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蒙恬率领队伍抵达咸阳,将赵轩带入王宫之中面见嬴政。
赵轩进入王宫,恭敬地跪拜嬴政。嬴政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缓缓开口:“你就是赵轩?此次邺城之事的主导者?赵轩抬起头:“是的,大王,在下正是赵轩!”
嬴政看着台下一脸悲愤的赵轩说道:“你可知,你所求之事,甚是艰难,纵是寡人有心帮助你,其中难度也不小。”
赵轩抬起头,目光坚定:“大王,小人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纵有千难万险,但求能覆灭赵国。”
嬴政轻笑一声:“很好,寡人欣赏你的勇气。”
嬴政目光审视着他,“你若真心投秦,孤便给你一次机会。”
“丞相你给他说说罢”
赵轩一脸疑惑的看向江川。
江川向前一步,对着赵轩行礼后缓缓开口:“赵兄,我王之意,是让你再返赵国。如今赵国虽有乱象,但还不够火候,再者经历邺城一事后,赵王必定对你恨之入骨,视你为叛国者。”赵轩紧握双拳,抢着说道:“我不怕,只要能报仇雪恨,推翻那昏君统治,我在所不惜。”
江川点点头:“你回去后,要先找到可靠之人,将邺城真相揭露,那屠城之举定能激起民愤。然后再散布流言,言说赵国气数已尽,天命在秦。你熟悉赵国地形和防御,可为我大秦内应。”
赵轩沉思片刻:“我在赵国还有些旧识,或许可成为助力。只是我担心,单凭这些真的能让赵国大乱吗?”江川微微一笑:“赵国如今本就在崩溃边缘,只需一点火星就能成燎原之势。而你,就是那颗最重要的火星。待赵国上下乱成一团,我大秦自会出兵,到时内外夹击,赵国必灭。”赵轩深吸一口气:“多谢丞相指点,我定不负秦王和丞相厚望。”
江川突然想起一事,对赵轩说道:“还有一事,你现在这名字在赵国已被通缉,须得换个名字行事。”
赵轩一愣,沉思片刻后说道:“丞相所言极是,以后我就叫赵佗了,请大王和丞相以后以赵佗之名称呼小子。赵轩说完再拜。
江川听到赵轩说出‘赵佗’这个名字的时候,心中大为震惊,原来眼前这个男子,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长寿王——南越王赵佗!!!
赵轩伏地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以表达自己深深的感激之情,然后缓缓站起身来,毅然决然地转身离去。
在江川精心周到的安排之下,赵轩从此更名改姓,摇身一变成为了赵佗。
当赵轩改名为赵佗之后,他怀着满腔复杂的情绪重新迈入了赵国的领土。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年,而是一个背负着重任、决心要改变这一切的志士。
自从离开了秦国,赵佗独自一人依靠着自己对于赵国地形地貌以及风土人情的熟悉程度,小心翼翼地避开了可能存在的巡逻士兵,成功地悄无声息地潜入到了赵国国内。
放眼望去,曾经还算繁荣的赵国如今已是满目疮痍,大地呈现出一片萧瑟荒凉之景。一路走来,赵佗所见到的百姓们个个都是面容枯黄、身形消瘦,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们吹倒在地;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那些士族阶层,他们依旧过着骄奢淫逸、纸醉金迷的生活,对于底层百姓的生死存亡完全视若无睹。
目睹这一幕幕惨状,赵佗的眼神之中充满了无尽的绝望,但与此同时,一股熊熊燃烧的怒火也在他的心底愈发炽烈起来。面对如此不公不义的世道,他更坚定了要让这些鱼肉乡里的士族得到应有的惩罚,还天下苍生一个公道的想法!
于是,赵佗首先充分利用起了自己往昔在赵国生活的经验,十分自然就取得了那些长期遭受欺压凌辱的贫苦百姓的信任,并积极拉拢那些对赵王统治心怀怨恨与不满的将士们。不仅如此,他还暗自地将赵王曾经犯下屠城罪行的秘密地散布传播开来。
一传十,十传百,顿时赵国庶民们群情汹涌、义愤填膺,仇恨迅速在赵国底层蔓延。
接着,赵佗又按照江川之计,四处寻找机会,散布一些对赵王不利的言论,如“赵王暴行触怒上天,赵国将亡,天命在秦”之类的言论。
这些言论在本就动荡不安的赵国迅速传开,引起民众更大的不满。一时间,赵国上下可谓人心惶惶,民众们惶恐不安,焦虑之情溢于言表。更有甚者,不少人在这股舆论风暴的席卷之下,竟也开始笃信赵国即将覆灭的预言。
当此消息传入赵偃耳中时,这位赵王顿时暴跳如雷,怒发冲冠。只见他面色铁青,额头上青筋暴起,眼中闪烁着熊熊怒火。盛怒之下,赵偃当即下达严令,责令手下务必彻查此事,揪出幕后黑手。
然而,身处暗处的赵佗却并未因此而有所收敛,反而愈发肆无忌惮地策划着更为惊天动地的大动作。他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穿梭于街巷之间,秘密召集那些早对现状心怀不满的赵国人。这些人本就压抑已久,心中积怨甚深,此刻一经赵佗煽动,更是群情激奋,纷纷响应其号召。
如此一来,赵佗身旁很快再度聚拢起了一大群忠实的追随者。他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只待一个恰当的时机到来,便能一举掀起一场规模空前浩大的反抗运动。
而以粮荒为诱发原因所导致的民心不稳、军心不稳不仅仅是在赵国发生,此类事情同样也在韩国发生。
韩国,内史腾即将闪亮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