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贤才治荆农事商
王厚任命刘巴主持农业改革,刘巴深知农事且体恤民情,推行新土地政策分荒地给无地农民并奖励开垦者,刘巴充满干劲
- 刘巴大力推广先进耕作技术,如选良种、改农具、合理施肥等,认真负责地推动农业发展
“子初,你来了。”王厚看着来人,眼中满是赞许。
来者正是刘巴,字子初。
他身着一袭青布长衫,虽不华丽,却干净整洁,透着一股干练之气。
他向王厚拱手行礼,声音洪亮:“主公,巴奉命前来。”
王厚微微颔首,示意刘巴落座,缓缓说道:“子初,我欲推行农业改革,以你之才,定能胜任。我意任命你为主持,全权负责此事,不知你意下如何?”
刘巴他起身再次拱手,语气坚定地说道:“主公厚恩,巴定当竭尽所能,不负所托!”
王厚见刘巴如此干脆,心中更是满意。
他知道刘巴不仅才华横溢,更难得的是有一颗体恤百姓的心。
他深知,农业乃国之根本,而百姓则是农业的基石。
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好!”王厚一拍桌案,朗声道,“子初,我便将这荆州农业改革的重任交给你了!放手去做,一切有我!”
刘巴领命而去,心中早已燃起了熊熊烈火。
他深知,要让荆州百姓过上好日子,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土地问题。
荆州虽有沃土,但大量土地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许多百姓无地可耕,生活困苦。
刘巴大刀阔斧地推行新政,将那些荒芜的、被世家大族弃置的土地收归官府,然后按照人口和劳动力,重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这一政策,犹如一道春雷,震动了整个荆州。
那些无地可耕的农民,听到这个消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们奔走相告,喜极而泣。
多少年来,他们一直梦想着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如今,这个梦想终于要实现了!
为了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刘巴还制定了一系列奖励措施。
凡是开垦荒地者,不仅可以免除三年赋税,还可以获得官府提供的种子、农具等支持。
一时间,荆州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开荒热潮。
刘巴还亲自下到田间地头,指导百姓耕作。
他脱下长衫,挽起袖子,和百姓们一起劳作。
他仔细观察土壤的墒情,教导百姓如何选择良种,如何改良农具,如何合理施肥。
他看着那些被汗水浸透的衣衫,看着那些黝黑粗糙的双手,心中充满了敬意。
他知道,正是这些辛勤劳作的百姓,支撑起了整个国家的繁荣。
在刘巴的推动下,荆州的农业生产焕发出勃勃生机。
曾经荒芜的土地,如今已是绿油油的一片。
百姓们干劲十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夕阳西下,刘巴站在田埂上,望着眼前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心中感慨万千。
“子初,你看这水……”一名老农走到他身边,欲言又止。
刘巴顺着老农手指的方向望去,眉头微微一皱。
他明白老农的意思,荆州虽有江河湖泊,但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许多地方的农田灌溉仍是难题。
“老人家放心,此事我早已考虑在内。”刘巴转过身,语气坚定地对老农说道,“我已向主公禀明,不日便会组织人手,兴修水利,引水灌溉,确保农田旱涝保收!”
老农闻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连连点头称是。
他相信刘巴,更相信主公王厚,定能带领他们过上好日子。
果然,没过多久,刘巴便调集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始大规模兴修水利。
他亲自勘察地形,设计图纸,制定方案。
在他的带领下,一条条沟渠纵横交错,一座座水坝拔地而起,将江河湖泊的水源源不断地引入农田。
解决了灌溉问题,荆州的粮食产量更是节节攀升。
曾经的荒地,如今已是稻谷飘香,麦浪翻滚。
百姓们看着丰收的景象,脸上乐开了花。
他们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家家户户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荆州的农业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百姓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这让王厚对刘巴更加赞赏,也让他对另一位年轻人充满了期待。
“公琰,荆州商业之事,便交由你来负责了。”王厚看着眼前的蒋琬,沉声说道。
蒋琬,字公琰,他身材挺拔,目光如炬,浑身上下透着一股精明干练的气息。
他向王厚拱手行礼,声音洪亮地说道:“主公放心,琬定当竭尽所能,不负所托!”
王厚微微颔首他知道,要让荆州真正富强起来,不仅要发展农业,还要重视商业。
只有商贸繁荣,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
蒋琬上任后,首先做的便是整顿交通。
他深知,“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
荆州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但道路状况却不容乐观。
许多地方的道路年久失修,坑坑洼洼,严重影响了商贸往来。
蒋琬下令,征调民夫,修缮道路,拓宽桥梁。
他亲自督工,风餐露宿,与民夫们同吃同住。
在他的带领下,荆州的道路状况焕然一新。
一条条宽阔平坦的大道,连接着各个城池和乡村,为商贸往来提供了便利。
除了整顿交通,蒋琬还积极推动商业布局。
他在荆州各地设立集市,鼓励百姓经商。
他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维护市场秩序,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不法行为。
在蒋琬的治理下,荆州的商业迅速繁荣起来。
集市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来自各地的商人云集于此,进行贸易往来。
荆州的商业繁荣,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带来了文化的交流。
各地的风俗习惯、艺术形式在这里交汇融合,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傍晚时分,蒋琬站在集市的入口处,望着眼前这片繁荣景象,心中充满了自豪。
“主公,这手工……”一名商人走到他身边,手里拿着一件精美的器物,似乎有什么话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