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酒为友正负何辨
看向了“神机军师”朱武的身影,本来坐下来的“白花蛇”杨春又站了起来。
随后,便听他说道:
“朱家哥哥哈,怪小弟没什么本事来。若是,有那通城虎薛“太岁”的本事...
史家哥哥嘛,又何——至于如此呢?早就是,出手...”
说到这时的杨春,叹了一口气。
已经转过头来的“神机军师”朱武呢,则是闭上了双目、又睁开,随之就说道:
“唉,就算是“通城虎”呢,又如何?
听说,这位“通城虎”薛刚之名,是那大唐名将薛仁贵之孙、其父范阳节度使薛楚玉,可谓是——出身于将门世家。
不过,他应该叫薛嵩,又有一个名字叫薛尹。随着口口相传的变动,至于哈,他那真名嘛...
谁还记得个真切、谁又会、充满耐心地——去考证一番?哈...哈...”
...
[说明]
“通城虎”薛刚,其原型为薛嵩,又名薛尹。绛州方泉人,为大唐中期将领。
其膂力过人,擅长骑射,慷慨豪迈,嫉恶如仇。
可惜呢,却对诗书礼乐一窍不通。因出身将门,靠祖辈庇荫入仕为官。
或因不善于政务,不善于言谈,不会阿谀奉承,自知升迁无望。
加之其他的因素,而“反唐”。
...
这时的“白花蛇”杨春,点了点头来,鼻子有二分“抽搐”之音地说道:
“死了就死了,谁还记得呢?这个世道嘛,不就是如此...骨头一埋了,顶多有个石碑立在那...
有子孙后人,来个十趟八趟,再多地...也就不太可能了,不出七八十年来,也就没人、再记得...
当然了,若是成了那帝王将相,应该吧...还会,有人去祭拜...”
说到这里的杨春,缓缓地叹了一口气,停了两个呼吸左右的工夫、又说道:
“朱家哥哥呀,听说这“通城虎”的反唐、又成为大唐的王爷...
你到底,可以给我讲一讲?毕竟,如此地时节,我也是没其他事情做...”
而这时的“神机军师”朱武,已经是坐了下来,随之说了个数字:七五五!
接着,就听他讲起——
这个安禄山之变!
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史上着名的安史之乱爆发。
而这位“通城虎”薛嵩之父薛楚玉,曾任范阳节度使,与安禄山关系要好。
因为这么一层关系来,令薛氏家族备受排挤。
薛嵩嘛,自身也备受煎熬,非常抑郁。对投身效力的大唐王朝,或许就是这么个原因,产生了不满。
再加上,“安史之乱”的烽火而起,让薛嵩觉得:
这是一个出人头地的好“机会”,于是便加入到了安史的叛军的洪流中。
...
听到这一番的“白花蛇”杨春时而点头,时而又牙关一咬。
不过,他呢...
却是没有去,发表自己的任何建议。
毕竟,那些过去的云烟往事,哪怕是落得个后人的“公正评价”来——
又如何?
而这时的“神机军师”朱武,看了看对方,又说了这么一段:
这位“通城虎”的原型人物嘛,因作战勇猛,被安禄山升为相州刺史、成为了一个封疆大吏。
不过——
在史朝义兵败后,朝廷派兵征讨河朔地区,安史叛军节节败退。
这位说书中、“通城虎”的原型人物——薛嵩,那是一个大为震惊呀!
为了保全家族,他便向大唐投降了。
由名将仆固怀恩举荐,这位薛嵩呢,被朝廷授予检校刑部尚书、兼相、卫、洺、邢四州节度使。
自此呢,他就从安史叛将,摇身一变成了一方大员。
...
说到这里的朱武眨了眨眼睛,又打了一个哈欠。
也许呢,他已经是觉得、有些疲倦了。不过...
接着,又听他、说道:
“杨兄弟,那说书人口中的“通城虎”嘛,就是这位能臣啦——薛嵩!
其感念朝廷的恩义,在任上奉职谨慎、休养生息、恢复生产,颇有政绩。
大唐王朝的大历初年,被加封为高平郡王、检校尚书右仆射等职。可谓是,未辱祖名!
于大历七年(772年),这位“通城虎”的原型人物嘛,却病死任上、追赠太保。
至于呢,外面的说书之辈,编排个“通城虎”之事嘛...只能说,有一小部分、是那真实之事了...”
听到这番话的“白花蛇”杨春,已经喝上了两口热水。待喝罢,他点头、来应道:
“其人生,也是那一曲两折哈!好在,有一个比较好的结局...
朱家哥哥哈,若是...这“通城虎”真的成了那反贼,只怕——这外面茶馆的说书人,可不是...
不敢多放屁!免得那引火上身了,不是?哈...哈...我想,这么地难处,应该是不可避免...”
已经喝上了一口水的“神机军师”朱武,再次打了一个哈欠来。
随之就看了看屋外,就这么...
静静地看去,对于刚才的话语,他没有——给出什么回答来。
而这时的“白花蛇”杨春呢,自然是不再多言。
又倒上些许的热水,以不太慢的速度呢,五六口、就喝了下来。
约莫五六个呼吸之后,却听这朱武、来说道:
“那之前大唐王朝呢,还有一个叫杜牧的大诗人...给我们这西岳之地呢,写上了几首诗来...
现在想一想,往事如烟...用不了,几十年的光景嘛...我们呢,怕是连烟尘...
都算不上了,唉...杨兄弟,以后嘛,不要想太多了...能过好——眼下的日子嘛...
已然是不错!再多地,对于我们这样的人来说,也就是负担。所以说,到时候...
我们离开的时候,就不要心中纠结。该放下,就放下吧...”
...
是啊!
过往如烟!
那杜牧之诗,于此处“西岳之地”而言...
不知呢,该做何评价?也许,没有几个人记得,曾经的他呢...
来过!
只是——来过后,留下了这么三首诗来。与上文177章节、下文179章节的一块,有诗如下:
文字波中去不还,
物情初与是非闲。
时名竟是无端事,
羞对灵山道爱山。
...
听了“神机军师”朱武的话后,愣住片刻的“白花蛇”杨春,在这时、点了点头。
来说道:
“放心吧,朱家哥哥...以前嘛,是不懂事来。与那“跳涧虎”陈兄弟呢,多少地...
都是冲动了一些,唉...不过,那样地安生日子,是很难长久的状态。对于这一点,我也是有些自己的体会...
毕竟,这什么天下大势、分分合合嘛!也是挺正常、不可被控制的变化...”
听到这话的“神机军师”朱武,缓缓地呼吸两三次,随后、便说道:
“那商汤、嬴秦之强大一时,也是保不了长久。哈...像我们这样的草莽之辈,知道这么多...
又有什么用处呢?杨兄弟,就我们三兄弟呢,加上那史家大郎、王兄弟...
就我们几个人来,好好地体验...这一番的生命之旅呢,也就是——挺好的一件事了...”
待对方说罢,“白花蛇”杨春看向了“神机军师”朱武,接着、就听他说道:
“是啊,先等待机会...救出了史家哥哥,之后嘛,我们就离开——这一处是非之地...
就是不知道,我们这么点人手...会不会,让那关西鲁提辖——看不起咱们?”
这几句说完的“白花蛇”杨春,看向了一旁的朱武,不再有其他的话语。
大概哈,是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对方,来思考一下。
...
而此时的“北原神相”呢,似乎是——
失去了先前的一份“追求”之心,与他叔父耶律勇先呢,正你言我语地、吃喝一番。
大概吧,这就是——
他所接受的、眼前的“现实”!
而且,他“北原神相”之名号,又没有什么实权来。进而,喝上这么几杯呢,倒也是正常。
...
营帐中——
只听,这时的“北原神相”、说道:
“叔父呀,少喝点...倒是这——多来、吃些肉食嘛,没有问题地...
看一看这外面的寒冷,多吃些肉来...也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呢,多一些能量...”
这会儿的耶律勇先呢,刚刚放下了碗中酒。
再看这碗呢,还剩下了三分之一的样子。
随后,就听他缓缓地说道:
“贤侄啊,不是什么事情呢...都能由我们、自己来解决地。相信这一点,你已经是深有体会吧...
这么个世道,如果你太较真呢,绝对哈...很难受之滋味,唉...
若不是如此,我那大哥嘛...”
说到这时的他呢,让嘴边的话语——成了那“戛然而止”!
听到这话的“北原神相”,则是于瞬间、就闭上了眼睛。
约莫“冷场”了一个呼吸的工夫,才听他说道:
“人总有这么一天,只不过...每个人离开的方式,有些不同地。叔父,我觉得父亲...
他的死因嘛,我们还是不提了...毕竟,我们没有任何的能力,去改变这件事情来。”
待对方此话一出,耶律勇先端起碗中酒,喝上了这么一口。
随之,就听他说道:
“行吧,我的哥哥嘞...反正一个化成灰的“可怜鬼”,于我们——这些有吃有喝的人而言...
实在是无法比较,也无法、再多加说明什么。因为,那些过去的...
抵不上某一刹那的浪花悦目,那么地吸引...罢了,唉...陪你叔父我...来,喝上一番...
想再多的事情呢,也是无济于事地。哈...哈...来,喝吧...”
看到对方的如此表现,这一次的“北原神相”不再去反驳、或者说“劝阻”什么。
因为他知道,叔父的如此作为,不是什么——可以好调整的“躺平”。
更像是,明知接下来的情况...
而为之受挫,所选择出来的、这么一个已经是“最优化”的对策。
而这——
最后所选择的对策,几乎呢,也不太可能是“最好的对策”!
而这时,他们叔侄俩...
已经是,端起了碗中酒来。
看向对方的耶律勇先,缓了缓自己的呼吸、开口道:
“东湾大荣的诗人曾说,一醉解千愁...要我说,生活嘛,靠得是一个感觉...
还管什么全局、不全局!能过好——这眼下的日子嘛,已经不错了...”
说罢,这叔侄二人呢,再次喝上了些许的酒水。
...
若是,此时的“韩非”复生呢,或许...
会对这位耶律勇先哈,“说教”那么两句来。
毕竟——
《韩非子》有言: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
而这位喝酒的“耶律勇先”,却是说“什么全局、不全局”...
多少地,也会让这位韩先生嘛,有些许不悦之意。
...
与耶律勇先——
所处的北方雪原,覆盖不同。
这会儿的“穿云龙王”脚下呢,仍是浅浅的白色。
若是“加重”上了些许的力气,直接地、就能看到那淡灰色的地表来。
在这玉女峰的南侧,王不胜寻了半天的工夫,也走过了不少的区域。
不过,若是说...
把这山中的每一寸土地,都用脚、踩上那么一遍呢。自然是,“痴人说梦”!
所以说,“穿云龙王”的无功而返,也是大概率的事情了。
就在这一个时辰之前呢,“穿云龙王”在镇岳宫之中,得知了“西岳棍僧”离世的消息。
至于那,更远一些的“东道阁”...
对于王不胜来说,则是暂时呢,没有机会去了。
不过,那镇岳宫中的道长呢,还说了一个消息。
这“西岳棍僧”孟师父,又收了一个叫“山士奇”的徒弟。若是有机会,倒可以...
去拜访一二。
为此,这“穿云龙王”王不胜呢,又记下了这么个名字:
山士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