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不是要质疑陛下的决定,而是……臣这……”
胡亥看到了自己预料中的惊讶表情,如愿了,也许这就是先知先觉者的恶趣味吧。
胡亥笑了笑,对他言道:“朕御极时日尚短,因此朕的第一需求是安定。中尉军作为京师最大的武力,谁能够掌握它,对朕是极为重要的一件事。”
“不是说现在的中尉有二心,而是寡人更相信你。”
“当然,军国大事,不可儿戏。朕虽然最重要的考量是因为你的忠心,但也有关于军事的考虑。”
“朕打算,将来崤山以东如果发生叛乱,就交给你去处置。到时候你由中尉转为将军,直接带兵出征,剩余的保卫咸阳的少许兵力,朕会另外委派人去担任中尉职责。”
章邯咽了咽唾沫,这么个大用啊。
“陛下但有所命,臣无不遵从。不过这不是很合规制啊,此前似乎并无定例。”
“是担心非议?还是担心自己无法胜任。”
未等章邯回话,胡亥接着说道:“朕是皇帝,天下事皆决于朕前,所以前不前例的并不重要。至于你担心的更深处的东西,朕也会做出相应的规避,相信寡人,这只是权宜之计。”
章邯松了一口气,脸上堆起谄媚的笑容:“那臣愿领此事,谢陛下信任。”
“哦?寡人还以为你会谦让一下,说一些自己没有能力统领军队的话呢。”
“哈哈哈,微臣当时跟随先帝的旨意,参加过灭韩伐赵之役,曾任二五百主千夫长,还短暂的任过临时都尉,统兵五千。”
“只不过后来蒙先帝看重,更多在做文官之事。这么长时间没有接触军事,现在说实话臣心里也没有太大的把握,但陛下既然已经说了,那臣上刀山下火海,也会做好陛下所交代的差遣。”
“哈哈哈哈哈哈,好!”
看看这个意气风发的中年男性,胡亥看到了与他这些时日接触下来完全不同的一面。
胡亥接着他的话讲,道:“你有的不止是忠心啊,爱卿。你统领少府,诸般繁杂事务尽皆处理的井井有条,这殊为不易。”
少府的职责是非常多的,涉及到的官吏与权限十分广泛,内容可以说是庞杂到不应该出现这么一个机构。
“最重要的是,爱卿你还长时间管理阿房宫与阿父陵寝的修建,在之前百万人规模放归的过程中,你做的非常好,这也显出了你的能力。”
借着几个月放归百万人口这个事情,胡亥也明确感受到了,秦国基本盘的动员能力依旧是存在的,那事情其实就可以理通了。
历史中的秦国就是出于中央混乱与人心离散,才会那么容易的被沛公占据关中。高祖刘邦提三尺剑,斩蛇起义,三年亡秦四年灭楚,真英雄哉。
但这段历史中也透露出了一个事实,那便是被秦国“压榨”了这么久的关西地区,在被外来人刘邦接手之后,短短时间内爆发出的力量便足够重新平定天下。
这还没有算中间波及到关中的各类战乱、兵灾,也就是说,秦王朝的灭亡并不是关中地区力量优势完全丧失导致的,而是对于力量调动功能的体系化丧失,这源于社会动员能力的失能。
找到问题,解决就容易很多了。
说实话,秦朝和北齐这两个国家,亡的是真奇怪,胡亥胡思乱想着。
“谢陛下夸赞,臣并没有什么特别亮眼的功绩,只是没有出现不可挽回的大错吧。”章邯说道。
胡亥却摇摇头,道:“聚集如此多的人力,没有出错,已是奇迹。正如兵家的一句名言,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尔之所做,正应此理。”
胡亥自认为,章邯才是那个传承了王翦军事艺术的男人,除了章邯,这个世界上还有谁能将兵20万以上?哦,好像还有一个韩信。
章邯挠挠头,兵家有这句话吗?算了,皇帝说有就有吧,听起来也蛮有道理的。
“臣不敢居功,一切为赖陛下如天之福。”
“好了,你既然同意,那就这么定下了,由你接任中尉。”
“诺。”章邯应下后,又问道:“那中尉军名额便定制10万了?”
“嗯,暂时便是这个数吧,对了,有件事先交代给你,上任之后要立刻去做,大修函谷关!并且要增兵!
这条关隘的职能目前被荥阳所取代,寡人知其原因,但今日不同往日,能多加一道保险便多一分保障。”
章邯自无不可,只是在想,到底是谁跟陛下进了谶言,陛下这样子,是认准了关东会有大规模叛乱。
李斯干的?不太像啊。
赵高?好像只能是他。可是动机是什么啊?
难不成,赵高企图干涉政务的事是真的?!被陛下驳回之后便用谶书来吓唬陛下,以图拿到实权?好像没有别的可能了。
章邯不是傻子,他知道,在即位一事中情形复杂,而赵高李斯二人,应该是有拥立之功。
不过他虽最明白这些,却并不想掺和,只要秦帝国没事就行,这是他的底线。毕竟他的家族在这个国家里面,有非常多的利益绑定,屁股会替脑袋投票。
除此之外,为了报答先帝对他的拔擢,他是忠于皇帝的。
皇帝是谁不重要。
而现在有了些许变化,在感受到皇帝明显的亲善信号释放后,他章邯又没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面对这种传统的礼贤下士,根本把持不住。
随着关系的加深,章邯已经逐渐自觉站在胡亥的角度思考问题。
此时的他,忠于胡亥而非忠于帝位。
我太想进步了!
所以现在他十分担忧,是什么混账玩意在进献谗言?!幸好陛下不是无止境的穷兵黩武,答应了要减少边防军的数量。
可这也是有危险的,如果真是某个小人进言,比如赵高,他本来的想法会不会是让自己人去接任中尉之职,然后意图谋反?
不过还好,陛下英明神武,选择了我章邯来领导中尉军。
事已至此,将错就错吧,反正没什么大事。过个几年,到时候关东安稳无事,某些人的屁股就露出来了,届时便可以联合忠臣们,铲除他。
由于轮换制常备军,国家付出的资源其实不是特别多,就是多管了几顿饭“而已”。
两人随后又开始谈论国家的各级官员以及军队弊病等等,相谈甚欢之余,胡亥也得到了很多之前没有了解过的信息。
良久,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