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所有一切都在这种布置中产生。
1月9日,袁绍大军急速转向,包括西边河北军10万主力,东边河北军12万精锐,急速南逃,分别向着涿城和巨鹿城方向前去。
此时,右北平大战的消息,经过几天的发酵,已经传遍了北方,特别是辽东,由于电报报纸的宣传,人们奔走相告,从南边昌黎,到北边三河郡,全民震动。
诸葛亮坐着小火车,先后的来到了嫩江军,黑江郡,一路所见非凡,不禁震撼。
“冬季严寒,辽东之民却能够烧那煤炭而取暖,主要郡城竟然有温度条件,无论夏冬,皆是常温,”
他进入到此行的最后一站,松江郡中。
只见此时松江城内,各地的工厂冒出阵阵黑烟,基础的工业生产已经铺设到北方。
街道上,不时能够看到减震马车,城市公交穿插而过,交通布置严密规整。
城中百姓不似村中,哪怕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仍然外出工作,或是开设店铺,或是工厂做工,或是前去城内的建筑工地,各有所向,民众生活相比中原要丰富许多。
“辽东之民,皆有所工,而中原之民,皆困于耕地,商贾之业,确实不事生产,但这工厂?却有不同啊!”
诸葛亮随着对辽东了解越发深入,当然也看了不少书籍,对很多的观念理解,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早先他一贯认为,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才是硬道理,这个观点他当然也一直持续到现在。
无论什么时候,商贾仅仅是流动性的增加,生产才是硬道理。
但如果将商贾与工厂相关归纳,那就是大错特错了,工厂从来不仅仅是商业,包括城市建筑等,这些都也是生产的一部分。
“辽东之所以百姓富庶,便在意其不仅仅利用文士治世安民,还利用这些工业,扩大生产,创造就业,富裕百姓,丰富生活。”
诸葛明每每观察,都有所悟。
当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观念冲击到他之时,他便会习惯性的想到在大汉,这种生产模式是否能够践行。
但仔细想想,辽东确实已经尽力融合大汉体系,将这种生产发挥到了极致。
大汉,看似文臣武将两大体系,但其农耕生产,手工生产,甚至是文化娱乐服务,三大主要产业部分,想要保障其质量,就不能完全被工业取代。
辽东所谓的工业化,看似效果很大,但实际上不能改变上层贵族世家的生活,他们所用,所食,所娱,全部都是传统的,不是因为他们封闭,而是实实在在的传统的好。
这种工业化改变最深入的,是百姓,完全是花费大力气,改变百姓了生活,但在很多时候,这相对于是专门为了百姓的生活,重新的创造了一套体系。
这套体系对于公卿王侯的生活,对于他们的利益,对于他们的安全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增幅。
甚至还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在世家根深蒂固的大汉,哪怕出现了这等体系,也仅仅会被权贵掌控,而不是被辽东本身掌控。
“如此繁盛,看似稳定,实则脆弱。”
诸葛亮很能看出其中关键。
辽东好似被某个人强行压制住了,让一个严格围绕其的国家体系得以形成,但也只有他能够压制各方势力的蠢蠢欲动。
一旦他离去辽东,很多的东西,就可能乱套了。
····
诸葛亮走入了一座小茶馆,这是市民聚集的场所,也是每日报纸发行的地方。
每天都会有专门的先生,在这里读每日报纸,以供市民娱乐。
他每到一个城市,也都会买上一份,了解南方情况。
逃出一块钱,拿到一份大报纸,此时诸葛亮不禁感慨:
“此纸虽然不如竹简能够传播大道,蕴养精神,但却能用最简单的成本传播文化,方便百姓生活,甚至让百姓接触文字,辽东到底想要干什么呢?”
他不知道,但诸葛亮清楚的明白,这是他想要看到的。
在他心中,真正的盛世从来都不是出现了多少天下一流的文臣武将,也不仅仅是什么封狼居胥,饮马瀚海。
而是百姓能够真正的吃饱穿暖。
大汉的世家从来都没有将目光真正放到底层百姓身上,留给他们的体系是读书,养望,举孝廉。
而所谓的报纸,工业生产,甚至工业品的使用,对他们都没有太大增幅。
除了农机和化肥,还有部分农产品加工产业能让世家子弟生出从基因的渴望之外,这所谓的“辽东变革”,在他们眼中好似就是一个地域型文士的专属技能罢了。
诸如河北商贸,诸如中原屯田,诸如江东河网。
在神话三国,所有的大变革,好似都凝聚在文士武将的天赋传承上,所有的短暂的问题,在他们眼中都是昙花一现的,真正能够留下来的很少。
当诸葛亮看到报纸上《右北平大战大胜》的字眼后,他的心情很平淡。
辽东此次南下他未曾跟随,就是在短暂接触之后,真正的理解了辽东的实力,也明白这次最起码能够稳定幽州一地了。
他没有必要去。
很简单的道理。
但今日看到这场大胜,诸葛亮还是感到了酣畅淋漓:
“徐元直果真为大才,关云长也不愧双一流统帅,右北平大战之后,此二人是要名震天下了。”
“嗯,简宪和也有舌辩之才,辽东竟然能够聚集如此多的人才,看来这段尘确实有识别天下人才之能了。”
正当他感慨时,却见到茶馆内气氛并不对劲。
正常情况下,如此明主南下取胜,他们应当是振奋的,可是仔细听来,不免有些丧气。
“将军南下一战成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啊!”
“唉!我们辽东多好,只要封锁住山海关,敌人又怎么能够进来,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一想到当初在并州的日子和现在相比,真的庆幸啊!”
“这一切都是将军的功劳,我是真的不想将军南下,如果说真的待在中原不回来了,那我们怎么办啊!”
“对啊!要不是将军镇压那些异族,高句丽人,鲜卑人这些能服气吗?我们村里有几乎高句丽人,我一看都不是什么好东西,现在老老实实的,等到将军离去了,说不定干些什么呢?”
“我不是害怕这些,我就害怕将军走了,分给我加的土地会不会被抢走,现在那些豪族世家都老老实实的,将军这一走,他们什么尿性我能不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