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两天后,10 月 16 日,道琼斯指数如同断了线的风筝,单日暴跌 4.6%,创下历史最大单日跌幅,整个华尔街陷入了混乱,投资者们纷纷抛售手中的股票,试图挽回损失。
10 月 19 日,这个注定被载入金融史册的日子,被后世称为 “黑色星期一”。
一大早,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大厅就挤满了人,交易员们紧盯着电脑屏幕,额头上布满了汗珠,随着开盘钟声的响起,道琼斯指数如决堤的洪水般暴跌,短短几个小时内,就狂泻 508 点,跌幅高达 22.6%。
纽交所的成交量也急剧攀升,达到了 6.04 亿股,是平日成交量的三倍之多。
与此同时,这场金融风暴迅速蔓延至全球。
在港岛,恒生指数开盘后一路走低,单日跌幅达到了 11.3%,为了避免市场进一步恐慌,香港证券交易所决定次日停市四日。在伦敦,富时 100 指数下跌 10.8%;在德意志,dAx 指数暴跌 13.3%,整个欧洲市场哀鸿遍野,投资者们损失惨重。
这场股灾的传导机制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
程序化交易触发了止损机制,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瞬间失效,市场的流动性瞬间枯竭,恐慌情绪如同病毒一般,在各个市场之间迅速蔓延,黄金价格单日暴涨 6.2%,成为了投资者们避险的首选。
而美元兑日元则暴跌 4.8%,国际货币市场一片混乱。
远在瀛国,尽管 10 月 19 日当天日经 225 指数暂时稳住了阵脚,但第二天,也就是 10 月 20 日,灾难还是降临了,日经 225 指数开盘后便大幅跳水,当日暴跌 14.9%,创下了战后的最大跌幅。
为了稳定市场,瀛国央行紧急注资 4 万亿日元,这相当于瀛国 Gdp 的 1.2%,大藏省也秘密指示四大券商护盘,野村证券更是单日买入 5000 亿日元的股票,试图力挽狂澜。
短时间内,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大厅里,原本一片死寂的氛围被打破,股价在大量资金的涌入下,出现了短暂的回升,交易员们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这时候的他们不会想到,大量资金的涌入如同决堤的洪水,会迅速流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银行的存款量将急剧攀升,企业账户上的资金也越来越多,原本为了稳定市场而释放的流动性,逐渐开始泛滥。
随着资金的不断增多,市场上的投资机会却没有相应增加,企业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项目,大量资金只能在金融市场里空转,股票市场虽然在短期内得到了支撑,但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善,资金在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之间来回流动,造成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房地产市场也受到了波及,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领域,房价开始进一步地飙升,东京的地价会在短短几个月内迅速上涨,普通民众望着高不可攀的房价,只能望房兴叹,而房地产开发商们则趁机大肆圈地建房,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泡沫。
瀛国央行和大藏省会在几个月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采取措施收紧流动性,但到时候市场已经形成了对宽松货币政策的依赖,收紧政策的实施将面临着巨大的阻力。
-·-·-
五日后,华国执政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京城国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们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征程。
在热烈的氛围中,代表们认真聆听,深入讨论。
“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的提出,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华国前行的道路,代表们深刻认识到,华国正处于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阶段,这是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阶段,也为制定改革开放政策筑牢了根基。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得到了代表们的高度认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让国家富起来、人民强起来,成为所有人的共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国家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坚持改革开放,则为国家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经济体制改革的议题,成为了讨论的焦点。
当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提出时,会场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电视前关注着大会直播的秦奕也是格外兴奋,因为这这个体系的正式提出提前了整整五年,这代表华国会在拥抱市场经济的路上走得更快更坚决。
代表们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目标的提出,将彻底打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插上翅膀。围绕这一目标,代表们各抒己见,从市场机制的建立,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深入的探讨。
“三步走” 发展战略的制定,更是让代表们看到了国家的美好未来。第一步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在不懈努力下已逐渐实现;第二步让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目标清晰可见;第三步基本实现现代化,虽然任重道远,但代表们充满了信心。
政治体制改革同样被提上了重要议程。
党政分开的理念,让大家认识到,只有明确党政职能,才能避免以党代政,充分发挥政府机构的作用。
完善国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让民主的氛围更加浓厚。
领导干部队伍年轻化和知识化的推动,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退休制度,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大会的进程中,人事调整工作有序进行,一批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的干部走上了新的岗位,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注入了新的血液。
这场大会的胜利召开,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论和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成为指引改革开放的核心思想。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指明了方向,政治体制改革的探索,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贸易与关税国际组织华国工作组组长——钟表国大使吉拉德主席,此时也已经完成了对华国贸易体制的初步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