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他?
裴冀愣怔了一瞬后,微微弯了嘴角。
“对了,你这客房开多久的?”
“一个月,到春闱结束后两日便到期。”
“那到时你要不要搬我那里去?”突然想到他对她的心思,她连忙解释道,“我那客院有院子,还有三个屋子,大得很,环境也比客房安静舒适得多,适合你读书……”
裴冀意味不明看了她好一会才道:“好……”
苏漓装作没发现,从袖中拿出一个小木盒放到桌上:“这是你托我带来的玉佩。”
裴冀马上就要参加春闱考试,怕影响他心情,关于这玉佩的事,她没打算现在就告诉他。
要告诉他,至少也要等他过了殿试后。
“会试期间的必需品,你可准备了?”春闱一共要进行九日,这九日内,礼部贡院是不提供考生饮食的,因此,考生们需要自带干粮和一些必需品。
“只准备了笔墨纸砚……”
“那其他的明日我替你准备……”
她现在可是他名义上的妻子,既然跟来了京城,怎么也要尽一下自己的责任的。
见裴冀点头应好她又道:“那你看书吧,我不打扰你,这就回去了……”
说着起身往外走。
桌上还有一本翻开一半的书,很明显在她来之前,裴冀正在看书。
后日就是春闱,想必他也忙着复习呢。
“阿漓。”裴冀叫住她。
“怎么了?”苏漓回头。
裴冀顿了好一会才道:“我送你……”
“哦……好。”
二人一起出了客房,裴冀把苏漓送到客院门外,看着她进了院子这才回去。
回到客房内,他拿起桌上那本书,却发现怎么也看不进去。
他的心情有些复杂,一方面,看见苏漓,他很欢喜,另一方面又有些失落。
回想起刚刚阿漓的反应,她好似,对他除了基本责任以外,就没有别的感情了……
二月二十八日,正是春闱会试之日。
苏漓起了个大早,收拾好后便拿上昨日替裴冀准备的干粮和一应必需品出门。
“裴冀?你何时来的?”
刚出客院门,就见裴冀在门外,手上拿着一个不大不小的包袱,应该是他考试用的笔墨纸砚,他之前说过这些早已准备好了。
“刚到。”裴冀接过她手中两个大包袱。
“那我们走吧……”
出了客栈,门外一辆马车正等着,是苏漓昨日预订的。
二人坐上马车便前往礼部贡院。
聚福客栈距离贡院还是有些远的,即便一路顺畅他们也用了半小时才到达。
为避免造成混乱,发生意外,贡院门外百米处设立了路障,马车不能进去,苏漓和裴冀拿了几个包袱下了马车。
此时贡院门外早已站满了考生和来送考生的家人朋友们。
苏漓突然想起前世现代送两个弟弟去高考的场景,那时,两个弟弟还挺有压力的。
她侧头看向裴冀,也不知他会不会紧张有压力呢?
她拍拍裴冀的后肩,鼓励道:“裴冀,不要有压力,正常发挥就好……”
以前,她就是这么鼓励两个双胞胎弟弟的。
裴冀有些哭笑不得,过年之时,苏漓给他压岁钱时,也是这般口吻,好似把他当晚辈一般。
他无奈只得微微点头:“嗯……”
贡院里面才是考场,考生的亲朋好友是不能进去的,门口站着几个穿着青衫的男子,专门检查考生的考试证件。
“会试结束后,我再来接你……”苏漓陪着裴冀排了队,等他进了考场后才走回他们下马车的地方。
来京城三日,住处安排好了,裴昭看了,也送了裴冀去会试了,接下来,她得去做她的事了,再顺便发几笔大财……
来时的马车还在等着她,她利落上了马车对马夫道:“师傅,去城西集市。”
“城西集市?好嘞!”马夫立刻调转车头往城西处驶去。
她昨日已经了解过了,京城里除了中心位置的皇宫外,一共有四个居住区域,分别为城东、城西、城南、城北。
城东多是官家富人居住,城西则相反,属于贫民聚集地,城西的集市也是鱼龙混杂,当然,卖的东西也五花八门,就是有点类似于黑市了。
马车行一个多小时才到达城西集市,苏漓在集市入口下了马车,在入口处的公告栏看了会后,才慢悠悠走进集市。
集市大街十分热闹,长长的大街一边是林立的铺子,另一边则是五花八门的地摊,这集市布局看着倒是挺新鲜的。
苏漓一路走走看看,行到大街中间处,进了一间名为光明的药铺。
“客官,有什么需要的?”一进门,药铺的掌柜便礼貌询问。
“掌柜的,可有杏脯?”
“不好意思客官,我们铺里没有杏脯。”掌柜客气回道。
“没有杏脯,总有蜜饯吧?我急着要呢。”
掌柜笑呵呵“蜜饯有,请问您要多少?”
“三两三,给我挑大颗的。”
掌柜顿了顿,笑呵呵道:“您请跟我来……”
苏漓点头跟着药铺掌柜进了里间。
“客官,您要点什么?”进入里间,掌柜依旧是一脸笑呵呵。
“迷昏散、软经散各十瓶。”
“您稍等,我这就给您拿……”掌柜说着转身进了另一个里间。
在大晋国,迷昏散和软经散属于管制药品,是不能私自售卖的,除了像城西这样的某些店铺,而且,药品的售卖并不会公开,购买时需要对上药铺的暗语。
而暗语,一般来自熟人推荐,以保证店铺不会轻易被发现。
不过这其实是很多人心照不宣的事,这种药物,有时连一些朝廷官员都会来购买使用。
苏漓能知道暗语,还是因为在原着里,裴冀审案中得知的。
药铺老板很快用托盘端着满满当当的二十个小瓶和两个大瓶出来:“客官,小瓶的是迷魂散和软筋散,这两瓶大的是解药,一共二百两白银。”
“好……”
苏漓腹诽,一瓶也就用一次的量,真贵啊,比她在桃花村的镇上买的那座房子都贵,她面上不显,利落付了银票,待药铺掌柜打包好后,拿着东西便出了药铺。
接着继续逛,走过几个铺子,她又进了一家刀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