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去你就去,问那么多干嘛?”
田正业呵斥了一句,傻柱立刻闭了嘴不敢再多说。
尽管师傅平时对他很照顾,但一旦严肃起来,还是让人有些畏惧。
看着傻柱老实的样子,田正业也没再说什么。
栾学堂在考虑是否去海外发展,这事丰泽园里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田正业甚至没打算告诉傻柱。
“王师傅,咦,老黄、老吴你们也在这儿啊。”
田正业带着傻柱来到了王建设的休息室,发现黄明远和吴茂典也在,看样子他们也是为了丰泽园的改革来的。
“老田!”
吴茂典和黄明远两人点头示意。
五位大师傅中,陈焕章因为年纪最大已经退休,只是一直因是丰泽园的第一批元老和栾学堂的情面才坐镇此地。
这次改革对陈焕章影响不大,所以他也不用过来了解情况。
“王师傅,现在丰泽园要改制了,这些学徒的出路成了问题,您有什么建议吗?”
田正业开门见山地问道,希望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看来你师傅真的很关心你啊,特意来打听门路。”
黄明远笑着说,显然老田对傻柱相当上心。
“王师傅,请您指教。”
傻柱走上前深深地鞠了一躬。
师傅和栾掌柜都这么说,傻柱心想,自己也得尽快找一条新出路。
否则,总不能天天在王师傅家里蹭饭吃吧。
就算王建设不在乎饭菜,其他的开销怎么解决呢?
“傻柱,出路其实很简单。”
王建设手里把玩着一个精致的小茶壶,这是一位文物鉴定师帮他鉴定出来的。
最近这段时间,通过不断练习文物鉴定技能,他终于确认了这个小茶壶的价值。
虽然是明代中期官窑的产品,虽然算不上稀世之宝,但价值还是相当可观的。
“我们附近正在建造几家大型钢厂。”
成千上万的工人即将涌入钢铁厂上班,这么庞大的队伍自然离不开食堂。
“那里需要不少炒菜师傅,傻柱你可以考虑去那边工作,离家也近。”
王建设提出了建议。
丰泽园完成公私合营后不再招收新厨师。
所以傻柱出师之后直接去了红星轧钢厂的食堂工作。
毕竟在田正业这样顶级大厨的指点下学习过手艺,傻柱一出手便压倒了食堂原本的一群厨子,获得了杨厂长的高度赞赏。
然而,“去食堂?”
傻柱心存犹豫,他对食堂的情况略知一二。
早在新社会来临前,许多大型工厂及机关都有自己的食堂。
多数情况下,普通人都能胜任食堂的工作,饭菜的质量参差不齐,即便再糟糕也由不得工人挑剔。
傻柱曾品尝过那些食堂的菜品,质量之差,用猪食来形容也不为过。
凭借如此精良的手艺进入这样的地方,傻柱实在不甘心。
“食堂,王师傅说的那地方随便什么人都能去,我们的手艺到了那里岂不是浪费。”
他说着表达了内心的抵触情绪。
作为师傅田正业皱起了眉头。
他当然理解徒儿的心思,傻柱是他最得意、最有天赋的 ** ,水平已远远超越了普通人。
原本他寄希望于让傻柱在丰泽园这样的酒楼锻炼,期望他几年十几年之后能独当一面成为一代川菜大师。
将来师生二人一同被誉为顶尖川菜名厨,这将成为一大美谈。
现在王建设让傻柱进食堂,田正业同样感到不满。
吴茂典和黄明远点头表示认同,他们的徒弟如果也去食堂工作,那确实有 ** 份。
王建设继续讲解:“以后的厨师将作为普通工人存在,与其他工人如钢铁工人、木匠、渔民并无本质区别,收入也会按级别评定,和以前的情况完全不同。”
“这是未来的趋势,并且无法改变,不仅是对傻柱而言,对我们大家也是一样的道理。”
听到这里,几位大厨不由得陷入了沉默,他们意识到问题不仅仅在于傻柱的去向,他们自身的未来也需要重新考量。
“想象一下,一身技艺却只能做食堂的大锅菜,这种转变令人沮丧。”
然而,“别小看食堂”
,王建设进一步阐述,“成为工人并不是坏事儿,‘铁饭碗’就是保障之一。”
而且,“如果你在食堂表现出色同样有被提拔的机会。
甚至可以成为管理层的一员,像食堂主任或饭店经理之类。
凭借大家的手艺,这些位置对他们来说易如反掌。”
他强调:“过去再精湛的手艺也只能是个厨师,但现在是成为管理者的黄金时代。”
在新的社会体制中,每个人都有公平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即便从事看似平凡的工作,如在食堂工作,同样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在这个新环境下,人们不必再过分担心个人背景所带来的束缚。
尤其像厨师这样的职业,即便不是出身名门,也完全可以获得不错的发展前景。
王建设的话引起了在场几人的深思,大家意识到,在这样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中,能力和才华才是通向上升道路的关键。
既然没有成分问题作祟,未来的发展空间将比以往大得多。
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工资待遇将会统一,并不再受身份的影响。
王建设和几位名厨交流时特别强调:“你们几位大师傅都是京城内备受尊敬的厨师。
无论你们是进入某个单位的食堂,还是继续留在饭店工作,都不会有问题,都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做出最适合的选择。”
对于一些经验不足或名气不大的人而言,比如傻柱和他的同门师兄弟们,从基层开始,踏踏实实积累经验是最为可行的方法。
“只要大家有一技之长,勤奋努力,终将能够在新社会开辟属于自己的天地。”
面对王建设这一番诚恳的劝告,黄明远、吴茂典和田正业等人陷入思考之中——作为行业佼佼者,他们的选择自然更为多样化;而对于傻柱这样正在成长的新一代来说,到红星轧钢厂的食堂上班未尝不是一个好起点。
那天晚上,带着些许困惑与迷茫,傻柱来到了易中海大爷家里,想与他聊聊最近困扰自己已久的烦恼。
“大爷,我找您有点事。”
此时此刻的傻柱,心中充满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他曾经立志要做一个像师父田正业那样享有盛誉的大厨,受到各酒楼饭店老板的热情邀约,享受高额薪酬和社会地位,拥有美好的家庭生活。
而如今被建议前往工厂食堂做饭,心里难免会有些落差感。
尽管他也知道这是目前较好的方案,但内心依然难以完全接受这样的安排。
“傻柱?”
易中海见到深夜造访的他时略显疑惑,“先进来坐坐吧。
怎么还带了酒?”
说罢便邀请傻柱进了屋,并让妻子准备一些简单的菜下酒。
易中海家的老太太听到动静后很快穿上衣服出来,看见儿子手上的酒瓶以及愁眉不展的样子,立即察觉到不对劲。
“傻柱啊,到底碰到了什么事让你这般纠结呢?”
她关切地问道。
“跟您好好聊聊吧,这世界上哪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呢。”
“大妈,不用麻烦了,这么晚了,真是不好意思。”
傻柱赶忙对着大妈说,并且手里还举着一把花生米。
“我带了下酒菜过来,大晚上还劳烦您做饭,实在不好意思。”