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听的是皓月城城首的问题,心中先是松了一口气。
城首?
在皓月城内,他或许是高高在上的城首。
但在自己的面前,他就是一条随时可以更换的走狗。
若真不顺心,取皇兄带给他的空白圣旨,直接下令革职便是。
城守的阻力在他面前显然不是问题,叶辰便又问道。
“那此处百姓可有争议?”
顾穆直接摇头。
“此处门户大开,北狄轻骑可以长驱而入,并无百姓居住,我曾调查过,百姓对这一片沃土还是很渴望的。”
叶辰仔细想了想,还是决定亲自走一趟。
百姓的态度得亲自调查了才明白,至于皓月城那边,也得亲自走一趟。
……
皇宫深处,当今皇上坐在龙椅上,捂着嘴接连咳嗽了许久,这才勉力停下来。
“北境可有消息?”
朝中臣子无一不是沉默低头。
皇上一声长叹,顺手拿起了今日要批阅的奏折。
“都一个多月了,怎么还没一点消息。”
“连帝都如此寒凉,也不知北境是何等境况。”
“叶辰那孩子,不会又在搞什么事吧?”
在皇上低头批阅奏折的时候,一个士兵快步走上大殿,亲手将两封信递给了太监,而后行礼离去。
自上次皇上亲自在皇宫门口迎叶辰的信之后,朝中众臣暗中给士兵立下了规矩,凡北境来的战报,不得高声喧嚷。
他们怕陛下的龙体顶不住风寒。
等到书信送到手边,皇上疑惑地问了一句。
“何处来的?”
站在一边的皇子连忙上前。
“陛下,是镇北将军叶辰送来的。”
皇上当即丢了手中的奏折,拿起了那两封信,不禁疑惑道。
“这信纸不对,叶辰那孩子向来不拘小节,怎会用上如此带有香味的纸。”
再仔细看了一眼,上面的红漆已经被开启过一次了,现在信封上是两道红漆,仅存的那一道红漆下方还有一行小字。
“镇北将军叶辰先行阅览,而后封信。”
仔细看清了上面的字,皇上这才将信放在一边,而是先打开了叶辰亲手写的信。
入眼的还是那熟悉的字迹。
“臣叶辰,再拜陛下。得皇恩庇佑,诸事顺利。臣以贸易为由,已初步打入北狄内部,挑起北狄内部矛盾……”
信的内容不多,皇上看了一次又一次,最后竟是释然一笑,将信递给了一旁的皇子。
“看来你得再去一趟北境边疆劳军了。”
皇子连忙双手接过。
“能为父皇分忧,是孩儿荣幸。”
旋即,皇上打开了那封带着香味的信。
当看见那字迹的瞬间,皇上的双眸微微一紧。
“长乐公主长女萧芸,遥拜陛下……”
长乐公主便是当年和亲送出去的皇朝公主。
那时候皇朝边境动荡,沙尘四起,就算以武王雄威四处平叛,无往不利,但武王终究只有一人,皇朝版图又太大……
当时的北狄内部铁板一块,还联合了羌胡,在王朝边疆环伺。
而后,北狄听闻武王雄威,便赶在皇朝动荡结束之前,便派人前来提亲求和。
便有了长乐公主出走王朝,远嫁北狄一事。
没想到这等尘封的往事,现在还有了回响。
在信中,长乐公主的长女萧芸如实陈述了母亲入北狄之后的事迹,其母以一人之力,挑动了北狄和羌胡的矛盾,让联盟破裂。
而后又挑起北狄内部权力纷争,可苍天不佑,长乐公主计策失败,率领其亲信与部族,远离了北狄核心,成立了骨芸部落。
在心中,萧芸再度表态,她愿意为皇朝分割北狄。
越看这封信,皇上心中越是悲悯。
偌大的皇朝,怎可能是他一人支撑,还有数不尽的皇朝子民,在为皇朝的安宁努力。
长乐公主只是其中的一缕波澜而已。
皇上细心将信重新装好,将手压在信件上。
“传令,封赏长乐公主家眷万金,牛羊千只,绫罗绸缎万匹,其家眷若在皇朝之内任职,官升三级。反平身者,赏田百亩。”
吩咐完,皇上这才抬起头,看向皇宫外那一片天空。
“孩儿,我皇朝有如此多的子民拥护爱戴,将来你若是掌权,切莫辜负他们的一片忠心。”
一时间,皇宫内的百官噤若寒蝉。
当今丞相上前道。
“陛下切莫说些糊涂话,皇朝上下,怎可离了陛下。”
皇上深深看了一眼当今的丞相。
他的年纪也不小了,满头华发,与他一般,都是上了岁数的老人了。
这钩心斗角了如此多年,皇上虽然明白他心中的算盘,但自己当权能压制,再加上武王在外,他们也惹不了什么事。
但现在,局势不同了。
有些事得在自己还能动弹的时候,替孩儿肃清阻碍。
否则,大权更迭之日,便是皇朝大乱之日。
想到这里,皇上沉声道。
“其余人等都退下吧,丞相你留下陪我说说话。”
……
群臣退去,丞相来到了皇上的面前。
“陛下有何吩咐?”
皇上却是话锋一转。
“人终究是上了年纪,有些事糊涂了。”
“若非今日之信,我差点忘了长乐公主这般为皇朝奉献之人。”
“你也看看吧。”
丞相拿起那封信仔细阅览。
事情他自然是记得,但丞相看得依旧仔细。
在陛下身边做事多年,他很了解陛下的脾气和想法,他有自信从这一封信中,猜出陛下如今的想法。
只是越看,他的心头越不安宁。
不多时,额头的冷汗已经冒出了不少。
陛下这是要决心护卫皇朝安宁,给天下太平。
而他便是皇权更迭时的阻碍。
留给他动手脚的时间,不多了。
等丞相看完,正想寻找托词的时候,却见陛下已经靠在龙椅上,鼾声轻微。
和上了年纪,时常犯困的老者别无二致。
“陛下?”
丞相唤了一声,不见陛下的回应,他又低声再唤。
确定陛下已经睡熟之后,丞相躬身行礼。
“那臣便退下,不搅扰陛下休息。”
走到门口,丞相忽地回头,见陛下仍旧是那副酣睡的模样,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对门口的宫女太监招呼道。
“进去照看陛下。”
说完,他拿着那封信快步离去。
等宫女和太监急匆匆进入宫殿,却见陛下缓缓睁开了眼,眼眸之中尽是森冷杀意。
“我皇朝的丞相很懂我的心思,但你是不是忘了,我也很懂你的心思。”
“被我施压,你准备的那些手段就该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