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换了一身男装的王若影和李澄在韭黄跟蒜苗的保护下,挤到了前排最佳旁观区域。虽然是男装,但这几人一看便是女的,围观的男人倒是没往上凑,自觉挤到了另一边。来看热闹的女子也很多,众人都挤在王若影和李澄那边,远远一看这两位就跟被娘子们围住的小公子一样,还是特别喜欢和娘子们凑在一处的风流小公子。
到了时间,梁枫带着听审的官员们出现在公堂之上。众人按座位坐下后,各个脸上毫无表情,如同一尊尊长相各异的雕像。围观的女子们现在还没事可做,纷纷小声点评起众人长相。
点评梁枫的话最少,因为这位长得太权威,再加上地位超然,没人敢多评价。其他众人李大人得了个皮肤不错,这一头白发人家皮肤褶子少的评价,王若影没绷住笑了。她小时候在京中见过李大人,其实人家岁数不大,和她爹差不多,就是头发白得快点。
赵瀚文得到的评价最高,什么翩翩公子,一看就很富贵啊,种种高评价,听得王若影脸上挂着几分得意之色。李澄见此,也说了一句赵大人容貌俊雅,风流倜傥。
只是李澄这话刚说完,周围众人便纷纷直了眼。没别的缘故,堂上的那个美得不像人的少年竟是朝她们这瞪了一眼。
就在这种气氛中,衙役们一句升堂突然传来,围观众人同时安静了下来,他们想起了来这到底是干什么的。
尚嘉文的首次公开开堂审案,被记载到了大梁朝文史当中,因为此次公开审理创了大梁朝几个最,最长时间,管饭次数最多,围观最多等多项记录。尚嘉文先是将原告召到堂前,让他们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这就用了小半个时辰,紧接着尚嘉文让人拿出之前的文卷,给堂上众人还有围观的人读了起来。
“这都第几遍了,怎么没完没了。”到了中午,围观的众人都饿了,也没见过被告上堂,都有些着急。
“这是第三份文书,加上那两个人说的,是第四遍了,每个字都一样。”说话的人是个书生,自小记忆力超群,他确认这几卷不同的文书上写着完全相同的字。
“不过,这有点奇怪啊。”过了片刻,那书生自言自语道。
和这位书生一样意识到不妥的人,不止他一个,还有一些人也陷入了沉思。他们时而看看堂上的两个原告,时而低头沉思,都觉得这些话对于这两个看上去大字不认识一个的原告来说,条理未免太过通顺,而且怎么就能每次都说得一模一样呢。
就在这时,公堂外一辆满载着食物的小车被人注意到了。推小车的人身上的衣服,已经表明了这卖家便是官府,大人允许他们边看边吃,众人纷纷掏钱。只是掏钱后,一边拿着卷饼,一边看白发李大人的眼神中多了些其他含义,你倒是挺会赚钱啊。
李大人有苦说不出,尚嘉文说昨日说跟她他借个人,他也不知道借人是做这个用的啊。而且,他也饿着呢,这都过了正午,休息时间去哪了。
堂上的大人们饿着肚子,看着外面围观的人吃着香喷喷的煎饼,也是另一种折磨。
李澄一边吃煎饼,一边低声问王若影是打算看到天黑就回府,还是要看完。
“有区别么?”王若影不解。
“有。”
“咱们等你大哥一起走吧。”王若影想了想,觉得来都来了,当然是要看完。
李澄深深看了眼王若影后,扭头对着一边的韭黄说了几句话。得了命令的韭黄,悄悄撤出了人群,去准备李澄需要的东西。
一直到众人吃完,堂上的衙役才把文书读完,进入到下一轮问询。这次尚嘉文脸上的表情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早上的波澜不惊,而是一脸严肃,看上去有几分吓人。
两个原告纷纷表示不服,高喊朝廷包庇官员,只审他们原告不问被告半句,不公。围观众人中有一部分人也认为不审被告有问题,低声讨论起来。
“宣府医。”尚嘉文竟是在这时露出了一个笑容,宣黄州府衙门的府医上堂,直叫众人发愣。
也是在这时,有人来请梁枫去后面吃饭了。梁枫邀请李大人和他同去,李大人婉拒了梁枫的邀请,表示自己的府医上堂,这段他得听听,便让赵瀚文先去。
府医给出证词,几个被告同时高烧不是意外,而是被人有意感染了伤寒。至于是谁所为,尚嘉文来后已经查不出来了。听到这,李大人眉头紧锁,这事如果属实,是他的责任。但府医没有提前和自己说,难不成这位府医竟是怀疑是自己动手,所以不敢说?
原告脸上先是露出恐惧之色,没多久便又恢复了之前的态度,口中直说官官相护,他们在官府中被人感染了伤寒,这不正是证据。
“非也,为了救你们的命,本官用了黄金千两。”尚嘉文听两人如此说,缓缓开口。
围观百姓就跟被点燃了的炮仗一样,再也压抑不住议论的声音。对百姓来说,官员的长相,凶手,原告都不如这千两黄金来的重要,这当官的说为了救这两人花了千两黄金,他们值么?别说他们不值,咱们自己也不值啊。
“确实是大人拿了救命的丹药,才救了你们的命。你们本已必死无疑,就算侥幸退烧,也和那个还没醒的一样。”府医佐证了尚嘉文的话。
“大人,您买的是什么药啊,怎么这么贵?”围观人群中,终于有人喊了出来。
“女子药堂东家的保命药,极为稀少。”尚嘉文如此说,不过是给两个原告施加心理压力,到后来却传出了尚嘉文和李澄私交甚密的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