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望着大帐内神情激昂的众人,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高声下令:
“各位,如今大计已定,大家各司其职,务必做好准备,共抗曹操!”
众人齐声领命,而后鱼贯而出。
不多时,中军大帐内便只剩下孙权与周瑜二人。
周瑜微微躬身,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
他对孙权说道:
“主公,此番联刘抗曹,必定功成。
曹操虽势大,但我军占据地利,又有刘备相助,定能大破曹军。”
周瑜的眼神中透着坚定,给孙权巩固着信心。
孙权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心中却暗自警惕。
周瑜在军中声望极高,孙权对他其实极为忌惮。
但眼下曹操大军压境,抗曹还需周瑜的能力,孙权只能强压下心中的不满,与周瑜虚与委蛇。
他轻轻咳嗽一声,将话题转移到刘封身上:
“公瑾,你说这刘封,年纪轻轻,竟有如此胆量前来柴桑。”
周瑜微微点头,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怀念之色,。
他说道:
“主公,这刘封让我想起了当年被贼人害死的您的兄长,孙伯符。
当年,我与伯符并肩战斗,纵横江东,何等畅快。”
周瑜沉浸在回忆之中,脸上满是缅怀。
然而,孙权听到这番话,心中却更添恨意。
孙策在时,光芒万丈,虽已逝去,但周瑜时常提及,让孙权觉得自己的地位仿佛总被兄长的阴影笼罩。
他暗暗下定决心,一旦战事结束,便要想尽办法限制周瑜的势力。
与此同时,离开孙权中军大帐的刘封、周不疑和魏延三人,朝着旅舍走去。
魏延一边走,一边兴奋地说道:
“咱们三人此番可算立了大功,成功促成孙刘联盟,接下来是不是就可以离开柴桑,回江陵去啦?”
魏延一脸期待,想着能早日回到江陵。
周不疑却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
“魏将军,我觉得既然已经促成联盟,接下来咱们不用急着返回江陵。
不如留在柴桑,等诸葛亮来了,看着点情况,省得出什么变动。
毕竟这联盟初定,还不稳妥。”
周不疑目光深邃,透着谨慎。
魏延一听,立刻想起那个让他极为厌恶的摇着羽扇的男子,心中有些认同周不疑的话。
他挠了挠头,说道:
“你这么一说,好像有点道理。那个诸葛亮脑袋灵光,万一搞出什么名堂那就不妥了。”
刘封心中也在暗暗盘算:
“如果留在柴桑,到时候与周瑜一同前往夏口,参与赤壁之战,定能尽快提升自己的名望。
说不定还能解锁下一阶段的声望奖励。”
于是,他点头说道:
“元直所言极是,咱们就留在柴桑,见机行事。”
三人商议完毕,便决定暂时在柴桑等待。
半日后,刘封得到消息,诸葛亮已经与鲁肃一同抵达柴桑。
刘封心中一动,猜想诸葛亮得知自己前来柴桑且已成功促成联盟的消息后,一定会来找自己。
于是,他便在旅舍内静静等待。
果然,没过多久,诸葛亮便来到旅舍找到了刘封三人。
刘封将诸葛亮请进屋内,诸葛亮看着眼前三人,神色颇为无奈。
他轻轻摇头,对刘封说道:
“少将军,你为何要涉险前来柴桑?
要知道孙权态度不明,一旦他起了歹意,你们三人可就成了案板上的鱼肉。”
诸葛亮目光中满是担忧,他深知孙权心思难测,刘封此举实在鲁莽。
刘封神色严肃,义正言辞地说道:
“自然是为了促成孙刘联盟,一同抗曹。
我刘封身为左将军的儿子,理应为父分忧,主动前来促成此事。”
刘封挺直胸膛,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
魏延在一旁,一直看诸葛亮不顺眼,此时强硬地说道:
“有我魏文长在此,便是龙潭虎穴,也能将少将军安全送出去!”
魏延拍着胸脯,一脸豪迈。
诸葛亮并未在意魏延的话,又问刘封:
“少将军,此番前来柴桑,为何不与江夏商议?
导致主公对你的行动毫不知情,差点陷入被动。”
诸葛亮目光审视着刘封,心中疑惑,觉得刘封此次行动过于仓促,不合常理。
刘封心中一紧,赶忙推脱道:
“孔明先生,时不我待啊,战机转瞬即逝,实在来不及与父亲和您商议。”
刘封眼神闪烁,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诚恳。
诸葛亮闻言,仔细地打量着眼前的刘封。他总觉得刘封此次行动有些蹊跷,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忽然,诸葛亮对刘封说:
“少将军,我想与你单独谈一些事情,不知能否让元直和文长回避一下?”
刘封心中一惊,眼睛微微一缩,没有立刻答话。
魏延则是满脸不满,大声说道:
“你要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还要背着旁人?”
魏延一脸警惕,对诸葛亮充满怀疑。
周不疑若有所思,他看了看诸葛亮,又看了看刘封,随后拉起魏延,说道:
“魏将军,既然孔明先生有话与少将军说,我们回避一下便是。”
说罢,周不疑拉着魏延离开了屋子。
此时,屋内只剩下刘封和诸葛亮二人,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微妙。
诸葛亮目光如炬,直直地盯着刘封,缓缓开口道:
“少将军,实不相瞒,亮自见你,便觉有些看不透。
如今局势复杂,接下来你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战局发展,甚至关乎以后的天下大势。”
诸葛亮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每一个字都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刘封心中一凛,表面上却依旧镇定自若,静静等待着诸葛亮的下文。
诸葛亮微微皱眉,接着问道:
“少将军,亮想问,你如今可还有兴复汉室的愿望?”
刘封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坚定地答道:
“当然。”
在他心中,兴汉或许已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他在这乱世中立足的信念支撑。
诸葛亮见刘封如此回答,神色稍缓,又道:
“既然少将军以兴汉为目标,那便与你父亲的目标一致。
如今曹操大军压境,面对如此强敌,少将军是否应该听从左将军的命令,上下一心,一致对外?”
刘封心中顿时明白诸葛亮的意图:
“这诸葛亮定是已然察觉到我与刘备之间的龌龊和矛盾。
如今孙刘联盟初成,正是面对曹操大军仍处于绝对劣势的关键时刻。
他不希望联军内部出现隐患,这才特意前来敲打我”
刘封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
他深知,为了应对接下来的赤壁之战,自己必须做出一些表态。
于是,他缓缓说道:
“为了接下来的抗曹之战,我刘封自然会好好配合父亲,也会好好配合孙权。”
诸葛亮微微点头,似乎对刘封的回答还算满意。
然而,刘封紧接着的话,瞬间让诸葛亮的眼中闪过一抹寒芒 。
“但是我江陵,听调不听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