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苏布衣睁开眼睛,便对着素雅女子羞涩出神的眸子,不禁轻笑了一声。
“这是洞房花烛了,才想起来看夫君的长相?”
嘤咛一声,赵清雅俏脸红透,连忙趴在了他的怀里。
“怎么还害羞了?”苏布衣摸着她的青丝,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
赵清雅撅了撅小嘴,羞恼得白了他一眼:“你敢这么跟兰先生说吗?”
“那自然.....不敢!”
“哼!欺软怕硬。”赵清雅在他怀里蹭了蹭,听着他的心跳,莞尔一笑。
“起来吧,好不好?今天我们一起出去走走,知道你到了北境,肯定又要忙起来了。”
苏布衣伸了一个懒腰,坐起身来看着女子服侍他,一双扑闪的眸子里似乎格外羞涩。
不由自主凑上前去看着女子美眸,笑而不语,脉脉含情。
赵清雅手上一顿,美眸怔怔的望着他许久,玉手捧住了他的脸颊轻轻吻了上去。
许久,微微喘息趴在他的肩头,娇俏的身材贴在了他的怀里。
“夫君?”
“我在”,苏布衣搂了搂盈盈一握的细腰,温柔的摸了摸他的青丝。
“以后我就是你的亲人了,以后做噩梦时候就想我。”
“嗯!”赵清雅搂着他的脖子美眸微红,不过忍着慢慢分开。
“起来吧,不要饿肚子。”
“好!”苏布衣这才下床吃饭。
两个人,最简单的饭菜,胜似人间美味。
饭后
苏布衣怀里抱着小狐狸,被素雅女子挽着手臂朝着一处石窟而去。
走过山峦,便能见到那些悬崖之上的佛像。
苏布衣笑看女子问道:“夫人可知这石窟的来历?”
赵清雅通读史书和道藏,抿唇一笑傲娇道:“夫君想考我吗?”
摇摇头,苏布衣淡然一笑:“谁敢考教学宫小夫子?”
赵清雅翻了个白眼,美眸看向那些石佛石像,不禁有些惋惜。
“当年,达摩祖师西来,曾劝阻过当权者,说过修佛塔佛像,若是为了功德便是无功德,时至今日这些人还是不长记性。”
苏布衣点了点头,不过勾唇一笑试探道:“那若是将来有一天,我也提倡在此地建一些寺庙呢?”
赵清雅微微一怔,思索了一刻问道:“夫君所为何事?”
苏布衣抬头看向石佛,能感受到那股慈悲之意,以及来自身心之中的共鸣。
“因为我觉得心有安放,便是太平逍遥。”
赵清雅抬眸随他仰视,微微沉默之后,意味深长一笑。
“儒释道三家合流,只要能为后来人安心,亦或者能让后来在此之上拔高,便是教化之功。”
“夫君如何有这般感悟?”
苏布衣刮了一下她的琼鼻,扑哧一笑:“这好像是小夫子自己说出来的哦。”
“可那也是夫君的点拨,所以夫君才是我的缘起!”
赵清雅深深的望着他,一字一顿格外用心用意,就像是客栈砌墙之时的认真。
苏布衣抿唇一笑用力点头:“那我就是你的缘起!”
怀里小狐狸嘤的一声睁开眼睛,随后落地化作了完美妩媚的青九。
媚态水润的眸子闪过一道金光,随即笑盈盈笑看苏布衣。
“夫君,北齐亡了。”
.......
北境之上,雁门关
守将曹武如何也不会想到能见到那个金枝玉叶的女子,而且还是在这匈奴大兵压境之时!
正在二人柔情之上,一旁白衣讪笑了一声:“曹将军,匈奴都要大兵压境,咱能不能晚一点儿再叙旧?”
曹武扑通跪倒:“末将愿意投降南梁!”
“好了!本王替天下谢过将军镇守边关之任,若是此战以后你我活着,本王保证让你依旧是北境守关统帅!”
曹武激动的看了一眼女子,随后恭敬的行了一礼:“谢过王爷!”
之后
大梁军队入城,直面匈奴南下大军。
周衍深深看了一眼白衣男子,有些犹疑道:“你确定要去?”
苏布衣双手撑着城关,目光如刀,热血沸腾:“虽千万人,我要去那便去!”
顿了顿,站起身来咧嘴一笑:“长安不是我的家,西蜀也不是我的家,金陵也不是,我李唐皇族的家便在这太原之上!”
“皇兄已经去了,我不能让雪儿被后来人指责,只会文治,不善武功!”
开怀一笑,周衍抱拳扑通跪倒:“江东周衍,恭送王爷!”
苏布衣回头朝南看了一眼,换上了一身白衣白甲,抬手一雌一雄双股剑在手,随后跃下城关。
城门大开,一匹白马如龙般破关而出,身后乃是一万铁骑。
安川王李恒咧嘴一笑,朗声高呼:“皇兄,北辰来了!”
此时。
明月楼和东宫两位女子心口一痛,抬头之间,一袭青衣化虹而去直奔长剑所去方向。
苏兰扑通跪向西蜀方向:“愿父皇保佑北辰和皇兄凯旋!”
萧映雪站起身来,深呼吸一口气,凤眸死死盯着北境沉默不语,周身龙气升腾不息。
李素灵蹙了蹙秀眉,遗世独立,御风而行:“夫君,等我!”
这一日,东西两线全面出击,有两队骑兵绕过了大军,直奔匈奴后方而去。
七日后
周衍站在北境的尸山血海之上,望着烟火纷飞的断壁残垣,英伟的脸上满是疲惫。
“快看,匈奴撤军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句。
“撤了”“撤了!哈哈哈”
“......”
周衍苦笑了一下,一双眼睛死死盯着沙场。
因为那个人还没有出现。
这一日,长安有龙策马直入草原,长枪在手,如入无人之境。
又过了数日
雁门关来了一个文士,虽然布衣打扮,却依旧难掩国士风采。
周衍卸甲下城,二人坐在一个简陋的酒馆,一起喝了一顿酒。
文士离开前拱手一笑:“天下已定,略当归隆中了,周郎若有闲暇可来卧龙岗上寻我!”
周衍爽朗一笑,抱拳还了这一礼道:“自当前往!”
之后,周衍写了一封战报给到金陵,卸去一身甲胄,随着乔蕴一路南下回金陵。
这一年草原上青草长的极好,掩盖掉了所有的硝烟战火,匈奴内乱一分为三各自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