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已经派人收缴朱亮祖兵权,勒令其返回金陵了!”
朱元璋话语当中透露着一丝丝杀意。
在场的众人都知道,陛下可能要杀人。
不过这些和他们就没有什么关系了。
朱亮祖自己管教不严,惹出这档事是他自己活该。
“当然,咱叫你们过来也不是单单因为这!”
“想必你们也听说了老四暂缓就藩的事情!”
朱元璋开始说起这次召集他们过来的主要目的。
在场的国公们几乎都已经和他的儿子有过联姻。
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有些事情必须提前说清楚。
“咱在这里可以告诉你们,不止是老四,秦王和晋王以及其他藩王都要召集回京!”
朱元璋此话一出,饶是见过大风大浪的国公们也震惊了。
“陛下……这。”
颖国公傅友德听到消息后当场懵逼了。
他长女可就是晋王世子正妃啊。
突如其来的消息差点让他懵逼了。
全场当中,也就只有徐达提前知道了一点消息。
果然,皇上要改变现在的世袭封王制度。
“来人,把咱好大孙算出来的东西带上来!”
“太孙?”
一众国公瞬间更加懵逼了,这和太孙有什么关系啊?
“这是咱太孙给咱算出来,百年以后大明需要供养的皇亲数量。”
随后朱元璋将国子监算出来的结果一一让几位国公看了一遍。
“百年后,皇亲的数量将会达到百万?”
汤和忍不住惊呼了起来。
这数量未免也太夸张了吧。
“陛下,这?”
汤和实在难以置信的看向朱元璋。
“这一点也是咱考虑不周,没有考虑到世袭封王带来的弊端!”
老朱大方的承认道。
如此数目摆在面前,就连傅友德也无言以对。
皇室宗亲们无须交税,还能享受到朝廷的补贴。
就连最低级的乡君级别的宗亲都能获得两百石粮食。
长此以往,大明怎么可能会供养的起。
就在所有人被如此触目惊心的数字震惊的时候。
汤和却发现了盲点。
“陛下,您是说,这个问题是太孙殿下发现的?”
“没错,是咱好大孙发现啊!”
提起雄英,朱元璋的脸上透露出一丝骄傲。
“果然是太孙殿下!”
徐达现在可以百分百确定,这就是太孙殿下的建议。
没想到太孙彩不到八岁,就已经如从聪慧。
此等问题就算是国子监那些擅长统筹算术的学子来了都未必能发现。
可是,这光找出来问题了。
接下来如何解决呢?
难不成就是单纯的撤销藩王制度,降幅皇室宗亲的待遇吗?
徐达觉得这样的话用力就太猛了。
“敢问陛下,那我等接下来应该?”
傅友德小心翼翼的询问道。
就连一向老成持重的汤和也难免有些坐不住了。
“哈哈,这件事咱好大孙已经给咱想出解决方法了!”
“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你们就会知道。”
“咱这次提前告诉你们,也是为了让你们安心。”
想起好大孙交给他的土豆种子,朱元璋的心情难免就激动了起来。
现在还不到告诉他们的时候。
“又是太孙殿下?”
这次就连徐达也懵逼了。
太孙殿下不仅发现了这个问题,居然还想出了解决方法吗?
这也太夸张了吧。
“如果没记错的话,太孙殿下才六七岁左右吧?”
汤和对于皇太孙瞬间生起了好奇之心。
同时他也敏锐的发现皇上对于太孙殿下的重视。
如果没猜错的话,现在太孙殿下还没有选定未来的正妃吧?
一想到这里,在场的几乎所有国公心中瞬间想出了别样的想法。
“陛下,我有一个孙女,微臣觉得和太孙殿下十分搭配……”
汤和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
“好你个汤和,算盘都打到陛下脸上了。”
“你的次女不是和鲁王从小一起长大, 将来铁定的鲁王正妃。”
“你还不满意啊?”
宋国公冯胜一脸不满的说道。
“陛下,臣也有个孙女容貌和品性都十分符合……”
很快几位国公就开始吹嘘起来了。
一个个将自己孙女吹嘘天花乱坠一样。
唯有徐达,任由他们争吵,我自岿然不动。
朱元璋就乐呵呵的看着眼前一幕。
这样的热闹的画面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见过了。
这个时候其他国公爷发现了徐达的异常。
“徐达,你该不会以为凭借和陛下的关系会让陛下开恩吧!”
“这件事我们几个老兄弟可不能答应啊,陛下!”
冯胜和傅友德一致说道。
“不对啊,我记得老徐你孙女才一岁啊!”
汤和这个时候发现了疑惑。
“是,老汤说的不错!”
徐达点了点头,并没有反驳。
“但是,我有女儿,秒锦最近和太孙殿下相处的不错。”
“太孙殿下还非要送小女礼物,这你说让我如何承受的了呢。”
徐达叹了口气道。
但是周围的国公听后血压都起来了。
“你这辈分不对啊!”
“而且这下手也太快了吧,这事陛下知道吗?”
众人都赶紧看向陛下,希望陛下能够为他们主持公道啊。
谁料朱元璋却罕见的摆了摆手。
“这件事咱还真做不了主!”
“陛下做不了主?”
几位国公一头雾水。
还有陛下做不了主的事情吗?
这个时候徐达一脸谦虚的说道。
“哎呀,大姐亲自跟我说想要让妙锦和太孙殿下认识一下。”
“这我怎么好意思拒绝啊。”
明明是用谦虚的语气说出来的,但是为什么其他国公听起来有点像是在炫耀啊。
“你看,咱刚才就说了,这件事是咱妹子一手敲定的。”
“咱也插不了手啊。”
其实从听到是大姐亲自挑的,一众国公是真的没有意见了。
他们只是羡慕徐达怎么会有这么好的运气。
能够让大姐亲自选中。
“既然关于藩王的事情你们都乜有异议。”
“那咱现在就下旨,调诸位藩王回京。”
诸位国公赶紧点了点头。
他们知道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自然不会反对。
就在这个时候,门口太监前来禀报。
“陛下,太子少傅宋濂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