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苏行冷嗤一声,不悦道:“既如此,我们说什么,做什么,又干卿底事?!”
苏行念的那点书,虽说写文章费劲了些,但偶尔拽句文还是没问题。
只是他不喜欢文绉绉的。
他觉得那根本就是拐弯抹角说废话。
所以,他很快切换回了熟用的嘲讽模式:
“我说你一个半截身子都入土的人,老老实实呆着,争取多活几年不行?”
“挂着一脸别人欠你八百两银子的倒霉样,出来瞎晃荡什么?”
“别人的事,跟你有什么干系?”
老童生被一通顶撞,气得脸涨红,指着苏行道,痛心疾首道:
“你、你、你!”
“老夫不过看不顺眼说了两句,你就如此谩骂老夫?”
“你可知何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你平日里就是这么对你家长辈说话的吗?!”
苏行耸耸肩膀,两手一摊,摇头道:
“我读书少,我不知道!”
“不过我家的长辈个个都通情达理,没有一个眼红别人家过得好,更没有豁出老脸诅咒别人家小辈的!”
苏行讽刺完,见老童生气得手都抖了,不慌不忙继续道:
“如果你觉得我说实话是在谩骂你,那你报官抓我吧!”
“噗嗤~”天然居中,有几个书生憋不住笑出了声。
苏润见二哥如此强悍,三言两句就ko了对方,便只道:
“二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只要我们站得正,行得直,何惧闲言碎语?”
“走吧!该回去给夫子报喜了!”
无视是对一个人最大的侮辱和蔑视。
老童生手抖得跟得了帕金森一样。
再配上旁边一群看好戏的年轻书生。
若是不知情的人,还真以为此处正上演‘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呢!
但实际上,只是老童生恶不如人。
释放恶意,却被苏行把恶意抓住,加大剂量还了回去!
“站住!”老童生见他们真要走,立刻上前拦着。
顶着苏行警惕而暴躁的目光,老童生愤愤不平道:
“老夫寒窗苦读四十年,坚持巳时初读书,亥时中才敢休息。”
“平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昼夜诵读四书五经,勤于习字,一月休息不过两日,所识之人无一比老夫更勤勉。”
“却至今不曾考中秀才……”
巳初:9:00;亥中:22:00。
老童生说到最后,语气中透出的是难掩的悲凉:
他苦读多年,从意气风发的少年,成了如今鬓发苍苍的老者。
可这几个毛都没长齐的孩子,居然都成了秀才!
他落榜心灰意冷,抬目却见六人春风得意。
他就是不忿为什么自己如此勤勉,却不能考中?
“科举的评判标准,只有文章好坏,不看考生有多努力。”苏润抓到老童生的症结,一针见血道。
围观人群中,有些落榜之人同感老童生的不甘。
但听到苏润的话,也只能叹气。
没办法。
科举就是这样!
名额只有那么点,有人上,就有人下。
都说战场之上,腥风血雨,一将功成万骨枯。
但科举也不遑多让。
区别只在于:将军脚下的尸骸是有形的,而状元脚下的尸骸是无形的。
只要想往上爬,路就都是血淋淋的。
随着苏润的声音落下,老童生心中的执念与希望尽数湮灭。
明明他还是他,但好像一瞬间,脊背就佝偻,目光就沧桑了。
见状,苏润还是没忍心打碎老童生的坚持。
他低低叹了口气,补充道:
“我等往日辰时读书,子时入眠,每月并无休息时间。”
“院试前,自踏入青阳府日起,我等便时常通宵达旦,直至院试结束才能出门游玩。”
辰时:7:00;子时:23:00-0:59。
熬夜一时爽,一直熬夜一直爽。
老童生惊讶抬头,眼中似有怀疑之色。
周边的书生也震惊地看着苏润等人,还小声议论起来。
第一个与苏润等人攀谈的葛兴,问出了众人的疑惑:
“几位如此勤学苦读,连休息时间都没有吗?”
苏行见人质疑,立刻跳出来维护苏润等人:
“那是当然!”
“这一年,他们每旬都得换好几支毛笔,写过的纸摞起来能堆满半个屋子!”
“哪儿有什么轻而易举的成绩?都是昼夜苦学熬出来的!”
当即,不少人倒吸一口冷气,看向苏润等人的眼神已然变成了敬佩。
葛兴好奇追问:
“你们不会累吗?”怎么跟铁打的一样?
张世笑笑,接话:
“当然累!”
“但不敢休息啊!”
“晌午打个盹,都能比同窗少做两篇文章,谁敢停下?”
不过也正是如此,他们今日才能齐齐上榜!
付出就是有收获的!
葛兴心生敬佩,躬身作揖:
“古有囊萤映雪,有凿壁偷光,有韦编三绝,兴以为此皆先贤之举,不想今能亲眼得见!”
“诸位能有今日,天经地义!兴受教了!”
“吾等受教!”其余学子纷纷作揖。
苏润只说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就让众人服气了。
但没说的是。
他们衣食住行都有人打点,解疑答惑的足有四五位秀才。
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且绝对不做无用功,练习的都是院试专项题目。
至于老童生所说的背书?练字?
用苏润的话说:那是启蒙孩童应该做的事情!
他们答题的时候就顺便温习书本、练好字了,谁还天天干这个?这不纯属浪费时间吗?
努力诚可贵,效率价更高!
应试技巧,百试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