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院贾家,李为民夫妻也在,五口人正一起吃着饭。
“棒梗!你怎么不吃鱼啊,汤也不喝,光吃豆腐可不行!”秦淮茹疑惑道。
棒梗闻言,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这鱼汤确实香,但这鱼它笨啊!我都快上小学了,要是喝了这个笨鱼汤,脑子肯定要变笨了!不行,不能喝!’
他看着桌上香喷喷的鱼头豆腐汤,悄悄咽了口唾沫,下一秒又猛然一甩脑袋,开始吃起了自己碗里的豆腐。
可棒梗才一个走神的功夫,师奶李爱华已经用汤勺往他碗里加了一大勺鱼汤。
面对老人家沉甸甸的关爱,棒梗只能苦着小脸把汤喝了。
而这一口鱼汤下肚,就停不下来了。
咕嘟!
咕嘟!
‘嘿嘿!没想到笨鱼汤还挺好喝!’
贾东旭看到这一幕,笑着摇了摇头。
‘看来,这就是所谓的你妈觉得你冷,你奶觉得你饿吧!老人家带娃的方式,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对了,师父,上次忘了问你,老王这人你了解吗?看着还挺实诚的。”师徒俩碰了碰杯,闲聊起来。
“你说的是你隔壁工位的王德发?”
“对!就是他!”
“他呀!确实是个苦命人!早些年战乱,媳妇儿在路上病死了!都没来得及留下个一儿半女。建国不久他就进了轧钢厂,当时厂长还是娄振华。这老王平时在厂里本本分分的,底子倒也干净,你打听他做什么?”李为民有些诧异。
“我就是看对门王姐一个人过日子挺不容易,每天不光要照顾两个老的,还要带着英子一个四岁的娃,想着给俩人撮合撮合!”贾东旭提议道。
李为民闻言默默点了点头,破天荒没有损这个徒弟:“你这个联络员,做的还真不赖!”
......
眼瞅着就快过年了。
这一日,王翠兰和往常一样,在聋老太太屋里收拾。
聋老太太突然递给她一斤肉票:“翠兰啊,这肉票你拿着,过两天,咱们和以前一样,包点饺子吃呗!”
王翠兰一见是肉票,也就伸手接了过来,可一听后半句话,当时就不乐意了。
“老太太,这一斤肉买回来可以,给您做成红烧肉也成。但包饺子,您还是甭想了!我可没工夫慢悠悠去擀饺子皮!”
这话一出,聋老太太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
易中海同样神色不虞:“王翠兰!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们可是付了你工钱的!大过年的,就想吃顿饺子,这过分吗?!”
“切!过分!当然过分了!今时不同往日,以前咱俩是夫妻,现在就是单纯的给钱办事儿!包饺子那是要付出感情的,和家人一块儿吃那才叫香!我和你们八竿子打不着,包什么饺子!有红烧肉吃就不错了!就算要包饺子,那也是和我家英子!”王翠兰直接摊牌了。
易中海被气得脸色铁青,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只不过离了个婚,这日子怎么就过成了这样呢?
就当局面剑拔弩张之际,何雨柱的声音从屋外传来。
“过年咱两家一起包饺子,怎么样?家里就两口人,过年还是得热热闹闹的才好!”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聋老太太和易中海听了何雨柱的话,眸子顿时就眯成了缝,他家不就正好是两口人吗?过年确实得热热闹闹才喜庆!
不愧是我的大孙子啊!就知道你不会忘记奶奶的!
两人一想起傻柱过年准备的年货和做饭的手艺,当场就开始吞起了口水。
聋老太太刚想出声答应下来,谁知王翠兰抢先回答道:“好事儿啊!柱子你上午不来问,下午我也正打算和你提这事儿呢!”
“好咧!那王姨咱就说好了哈!我回去也通知雨水一声。”何雨柱在院子里喊完话,也不理会聋老太太和易中海,径直就回了中院。
聋老太太见状直接石化在原地!易中海更是差点气得跳脚!
王翠兰收拾完就离开了。
这时,易中海才站起身大骂道:“故意的!这傻柱绝对是故意耍我们玩儿的!这小子太不是个东西了!”
聋老太太坐在炕上一言不发,心中却在吐槽易中海。
‘到底是谁不是东西?!要不是你做事儿太缺德,柱子能和我闹得这么僵吗?!’
‘唉!事到如今,说这些也都晚了!只能咬牙一条路走到黑了。’
......
今年,何家和王翠兰家人少,打算凑在一块儿过年,贾家和李家早就搭伙吃饭过日子了,自然是要一起过年的。
随着日子的一天天临近,院儿里的年味也越来越浓。
这个月,贾东旭提前给远在昌平的老娘寄了信,里面除了每个月五块钱的养老钱之外,还额外加了五块钱过节费和一些实用票据,其中包含了几斤棉花票和五斤全国粮票,最关键的,是儿子棒梗写给奶奶的新春祝福。
大家大扫除,赶大集,贴春联!
说到其中写春联的过程,阎埠贵的传统手艺又上来了。
一张八仙桌摆在中院,上面摆着红纸黑墨,外加一个装着花生瓜子的搪瓷脸盆!
邻居们围拢在一块儿看着阎埠贵卖弄文采,主要还是看个热闹。
“老阎!老规矩,喜庆一点儿的,给我整上一副!”前院老杨痛痛快快往脸盆里撒了一大把瓜子,督促道。
一看又来活儿了,阎埠贵当即开始行动起来。
只见他提笔写道:二度梅开喜见春风暖,千山翠涌欣逢丽日新!
横批:万象更新!
“好!”
...
一大半儿人不知道上面写的啥,但主要就是一个捧场!
“老阎!还有我家!我这人俗气,给我写个发财的春联!”李大胆抢先说道,赶忙往脸盆里放了一把花生。
“成!瞧好吧您嘞!”
阎埠贵提笔又写道:二龙献宝财源通四海,百鸟争春福运满九洲!
横批:招财进宝!
又引得众人一阵叫好。
这时刘海中也跑来凑热闹了。
阎埠贵一见他,就把早已准备好的一副对联递给了他:“老刘!你可是咱们院儿里的二大爷,可不能小气了!你这副春联,我可是花了不少心思在里边儿!”
刘海中闻言眼前一亮,觉得今天倍儿有面儿!
展开对联一看:你不二谁二,三下五除二!
横批:儿子有望!
刘海中只认得一个‘二’和一个‘三’,但他还是懂数数的,一数发现只有十个字儿,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
“老阎!你这事儿干得不地道啊!我这春联怎么就十个字儿?!我看别人都是十好几个字!”
阎埠贵闻言,当即开始忽悠道:“嗐!这你就不懂了吧!别的和你说了你也不懂,你就看横批!我给你念哈!”
“儿子有望!看看,多吉利!多实在!你不给个一斤花生瓜子,这都说不过去!”
“你要是不给,那我就只能给你换了!”阎埠贵说着,就单写了一个‘无’字,要把那‘有’字盖上!
邻居们见两人神神秘秘的,急忙凑过来一看。
横批:儿子无望!
“哈哈哈哈!!!...”围观众人顿时哄堂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