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松英微微颔首,目光中透露出浓厚兴趣,示意秦奕继续。
秦奕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勾勒运维与应急体系的大致框架。
“基于机场运行控制中心的特性和实际需求,运维与应急体系的首要任务,是搭建一套 7x24 小时不间断的实时监控系统。”
秦奕边说边在白板上绘制,“这个系统不仅要监测机场的核心设备与关键系统,还需对跑道、滑行道、灯光系统、登机桥等物理设施,以及航班保障进度、旅客流量、气象条件等运行数据,进行全方位监测,确保异常情况能第一时间被察觉。”
吴松英微微皱眉,提出疑问:“跑道、滑行道这些东西的状态监控,现在可没有什么好的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控,我们现在是打算组织一批人去定期巡检相关设施的,而且设备故障也只能依赖地勤人员现场反馈。”
秦奕笑了笑:“没有问题的,运维体系也是一个需要长时间建设的体系,一开始没有传感器数据,那就只记录事故的出现就可以,方便后续复盘,之后随着技术的发展,肯定会有越来越便捷的设备,我们到时候再将相应的传感器纳入系统里面即可。”
“最关键的地方是要先建立好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后面的细节慢慢填充即可。”
吴松英想了想回应道:“确实是这个理,而且本身事故就是需要记录的,这个倒也不会对巡检人员造成太大的工作负担,反而尽早数字化这些事故报告后续会更方便优化。”
“是的。”秦奕接着说道,“只要有了数据,我们运维体系就能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筛选与分析,判断后续如何改善运维体系,数据驱动也是信息化系统的一大价值体现。”
“而后续随着相关的传感器逐渐丰富了之后,我们可以提前设定好各指标的正常阈值,一旦数据超出阈值,系统就立即触发预警机制,这比人工可就要可靠不少。”
“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预测性维护技术,分析设备的历史数据,预测故障发生概率,提前安排维修,同时为不同场景制定标准作业程序,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
说完,秦奕在白板上写下 “应急预案分级分类”。
他说道:“除运维监控这种预防性的处理之外,我们还得制定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为应对不同严重程度和类型的突发事件,我们需要对应急预案进行分层设计,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秦奕顿了顿,指向白板上新写的 “一级预案(常规事件)”。
他说道:“一级预案主要针对航班延误、设备短时故障这类常规事件。”
“就拿廊桥对接失败来说,地勤人员一旦发现问题,需在 5 分钟内上报至控制中心,中心值班人员迅速协调维修团队赶赴现场抢修,同时,值班人员也要通过控制中心的信息发布系统,经航显屏、广播等渠道,向旅客通报延误原因及预计等待时间。”
接着,秦奕将马克笔移至 “二级预案(专项事件)” 处:“二级预案针对航空器偏出跑道、旅客突发疾病、危险品泄漏等专项事件。”
“要是发生航空器偏出跑道事件,塔台管制员第一时间向机场运行控制中心报告,中心立即启动二级应急响应,指挥塔台引导后续航班在空中盘旋等待。”
“与此同时,中心还需要完成各项事情。”
“一是尽快与消防部门取得联系,让其在跑道周边设置安全隔离带,防止发生火灾。”
“二是调度医疗急救团队迅速前往事发地,对机上受伤人员展开救援。”
“三是指挥设备保障组检查跑道及周边设施的受损情况,为航空器复位或拖离做准备。”
“如果依靠工作人员人工一个一个打电话去联系的话,效率肯定上不来,所以最好是运行控制中心这个系统能够和其他部门的系统连通起来,控制中心将现场的相关情况快速同步给相关的几个部门,这样一来整个整个时间的处理肯定能快很多。”
“而三级预案,应对的是恐怖袭击、自然灾害、大规模系统瘫痪等极端事件。” 秦奕加重了语气,“一旦发生恐怖袭击,机场安保部门在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上报机场运行控制中心。”
“中心立即启动反恐应急预案,指挥安保部门封锁机场各出入口,组织安保力量对恐怖分子进行围堵,同时中心还需要协调公安、武警等外部力量支援,调度消防和医疗部门在安全区域待命,随时对受伤人员展开救援。”
“除了分级分类管理,我们还需明确场景化处置流程。” 秦奕接着说,“场景化处置流程和分级分类目标一致,都是希望保障机场的安全、稳定运行,不过场景化处置更聚焦于特定场景下的具体行动步骤和资源调配。”
“例如地震和台风虽都属于三级预案中的自然灾害分类,但由于灾害特点不同,在设施检查、资源调配等方面的处置流程会有所差异,我们在控制中心提前定义好了相关步骤,事件发生时相关人员就能更关注每个环节的细节和执行效果。”
吴松英思考片刻,补充道:“应急预案不仅要制定,更要定期演练,保障各部门协同配合顺畅。”
秦奕点头赞同:“没错。后续我们会以机场运行控制中心为核心,安排桌面推演和实战演练,模拟各类突发场景,让大家熟悉应对流程,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而且每次演练后,都会将数据收集起来,后续还能基于数据分析事件根源,更新应急预案,持续优化体系。”
接着,秦奕详细介绍起运维与应急体系的其他关键内容。
在人员能力与协作机制方面,管制员、调度员等关键岗位人员需取得 IcAo 或局方认证,并定期复训。同时,开展跨岗位协同培训,借助机场协同决策系统共享信息,召开运行协调会,提升协同能力与保障效率。
在应急资源保障方面,控制中心需要动态管理物资库,设置库存预警,与消防、医院、公安等签署联动协议,确保快速响应。”
吴松英听完笑了:“很棒啊!小秦,你设计这个信息化系统还帮我把机场整体的运维和应急体系都考虑到了,后续我建立机场相关组织的时候也可以参考参考你这一套体系。”
秦奕回应道:“毕竟机场运行控制中心这个系统就是跟机场方方面面的运营都相关的,所以我想得也多了些,不过我目前也就只是根据自己的设想来制定相关的体系,这里面应该还有很多不足的,后续需要在研发的过程中进行调整。”
吴松英正色道:“是这么个说法,那你这四步计划预计研发时间是多少呢?我们这个机场可是打算 88 年底就对外运营的了,这系统这么复杂,可不要到时候还要我们机场等你这个系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