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思索了片刻,点了点头。
“好,每日两个小厮出门采买,不可再多一人!”
张玉话音落下转身离去。
“燕山卫听令,驻扎于孔府四周,任何人都不可离开!日夜保护!”
孔希悦望着张玉离开的背影,眼中浮现起一抹阴霾。
孔希悦心底隐隐有种不安,好像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
金陵,皇宫,武英殿。
夜色如墨,距离白莲教三大分舵被剿灭,已经过了五日时间,朱棣的密报抵达金陵。
嘭!朱元璋将奏书拍在御案上,怒气冲冲,“胆大包天!他们竟然暗中勾结白莲教!”
皇太子朱标微微颔首,也是惊讶不已,“山东的富户,已经家财万贯,却与白莲教有勾结,所图的又是什么?”
“还能是什么?”朱元璋冷哼一声,“有白莲教在,就可煽动当地的百姓暴动,他们手里就有了与朝廷对抗的手段!”
“他们当而今还是暴元不成?结党营私,妄图对抗朝廷!让老四给咱往下差!”
前元施行的制度,乃是“包税制”,乡贤士绅拥有很大的自主权。
前元朝廷对各地基本是“放养”状态,你只要缴纳足够的赋税,我不管你私底下怎么干,干什么。
故前元灭亡之后,有大批的士绅怀念前元,朱元璋也说过“元以宽失天下”。
朱标轻声说道:“父皇息怒,那些富户勾结白莲教,老四自会将其铲除,经过此番,山东定会海晏河清。”
“没那么简单。”朱元璋背着手来回踱步,道:“山东的情况比咱想象中还要糜烂。”
“传讯给老四,不用有什么顾虑,再将咱的佩剑送给他,告诉他,咱给他‘便宜行事之权’!”
朱标倒吸一口凉气,有了“便宜行事之权”朱棣岂不是想做什么都可以?
“父皇,老四是个急性子,真起了猴脾气无法无天,万一闹出什么大事怎么办?”
朱标担心,朱棣过刚易折会伤到。
朱元璋摆了摆手,道:“老四又不是小孩子,那小子有本事,按照咱说的做就好!”
朱标无奈只好去办,朱元璋缓缓地走出武英殿,望着满天星辰,道:“老四,你可千万别让咱失望啊!”
朱标仁善敦厚,斗不过那群文臣,朱元璋要看看,朱棣究竟能做到哪一步,是否能合他的心意。
山东,济南府,转眼到了五月底。
这一日,燕王朱棣召集山东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等官员议事。
“诸位大人这半个月来辛苦了,审讯各地缉捕的士绅,审讯白莲教逆党,诸位劳苦功高!”
燕王朱棣拱拱手,说道。
“本王在这里感谢诸位大人!”
山东布政使吴印赶忙起身,连声说道:“燕王殿下言重了,这都是下官等的本分,怎么敢说辛苦?”
“反倒是燕王殿下您,夙兴夜寐劳累了,您可要保重身体啊,殿下!”
按察使曹赞大点其头,说道:“殿下,论辛劳论功劳,殿下您才是排第一位!臣等怎么能说辛苦?”
顿了顿,曹赞笑容满面地说道:“不知殿下召集吾等有什么事?是不是案件又有进展了?”
燕王朱棣微微颔首,笑着说道:“今日来,主要是宣布两个好消息,第一个好消息,案子已经审查完毕,不日将结案!”
哦?吴印、曹赞,还有诸位官员闻言,无不是松了一口气。
从白莲教被攻破后,他们就忙着领着燕山卫到各地抓人,然后便是无休止地审讯、羁押、
每个官员都忙得脚打后脑勺,还要担心被波及,好不容易,终于结束了!
吴印的笑容更盛,道:“恭喜殿下,贺喜殿下,如今民乱渐渐平息,殿下终于能回京复命了!此乃大功一件!”
燕王朱棣笑容颇有深意,道:“那就借你吉言,好了,还有第二个好消息,经过锦衣卫审讯,已经确定,曹有德一家与孔希悦有染。”
“曹有德支持白莲教,便是孔希悦从中牵线搭桥,本王怀疑,孔府与白莲教、民乱、匪寇之横行,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全场鸦雀无声,死一般地沉寂。
吴印、曹赞的笑容彻底僵住,其他官员也是面面相觑,吴印的声音微微颤抖:“殿下此言当真?”
“岂能儿戏?”朱棣面色严肃,说道:“所以从今日开始,本王就要前往山东曲阜,缉捕孔希悦!查封孔府!”
我的天爷啊!
吴印觉得天都要塌了,他连忙说道:“殿下不可啊!孔府那是衍圣公府邸!乃天下士人向往的圣地,岂能查封?”
其他的官员也都炸了锅,纷纷劝阻。
“殿下三思,孔府圣地便是陛下都要礼让三分,您若查封岂不是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
“殿下!此事事关重大,还请殿下送信往金陵,请陛下来定夺此事吧。”
“殿下!衍圣公乃是陛下亲封,更是天下文人共尊的圣人,请殿下三思!”
……
燕王朱棣的嘴角微微上扬,道:“诸位大人的意思本王明白了,放心吧,本王办事要看证据。”
“若孔府老老实实地将孔希悦给交出来,自然不用查封孔府,可若是孔希学不识好歹,包庇罪犯,本王岂能饶了他?”
吴印、曹赞对视一眼,皆是无奈与心惊。
孔府若是将孔希悦给交出来,那孔家的门楣与颜面还能剩下多少?孔府怎么可能轻易交人?
众人皆是忧心忡忡,燕王朱棣可不管那么多,大手一挥,道。
“吴大人留在济南府总领山东政务,配合都指挥使司平息民乱,本王与曹大人前往山东曲阜,会一会那孔圣人!就这么定了!”
燕王朱棣雷厉风行,当晚就启程,前往山东曲阜。
吴印回到了自己家中之后,立刻叫来心腹,让心腹往山东曲阜送书信,让心腹一定要快马加鞭,赶在燕王抵达曲阜之前,送到书信!
两日后,山东曲阜,孔家。
孔家这些日子,一直处在惴惴不安之中,张玉领兵围了孔府也不肯消停。
每日带着兵卒操练,喊杀声不绝于耳,从孔府的各个方向传来,扰得孔府众人烦躁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