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
清河巡抚孔邦的加急文书送到京城。
驿使腰间插着鲜亮的黄色旗子,一路嘶声高呼着:
“八百里加急!拦路者死!”
驾驭着飞奔的骏马直直往京城城门口撞去。
沿路所有百姓,纷纷仓皇让路。
镇守京城大门的城门校尉闻讯,毫不迟疑,当即命手下士卒清理京城道路,驱赶百姓,以供驿使通过。
同时又派人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宫门禀报。
皇城司收到提示,立刻开宫门,同时遣人往紫宸殿去。
驿使一路畅通无阻,驭马直冲进皇城。
紫宸殿内。
熏香袅袅,映照着熙和帝与太子赵叡专注的眉眼。
本是静谧之时。
正五品御前正侍谢天恩,神色匆匆带着一驿使,顺着殿外台阶往殿里冲。
公鸭嗓中还流淌着尖锐的爆鸣声:
“报——清河省八百里加急文书到!”
瞬间,熙和帝与太子全都抬起了头,目光紧盯着殿外。
“速传!”熙和帝沉声道。
八百里加急不代表一天必须跑八百里,更多时候是一种象征:
代表发生了最紧急的事情,要以最快的速度报给皇帝。
每逢此时,驿长会在接到八百里加急信件的第一时间,就准备好快马和精骑手。
只等信件一到,就换人换马,继续送信。
驿使身上标志明显,沿路所有官府看到必须直接放行,协助开道,更无人敢拦截驿使。
驿使随谢天恩匆匆进殿,呈上文书,而后被小太监从侧门引出,安排休息。
熙和帝匆匆阅览,脸色越发阴沉。
虽不曾直接动怒,但他周身的气势却越发凌冽而狂躁。
如同一座汹涌的火山,只等着喷发的那一刻,燃尽世间脏污。
这看得太子赵叡担忧不已。
他当即起身,快步走到了熙和帝身侧给他顺气。
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熙和帝快速下令:
“立传刑部、户部、礼部、工部、兵部尚书进宫议事!”
“传钦天监监正来此!”
刑部掌管司法、刑法;户部主掌财政、税收、土地;礼部掌祭祀、科举等事务;工部掌管水利、建筑等;兵部统率军事。
至于钦天监负责观察天象,占卜凶吉。
大炎六部尚书,均是正二品。
此时,除了吏部尚书之外,全都被召来了。
任谁都知道事情大发了。
殿中。
从太子赵叡,到御前领侍许忠义、御前正侍谢天恩,再到下面没品级的宫人们,脸色全都变了。
“臣遵旨!”谢天恩不敢有丝毫怠慢,躬身一礼,立刻出去办事。
赵叡见熙和帝脸色难看,立刻命许忠义去请太医,又自己拿过了孔邦的奏折开始翻看。
紧跟着,‘久旱逢暴雨’‘清河决堤’‘水淹百里良田’‘数万百姓流离失所’‘青云府被毁’等等字样,先后钻入赵叡眼中。
到底是年轻气盛。
赵叡看完,一掌就将奏折狠狠拍在了龙案上,怒喝道:
“清河堤坝修筑不过三载!居然就能决堤?!”
“花了几十万两银子,就修出这么个东西?!”
“水灾突至,蔺英才身为青云知府,竟敢瞒而不报,还失踪了?!”
“徐飞这个两河总督,还有孔邦这个清河巡抚,连眼皮子底下的贪腐都止不住,怎么干的?!”
无怪乎赵叡如此气怒。
清河省一马平川,既是良田,但也极易受灾。
夏季清河泛滥,时常水淹良田,民不聊生。
偏大炎国库空虚。
当年为了给清河省省出钱粮修筑堤坝,赤狄来犯时,熙和帝二女赵绮自愿嫁往赤狄和亲。
这才能把军费挪出一半,在青云府北侧造了这个堤坝。
结果,不到三年……
塌了?
这不就相当于直接告诉太子赵叡,自己妹妹当年白白牺牲了吗?
但家事再大也是小事。
抛开和亲不谈,贪污是肯定的了。
除此之外,最让熙和帝父子担忧的,就是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了。
民以食为天,食无继则民饥,民饥则动乱必起。
从抛家弃子、典妻当女到烧杀劫掠、落草为寇,最后发展到天子昏庸、聚众起义……
一个王朝的覆灭,不过朝夕之间罢了。
赵叡面沉如水,当即请命:
“父皇,儿臣愿亲往清河赈济灾民、安抚民心,安置流民,保我大炎基业!”
“此去定查出清河堤坝崩溃之因,将京内、地方蛀虫一网打尽!”
清河堤坝几十万两银子,区区一个从四品的青云知府,哪里有这么大的胆子?
其中定有朝中重臣或者地方封疆大吏作祟。
如此大贪,窃据高位,实乃大炎之患!
赵叡如何能不担忧?
熙和帝现在也缓过来了。
虽然赵叡没有将心里的想法全说出来,但两父子只交换眼神,熙和帝就知道儿子在想什么。
“鸿然,此事让父皇再想想。”熙和帝微微皱眉。
他不是不知道这时候派出太子赈灾,定能鼓舞民心,镇压地方邪气。
可他子嗣单薄,赵叡又是悉心培养多年的储君,不可贸然踏入险地。
思来想去,熙和帝也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甚至不得不将念头打到了幼子赵翊身上:
“若不然……让翊儿代你去清……”
赵叡当即打断,坚持道:
“父皇,翊儿才十七,尚未弱冠,整日又只会敲敲打打玩木头。”
“他哪里懂朝政?如何会赈济灾民?又怎么能查出地方贪污腐败?”
“且翊儿尚未封王,就算是只为安抚民心,儿臣这个当朝东宫太子,难道还比不过一个皇子?”
“再者,儿臣作为长兄,已经看着皇姐、皇妹为了大炎远嫁他国,难道如今还要让幼弟替身犯险?”
熙和帝明显被说动,目露犹豫之色。
赵叡见状,两膝一弯,就跪了下去:
“还请父皇成全儿臣为家为国之心!”
“这是做什么?!”赵叡突然来了这么一出,还真把熙和帝惊到了。
他伸手想拉赵叡,赵叡却执意不起。
最后,熙和帝还是成全了儿子:“就依你所言!”
赵叡和熙和帝密谋一番,便将相关安排商量出来了。
“传旨,清河大水,堤坝崩溃,即日起,僧录寺昼夜念经祈福!京城内不得有任何吟曲奏乐之声!”
“传令光禄寺裁减皇室用度,所省金银全部用于赈灾!”
“传令礼部,朕于半月后祭祀禹陵!”
等五位尚书和钦天监监正到的时候,就只有听旨的份了。
“着礼部侍郎宋修齐随太子前往清河省赈灾,以彰朕爱民之心。”
“乘云骑统领冷云率一千乘云骑随行保护!”
“此去太子一并清查堤坝崩溃之事,可便宜行事,自行处理地方官员,不必请旨!”
赵叡领了圣旨,当日就赶赴清河省了。
赈灾粮款紧急筹备,没两日也送出。
与此同时。
熙和帝两封密诏,分别发往了京城左都御史柳玉成府中和清河省正四品卫指挥使周冀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