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知州陈襄有个弟弟,叫陈章,绍圣中曾以左朝议大夫知临邛,为官所到之处,“茂着廉明,士民皆服”。

这几天,从知州陈襄那里得知陈章生了个儿子,作为其哥哥的同事兼搭档,苏轼还是作诗予以庆贺。

过了些时,苏轼还在新城县(今富阳新登镇)会晤了晁补之,两人唱和了诗词。

吴兴县词人张先(字子野),苏轼任杭州通判时,老张已经八十五岁了,不仅家中蓄有声妓,还传出消息他欲买妾。

于是,苏轼赠其诗云:“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

张先这个人,提到他总让人一下子就会联想起白居易,一是两人都较为长寿,二是都在年迈之际蓄有妓妾。这两个人中,白居易是苏轼的偶像,而张先则是苏轼的诗友兼知己。

面对苏轼的调侃,老张倒也不恼,还煞有介事地和了苏轼的诗:愁似鳏鱼知夜永,懒同蝴蝶为春忙。

张先的这两句毫无虚伪做作的性情之语,竟被苏轼所由衷地激赏。

十月间,杭州一所寺院里的牡丹开了数朵,爱好牡丹的陈襄兴余做了四首小诗,苏轼煞有介事地唱和了七绝四首。

要说诗词唱和,这也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不平常之处在于,苏轼的和诗里又有几处被指摘为讥讽朝廷的词句。比如“化工只欲呈新巧,不放闲花得少休。”(《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其一》)被指为讥讽当时的执政大臣,以比化工但欲出新意擘画,令小民不得暂闲也。

“谁信诗能回造化,直教霜卉放春妍。”(同上)这种做法,苏轼也认为是不合时宜的。

也就是说,这种做法完全是违背了自然规律的,是注定失败的。

还有词句用“雪霜羞”反衬牡丹盛极一时,然而,这只不过是造物主意欲“呈新巧”的做法而已,言下之意,变法无非是为了哗从取宠,想弄点新花样而已。毕竟,这初冬的牡丹花不是正常开放的,已经是违背了自然的规律。

当然,苏轼这里表面是说花,实际上是隐喻王安石的变法。只是,诗中委婉地告诉了大家,新法是一件让春花冬放的荒唐事,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这几天,天竺的灵山寺里给苏轼捎信过来,说海月禅师圆寂了。

其实,在海月禅师卧病在床之际,就已派人到山下来请苏轼上山,但苏轼正值公务繁忙,抽不出时间前往。

当时海月禅师曾留下遗言,一定要等到苏轼上山后,自己的遗体才能下葬。

一方面是出家之人对于苏轼这样的官家身份极为看重,另一方面更是对苏轼真心的推崇与无与伦比的友情。

在苏轼毕生交往的僧人中,海月禅师惠辨是一位能超脱于凡俗之间的高僧。

我们前面提到过,作为都僧正的惠辨,就是处理一些寺院里的财务、案件、文书以及迎来送往等事的僧人,类似于今天的寺院办公室主任,说白了,就是在和尚中的情商较高者。

惠辨原是杭州天竺灵山寺明智大师祖韶的两个弟子之一,另一为辩才禅师元净。听说海月禅师惠辨事先毫无征兆,早晨起来从容地洗漱之后,还一一拜谢了众僧,然后就趺坐而寂。

惠辨的故去,令苏轼非常难过。

想起了二人曾经在一起相对而坐的时光,“今夜生公讲堂月,满庭依旧冷如霜。”(《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其一》)同时,苏轼再遇到诸多因难解问题而烦恼之时,“欲访浮云起灭因,无缘却见梦中身。”(同上)再也不能去寺院里拜访海月禅师,再也不能在淡然对坐中,随便听上海月禅师的几句话,使心中的郁结顷刻间烟消云散了。

办完了海月禅师的后事,苏轼在西湖周边游览之时,从一位砍柴的樵夫手里收到一幅《春山》横轴,画很有格调,画上的题诗更是超凡脱俗。

当时,苏轼感到很奇怪,到底是何人所作,况且一位素不相识之人为何要送给自己这样的画作。

于是,苏轼便四处向西湖边上的高僧们打听,作画者到底是何人?结果,有僧人看到画作后,竟认出是李颀秀才所作。

等苏轼见到了此人,才发现两人脾气相投、相谈甚欢。

李颀,字粹老,少年进士,曾经被朝廷授予过官职,但他毫不吝惜地放弃了。

弃官之后,李秀才成为了一名修道之人,常遍历湖、湘之间,晚年非常喜爱吴中的山水,便隐居于的大涤洞天。此人不仅擅长丹青,间或还作一些小诗。

就在李秀才往来苕水之上期间,一旦遇到名人胜士,必会与之交游周旋。

在得知杭州通判苏轼是一位名士后,就以幅绢作《春山》图横轴一幅,并题诗其后,也不署名,交给一位樵夫,并附上百余钱,嘱咐其随身带上此画,一旦遇到苏轼本人,就转交给苏轼。

樵夫也不知这位道人的身份,只能照办,于是就将画作交到了苏轼的手中。

苏轼对此事愈加惊奇,面对李秀才这样的一位奇人,待重新展开画作仔细端详时,李颀画与诗的高雅格调,竟使得苏轼发出了“诗句对君难出手,云泉劝我早抽身。”(《李颀秀才善画山以两轴见寄仍有诗次韵答之》)这样的感叹!

他还认为,李秀才的画能够“尽物之变,秀润简远,不能为人特作,为世间所绝少。”

就在苏轼对李秀才的画作赞叹有加之时,转运司下达了指示,要求苏轼带队前往常、润、苏、秀等州县赈济饥民,钱塘县令周邠与柳子玉作为随行。

一行人雪后到达临平,苏轼同柳子玉一起在一僧舍里拜访了知州陈襄的朋友陈烈,傍晚到了秀水县西北十五里的永乐乡本觉寺。

在本觉寺苏轼一行又看望慰问了乡僧文及,其时文及正在病中,于公于私,看望体恤一下文及这样的弱势群体,也是苏轼此行的正式内容。

在秀州(今嘉兴与松江一带),钱顗(音易)(字安道)给苏轼送来了建茶。

钱安道这个人,也是因为攻击过王安石而被贬谪的官员,也许是物以类聚的缘故,苏轼与他相见后,格外觉得有说不完的话。而老钱送给苏轼的建茶,也必定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用心之物。

建茶因产于福建建溪流域而得名,此茶以宋代建州建安县(今建瓯)的北苑凤凰山一带为主体的产茶区,其代表的北苑贡茶闻名于世,是中国御贡史最长的茶。

可以说,建瓯茶事,在漫长的茶史上,留下了令人惊奇的熠熠光芒。

归结起来,建茶有以下“六绝”:一是建溪官茶天下绝;二是建安斗茶天下绝;三是建盏茶具天下绝;四是凤山茶神天下绝;五是建瓯茶业天下绝;六是北苑茶文天下绝。

喝了老钱的建茶,然后就少不了与钱安道唱和两首

。我们发现,一旦苏轼遇到情投意合之人,在作诗时就不免把持不住,常常将自己的内心知无不言、倾囊而出。

这一次与钱安道的和诗也不例外,“草茶无赖空有名,高者妖邪次顽懭。”,“收藏爱惜待佳客,不敢包裹钻权幸。”(《和钱安道寄惠建茶》)等句被指为借此讥讽当世变法集团中某些所谓的“小人”。

在接待苏轼一行的筵席上,“如今且作华阳服,醉唱侬家七返丹。”(《钱安道席上令歌者道服》),老钱令歌姬们身穿道服,为苏轼醉唱《七返丹》来助兴。

“七返丹”是传说中的一种丹药,有增功保健的功效。

传说“七返丹”功参造化,练气之士,得此一粒,可抵二十年勤修之功,即普通人服之,亦可明目轻身,得享遐龄。

对于少年时期就从学于道士的苏轼来说,这种接待方式是在合适不过了,可见老钱人家也是在事先下足了一番功夫的。

到了苏州,在苏轼的主持之下,原籍成都府的通长老被请出来作为苏州报恩寺的主持。

这位通长老出身于成都府的仕宦之家,在西蜀原是名门望族。他早年就精研《诗经》、《三礼》,幼年就胸怀大志,有着高远之心。壮年时,本来仕途将成,却又抛弃了官职,从儒者变身为佛徒,但后来却从未抛下对儒学的研习。

让这样一位有着儒学基础的佛徒出任报恩寺的主持,在此地振响法铃,教化一方民众,实在是实至名归。

苏轼此行,本来是要赈济饥民的,但从当代鲁迅先生的作品里,我们知道了民众的心理饥渴也是要好好地赈济一下的。

在苏州,得知苏轼前来,知州王诲(字规父)便取出仁宗皇帝赐予其父的所作飞白书,想让苏轼做一篇记文。

这篇飞白书是庆历年间仁宗皇帝赐给王父王举正的两个飞白大字“端敏”,王知州想让苏轼写篇记文连带这两个大字刻成石碑流传后世的。

在苏轼看来,仁宗一朝上天下民融洽合一,天子臣僚欢畅舒心,仁宗本人更是敦厚质朴,恭谨有礼,被世人称为仁厚长者。同时代被仁宗擢拔的士大夫,成就都早已光辉四射了。

因此,带着对仁宗皇帝的深厚崇敬之情,苏轼为王诲写下了一篇记文。

苏轼的诗词堪称宋代的翘楚,但也有不喜欢他诗的人,方惟深便是其中的一位。

结束完秀州(今浙江嘉兴)的赈灾工作后,苏轼又来到了苏州。苏州名士众多,文采风流,其中有一个名叫方惟深的诗人尤为知名,苏轼特意前往拜访。

方惟深,字子通,本莆田人,后移居于苏州。他早年通经学,尤工于诗,举进士不第,与弟躬耕于陇亩,寄情于山水。

此人早年便通经学,尤工于诗,为乡贡第一,后举进士不第,即弃去,与弟躬耕于乡土。

方惟晚岁深隐于吴地,以其诗名行于世,其诗格调之高直追晚唐诸人。

方惟深是王安石的弟子,和他关系极佳,曾有诗云:

《谒荆公不遇》

春江渺渺抱樯流,烟草茸茸一片愁。

吹尽柳花人不见,春旗催日下城头。

全诗采用融情入境的手法,无一字直接描写访人不遇的怅惘之情,而通过春江、归帆、烟草、柳花、春旗、落日来渲染自己的情绪,深得唐人风致。

据说,王安石非常喜欢这首诗,亲自书写于案前,以至于被其门人误收入王安石的《临川集》。

或许是因为王安石的关系,也或者是两人气场不和,苏轼和方惟深的此次唔面并不愉快,方惟深很不喜欢苏轼的诗文,曾评价道:“淫言亵语,使驴儿马子决骤。”

意思是说苏轼的文笔太通俗、直白,就像驴马横冲直撞,一点诗味都没有。

其实,这都是文人之间的相互斗气,也是艺术追求和性格的不同。苏轼为人洒脱,写诗非常随意,留存至今的就有2600余首,难免良莠不齐。

而方惟深呢,因为和王安石混得久了,写诗极为讲究,追求唐朝人的含蓄蕴藉,故而不喜欢苏轼的说理议论和直白显露,说到底是唐诗和宋诗的闹别扭。

不妨再看方惟深的一首诗:

《舟下建溪》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这首七言绝句描写旅途夜泊的场景,选用最有特征的景物,巧妙构思,虽是信笔直书,却使人感到身临其境,静谧幽远。

开头的“客航收浦月黄昏”化用林逋《山园小梅》的“暗香浮动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则化用韦应物《滁州西涧》的“野渡无人舟自横”,皆不露痕迹,看得出方惟深用功之深。

但是,老方却不喜欢苏轼的诗,认为苏轼的诗大多“淫言亵语,使驴儿马子决骤”,这在历朝历代苏轼的粉丝圈里,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看来,古往今来不管什么人都是难以做到让所有人都喜欢的。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江山百美图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奇门宝鉴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大乾末年:渲染红色天下穿越古代,艺术生的科举之路历史讲台:你想当皇帝吗?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一觉醒来我在龙椅上了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大宋网红苏眉山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秦末之霸王再世回到古代过日子唐刀陌刀草原铁骑,生化大军大秦:签到天下,霸临大秦大唐:公主逆天路大秦:开局直接坑害刘邦!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