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届清风楼诗会的第三回都不尽相同,只能临场发挥,今年应该是清麋书院王院长出题。”简琛说道。
“简兄可是没参加第一回?”韩飞飞突然记起自己是第一个答题的。
“不妨,现在写一句便是。”简琛说完,便叫小厮准备笔墨,提笔便写下一句,交给小厮让其拿走。
“李兄呢?”韩飞飞殷勤的问。
“李兄就不用参与了。”看见王璟端起一杯茶,简琛替他回道。
“好吧,”韩飞飞很遗憾,看不到帅哥的诗作了。
“我参加。”说罢,李璟便也走到书案旁,提笔写下一句,也一同交给小厮。
韩飞飞忙起身往前凑去,想看看李璟作的诗,奈何小厮走的太快,没有看到,有些失落。
“放心,待会这一句必在前十之内,待会你一听便得知哪句是李兄所作。”看到诗句的简琛安慰道。并吩咐小厮打开门,等待第一回题目结果。
“好吧,那你们两个先聊,我思考一下写点东西。”韩飞飞跑到桌案前坐好,拿起毛笔,便开始回忆前世的《兰亭集序》。
“兰亭序咋写的来,开头是啥来着?”韩飞飞转动脑子想啊想,“啊,想不起来了,”当年明明背的很熟啊。”
“流觞曲水,是哪句里的呢?”韩飞飞对自己的记忆力产生了质疑,“山,水,对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还有啥来着...”韩飞飞边想边写,“‘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不对不对,咋跑到《滕王阁序》上去了,”韩飞飞绞尽脑汁,“我还‘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呢,不写了不写了。”韩飞飞大喊了一句,直接放弃了。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韩兄,你在写什么?”简琛和李璟听到此句,两个都起身,往桌案处走来。
“韩兄,你诗词一绝,但是这字...”简琛看到纸上龙飞凤舞、缺斤少两的大字,便是诗句有多美,已无力夸赞。
“萍水相逢,”李璟上前来,接过韩飞飞手中毛笔,另起一张,将诗句誊写起来。
韩飞飞被发现被围观,尴尬的说:“哈哈,最近右手受伤了,写字不太方便。”
“韩兄所作诗词真是妙极。”李璟夸赞道。
“非也非也,这些诗词非我所做,乃是家乡一些文人所作。”韩飞飞看着李璟的字,实在是太能打击人了,还是不要冒认诗作是自己写的了。
“哦,敢问是庐州哪位大家,竟从未听说有此佳作。”简琛急切的问道。若是庐州出现这样一位大家,却被平白埋没,真是可惜。
李璟却望着韩飞飞,流觞曲水那句诗必是韩飞飞刚才现做,除了清风楼诗会有此项目,其他地方都没有流传,“一些文人?可有名字?”他问。
“他们都是隐居之人,不想透漏名字,”就算说名字,也叫不来呀,毕竟她韩飞飞也不曾见过这些大文豪。
“可有其他诗词?”李璟打蛇赶上,接着问。
“有啊,多着呢,不过我记住的不多。”十几年的学上下来,真正还记得的诗句还真是不多。
“可否让蒙尘名作现世,让天下文人品读研习?”简琛回过神来,也不再追问诗为谁所作。
韩飞飞开心道:“当然可以呀。”对于将古代的诗词带到这里,韩飞飞就当是穿越大神给的任务,虽然她自己真的没记住几个。
“那韩兄你回忆,我与李兄誊写。”简琛也拿起笔,示意韩飞飞开始。
“额,好吧,‘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韩飞飞又来了一首儿童诗词,然后便卡住了。
“韩兄请继续。”简琛等待半天,不见下一首,便出言提醒。
“额,我记不起来了,要不你们给我出题,我想想有没有对应的诗句。”一时让她凭空想,还真是想不出来。
“春。”李璟直接用了清风楼的题目。
“春啊,”韩飞飞重复道,脑袋里还真有不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不对不对,前面还有一句,是什么我想不起来了。”韩飞飞说着坐到座位上,喝了一口茶,“日出江花红胜火,对了,就是他了。第一句是啥来着?”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真是太有意境了!”
“天街小雨润如酥,描写的也十分细致啊。”
在韩飞飞思考诗句的时候,门口已站满了士子们,听了韩飞飞的诗句,都叹为观止。又不忍心出言打扰,都在怯怯私语。
“这位就是写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韩非吗?果真满腹经纶。”一位蓝衣士子对旁边的同窗说道。
“看来不必再比了,此句应题,两首加起来,可不就比‘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要优秀。”绿衣同窗回道。
“不公平,应该叫另一人也作诗一首,共同品鉴。”旁边一位黄衣士子反对。
原来楼下的比试已经结束,众人对于两句诗词无法确定高低,便一同上楼,寻找作诗之人再比斗一场。
“大可不必,”李璟说道,“此两句为一首,都为韩公子所作,不必分一二。”原来他刚才让小厮送下去的是《春晓》的下半阙。
“韩公子可真谓是才高八斗,我等自甘拜下风。”黄衣士子拱手道。
“不是不是,此诗不是我所作。”韩飞飞着急的推据。
“什么?不是你所做?”绿衣士子诧异道。
蓝衣士子闻言也十分震惊,“你怎能冒用其他人诗词参加诗会!”
“但也从未听说过此作品,你们可曾听过这几首作品?”长袍老者走上前来,对一众士子问道。
“未曾。”
“闻所未闻。”
众人回道,也感到十分不解。
韩飞飞吓得躲在了李璟身后,不敢露面,怕被围殴。李璟抬眼看向简琛,示意他解释。
简琛领会,上前一步道:“韩兄已向我与李兄说明,此为他家乡一位隐居居士所作,怕蒙尘,所以来诗会将其录下,任天下学子品读。”
“韩公子有如此胸襟,他日必有所成。”长袍老者走上前来,“老朽清麋书院王绍明,自请为韩公子誊写。”
原来他就是清麋书院的王院长,韩飞飞感叹,院长原来如此平易近人。
“多谢王院长,还请王院长出题,我必竭尽全力,将记忆中诗词统统背出。”韩飞飞也有为天下读书人贡献的想法。
“出题?”王院长疑惑道,“既是诵写已有作品,怎还需要出题?”
韩飞飞囧迫,道:“这不是太多了,脑袋混乱,一时不知从何背起。”
“好,那我便出题,”王院长虽心仍有困惑,但也依了韩飞飞之言,“那便悼念。”王院长料已韩飞飞年纪,必自己写不出悼念的诗句,从而一测虚实。
“悼念啊,我想想。”韩飞飞闭目深思,“我记得有啊。”
“若没有此项,我便换一题。”王院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