕大哭道。
“行了,咱知道了!”
朱元璋眉头微皱。
他又怎么可能猜不出来到底是谁指示的呢。
随后他看向常家三个小子。
“你们三个,现在说出来是谁指示你们干的,还能宽大处理!”
“不然,就别怪咱严惩你们!”
朱元璋看向常家三人的眼神当中充满了深意。
“大哥?”
常森看了一眼自家大哥,想要寻求自家大哥意见。
“启禀陛下,是我看太常司卿不爽。”
“没有人指示我。”
常茂直接将所有的错揽到自己身上了。
“陛下,我也干了,和旁人无关,我就是看他不爽!”
常升也丝毫不甘示弱。
虽然殿下吩咐他们的是关键时刻将事情推到殿下身上。
但是他们这些当舅舅的,怎么可能真的让雄英受到责罚呢。
所以在陛下询问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的将事情揽到自己身上了。
“陛下,陛下您听到了吗,您要为臣做主啊!”
郑九成发誓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嚣张的人。
令他没想到的是对方居然就这样恬不知耻的承认了。
“好你们三个,你们真是太让咱失望了!”
“咱要重罚你们!”
“常茂,常升,常森,当中殴打朝廷大臣,影响恶劣。”
“罚你们禁足一个月,外加半年俸禄!”
说完,在场的所有文官都齐齐看向朱元璋。
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下文。
郑九成整个人都懵逼了。
“陛下,没有了?”
郑九成怀疑吕本那一顿打白挨了。
“陛下,吕本现在还昏迷不醒,请陛下明鉴啊!”
郑九成再次跪地求情道。
“那就每人再领三十军棍,毛骧,你带人去执行!”
朱元璋挥了挥手。
毛骧跟着老朱混了这么多年,很多事情根本不用点就通。
“臣,明白!”
随后毛骧带着锦衣卫开始执行。
直接就是当众执行仗罚。
这仗法里面门路可多了。
毛骧更是其中老手中的老手。
手下几仗下去,看起来声势颇大,实则不痛不痒。
他自以为自己的演技已经出神入化了。
至少那帮文官大臣们应该看不出来。
奈何常家三兄弟装都不会装一下。
直接暴露了他们锦衣卫的小心思。
“陛下……”
郑九成还打算哭诉一下,但是回头一看发现所有的文官们都选择静默。
他自己也惊呆了。
不是,刚才不是还统一战线的吗?
怎么一下子你们全部放弃了啊!
其余的大臣们可不傻,陛下偏袒常家三位已经是明显的事情了。
他们要是再追究下去只会让陛下不满。
更何况常家打的又不是他们。
更何况吕本本身风评也不怎么好。
在场的诸位大臣不是没有为元廷效力过的。
但是吕本是干的最尽心的一个。
说是元廷的忠犬也不为过。
要不是女儿嫁给了太子,甚至隐约还有扶正的趋势。
在场的人怎么可能会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